>绻幌肴迷勖侵溃耆梢宰龅健!?br />
韩耀庭道:“但找我进去,当面查问真相,然后让你进宫请脉,这都说明,皇上想让咱们知道。”
说到这里沉吟了一会儿。
自己和恪宁都说过让皇上注意龙体的话,虽然这话在旁人看来似乎是奉承巴结之语,但其实真正生病的人能感觉到说话的人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奉承。
恪宁七夕进宫的经过跟他说过,现在回过头想想,皇上召民间大夫进宫治病,也许就是因为那天恪宁说的话。因为她懂医术,这件事皇上知道,她都连番的这样说,皇上终于认识到,是需要找找其他大夫,弄明白他到底得的什么病。
也有可能是皇上以前对御医们的诊断和治疗是毫无怀疑的,吃着御医们的药,病情却总不见好转,这时候懂医的晋王妃说了些话,让皇上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终于产生了疑虑。
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皇上现在对自己的信任,也许比自己想到的还多一些。
当然,韩耀庭很清楚,这个时候皇上的信任对于自己真的未必是好事,那意味着自己又是漩涡中心。
楚恪宁听了他刚才的话,点点头,皇上主要是想让韩耀庭知道,她道:“不会是要托孤吧……惠妃肚子里的孩子,托付给了王爷,若是生下来是男孩,王爷当摄政王……”
韩耀庭还怔了怔,原本严肃的脸一下笑了道:“你倒是……不过确实,也有这种可能。”
楚恪宁想了想道:“还有一种托孤的可能,就是皇上要在王爷中选个孩子,让你扶持。”
韩耀庭道:“这个可能性倒是,嗯,皇上未必就已经想到这里了。因为皇上也是才知道病情的,哪有时间想那么多?”
楚恪宁想了想,是啊,皇上哪有时间想那么多。
叹气道:“横竖搅合进了麻烦事里。”又问:“王爷,你真的谁都不告诉吗?”
韩耀庭道:“当然要告诉高源了,和他商量商量,不管怎么样,他要做准备。”
果然,第二天韩耀庭便和高源说了,也是在前厅商量了一会儿,各种情况说了说,做什么准备。
高源本人虽然不在禁卫军了,但人脉还在。
过了大约三天。
这三天皇上没有上朝。
朝廷里的大臣们隐隐的议论,是刘御医没治好皇上的病,皇上一怒之下将他杀了。
不过该知道的估计心里都明镜儿一样。
这天晚上。刚用完了晚饭,楚恪宁和韩耀庭正要出门转转,这已经养成了习惯了,韩耀庭从不在外面混,也不上朝也不去衙门,所以每天准时和楚恪宁一起吃饭,吃了饭在家里头转悠。
经过了头两天,韩耀庭轻松了很多。皇上如果在才知道真相的几天内没有突然崩溃爆发什么的,那估计以后就更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夫妻俩才出门,迎面甜豆跑着进来,道:“王爷,宫里来了个太监,传皇上的口谕,请您进宫呢。”
韩耀庭因为拉着楚恪宁的手,便觉着她似乎一僵。
忙对她道:“不用担心,已经过去这么几天了,不管多震惊的消息,皇上也总该接受了,传我进宫,估计是商量后事的。”
楚恪宁听见前面那句松口气,但听到后面的话又着实听不习惯,惊讶的道:“后事……”
韩耀庭拉着她进屋,边换衣裳边解释:“自古帝皇的后事都非常麻烦,有些从一登基就开始准备,有些甚至没登基就准备开了……现在咱们的皇上还什么都没有呢,不说其他,子嗣的事情就非常头疼。”
楚恪宁也知道了,服侍他换衣裳,道:“是跟相公商量后嗣的事吗?”
“估计应该是。”韩耀庭道:“现在的情形,孩子都没生下来。皇上当然会考虑,若是没生下来他便已经……那如何是好?”
楚恪宁给他系带子的手一顿,仰头看着他道:“如果真的托孤的话……那王爷不是很危险?”
韩耀庭便低头在她嘴唇上亲了一下:“更危险的情况也发生过,我不也好好的?别担心,事已至此,只能看看如何了。再说这一次的事情大部分倒是靠的权谋了,真刀真枪倒未必用得上,所以没有以前凶险,放心好了。”
这话倒也是,如果真是这样,要对付的人就是梁启明那些人,他们虽然手里有兵,但只要敢动,那就是大逆不道,逆谋造反。晋王是亲王,正经的皇族血脉,你梁启明算什么东西?敢跟晋王兵戎相见?
梁启明那些人若是起了动兵的心思,那就不得了,要推翻大豫朝了!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那是要天下大乱,一个城一个省的去攻打的,目前看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楚恪宁点头道:“小心点。”
韩耀庭便从府里出来了,骑马来到了宫门口,跟着传旨的太监进宫。
不过,发生了一些意外,已经快走到乾清宫门前了,一个太监跑了出来,看见他忙笑着过来躬身道:“王爷,出了些意外,皇上觉着身体不适,让赵大夫给针灸了,现在倒睡下了,请王爷先回去,皇上好点了再传。”
韩耀庭便道:“皇上没事吧?”
“尚无大碍。”太监道。
韩耀庭便点头,没多说什么转身出来了。
回到家里,不用说楚恪宁自然是惊讶,迎出来的时候道:“怎么这么快?就说了两句话?”
韩耀庭摇头,进屋又换了衣裳,对她道:“没进去,到了宫门口了,皇上又改主意了,我便出来了。”
第170章
楚恪宁怔了怔,道:“皇上……做了什么决定吧?必定是艰难的决定?”
韩耀庭也是这样想,蹙眉沉吟了半天,张开双臂,楚恪宁将大衣裳除下半天了,他还那样站着。
楚恪宁找了件月白长衫给他穿上,将双臂按住放下来,帮他系腰带,韩耀庭这才回神放下双臂,道:“皇上如今处境确实难受,不论作甚决定,都必然艰难。”
站在他们的立场,自然考虑皇上如果真的托孤怎么办,但其实站在皇上立场上考虑考虑,还真的未必相信晋王呢。
孩子还没生下来,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托的什么孤?托付给了晋王,等皇上一死,晋王说不定转头就登基了,为什么还要等他的遗腹子啊?就算是生下来了,也确实是男孩,不过就是个襁褓婴儿而已。
这是一点,就算晋王肯照管惠妃,一直等她生下来孩子,还正好生的是男孩,晋王坚决的扶小婴孩儿登基了,但朝臣们呢?如此的境况,朝臣们就没有胡思乱想的?说难听点,皇上登基还不到一年呢,因为身体不好,朝政也并没有精心署理,朝局能稳固,是因为没人想反他而已,若是真的有人要反,朝局必乱。
皇上自己都没有能留下一个坚定稳固的朝局,几个忠心不二的朝臣,又怎么能指望大家忠心辅佐一个婴孩儿?
几乎可以断定,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豫朝必乱。
梁启明那些人,皇上现在已经不相信了,登基之后这些人的表现,显露出来他们贪恋权利的丑陋嘴脸,让这些人辅佐小皇上?只怕他们心思狡诈,会想的更多,衡量更多。皇上也会站在他们的立场帮着衡量一下,按照他们的盘算衡量,能有什么好处?
给他们足够的准备时间,他们说不定会拱卫他们自己的人登基,连大豫朝的天都给翻了!
那时候皇上便是死了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这是最坏的情况,如果皇上能撑到孩子生下来,且生下来的是个男孩的话,那时候情况会好些,皇上可以选择辅政王爷,甚至可以选摄政王。
当然,这些都是皇上的选择,皇上处境难受,其实韩耀庭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身份在这里,如今这个时候在京城,其实是非常尴尬的,就算他什么都不想,很多事情只怕别的人也会替他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