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侯门纪事 > 第745部分

第745部分(1 / 2)

>

他今天为柳至说话,是没有想到的事情。

老太爷对上老太爷,柳明的祖父不敢嚣张,压压声气:“兄弟你说我们为什么不行。”

“一,柳至说的对,你们家孙子和袁家有私仇。”

柳明这一枝全红了脸。

“二,要说保娘娘和太子,你们的圣眷远不如柳至,为什么你们敢夸口?”

柳明张口结舌,心中气闷。

“三,要说柳至什么也没有做的话,你们家更没有做什么。要知道太后和娘娘是一家人。你们口口声声的针对太后,这是鼓动娘娘一家人生分,不是护娘娘的作为。而柳至你管他去巴结太后也好,奉承也好,至少他哄得太后开心。”

柳明大怒:“七老太爷,你这是相帮着柳至吗?”

七老太爷一乐:“孙子,我照实里去说,你要是认为这叫相帮就相帮吧。你想让我们相帮你的仇气,你想瞎了心。”

言论声随后缓缓出来。

相对于指责柳至的疾风快雨,此时的话全是缓缓出来,带着深思熟虑。

“换家主这事情,娘娘在宫里是插手不得的。这是家里的事情。”

“你柳明柳晖让我们为娘娘说话,身死也甘心。但你们添上太后二字,事先没有和我们商议过。”

“丞相的遗愿看重柳至,他也没有过错,皇后在宫里出事情,是奴才们不好,要说柳礼死了,我是赞同的。为什么要换家主?”

“家主能这样没过错就换吗?”

柳夫人恍然大悟,难怪自己丈夫丝毫不担心。自己劝了他好几回提防这些人,他听不进去似的还是出京,原来他是大将军那种,早就运筹得当。

柳明等人白了面庞,看得出来就是他们自己这一枝的人,也有一半儿不肯答应。

本就知道自己不是柳至对手,仗着娘娘的话回家里来翻天覆地的柳明全无对策,就这样呆站着。

有人给柳至搬上座椅,柳至正要过去,跟他的人回来报信:“京里刚出来的消息,忠毅侯夫人要生了。”

柳至夫人忙道:“我去看看,这是我让打听的,那府里一请稳婆就对我说,太后一定在,去和太后说上几句,满天祸事自然得解,不强过你们当殿指责太后?”

柳至的父亲跟着得意:“我们这才真的是为娘娘上心,袁训小儿打我的仇我能抛开,我们不讲仇怨,只为娘娘和太子好,我儿子这家主才是应当应分。”

柳至沉沉脸:“不能抛开。”

柳至的父亲讪讪,看看柳明等人。柳至也看到,就此说得明白:“袁训打我父亲,这是我的私仇。我决计不忘,但我也不带到家里来。别的人,谁是袁训伤过的,自己去报仇,也不能往家里带。”

抬起手,跟他的人一起进来,柳至吩咐:“私仇家事不能混为一谈,只要皇后生辰,太子生辰,他袁家来,我就去。他小袁要得孩子,把备下的东西带上,送夫人去袁家探视。要是生下儿子,代我说一声恭喜。”

柳夫人道:“生下女儿也要恭喜才是。”

柳至翻翻眼:“生下女儿,就是他家的加喜,还要我恭喜吗?我这恭喜,有一半是为苏先,不是完全为了他。”

柳夫人轻声埋怨:“你呀,”对着长辈们行个礼,这就和人去了。

柳至慢慢腾腾的走去座位上坐着,慢慢腾腾抬眼皮,放到柳明身上,柳明打个哆嗦,柳至暗暗好笑,慢慢地问道:“柳明,你看我怎么和你们算账合适?”

眼角儿瞄瞄一旁,他们柳家的规格,正厅肃穆,挂的有家法板子。

柳明的爷爷正要说柳明有残疾在身,一骑快马疾驰而入,下来一个太监连滚带爬进来:“说柳大人回京,皇上当即召见,我找您一圈子,总算找到您。”

陪笑:“您赶紧和我走。”

柳家的人默然不语,有人心惊有人猜测。

外面又进来一个人,冷捕头满头是汗,进来就嚷:“小柳我对你说,你不请我三五场,赔不起我的汗,太子殿下要见,快点儿快点儿,”

柳至对柳明眯起眼,危险意味全在其中:“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题外话------

求票票。

错字回来再改。

多谢昨天的票票,感谢。

第四百三十九章臣有私心

柳明生出胆怯,并不敢和柳至一起去见皇帝,他还怕柳至路上找他事情呢。

就支吾:“皇上宣的只有你,”

柳至毫不客气:“对,那是因为你是哪牌名儿上的人。”从柳明到他祖父都面色一寒。

冷捕头闲着无事看个笑话,他也觉得柳明等人上折子纯属吃多撑着了。坏笑道:“我来得不是时候?你们家正在内哄?”

推一把皇帝派出来的太监:“咱们外面逛会儿,等他们家的事情说完。”太监不知道冷捕头的意思,把他的手从自己肩头拿开,不乐意地道:“您这话自己对皇上说去,有谁敢让皇上等着?皇上最大!凭柳大人家里有什么事情,赶紧的,跟我回京。”

冷捕头满面遗憾:“很想看个全套的热闹,但这柳家竟然不大,看不成了?”

超过一半的人对冷捕头怒视,什么叫柳家不大,你紧跟在皇上最大后面说出,这是欺君的话你也敢说?

柳至也摆手:“老冷你不要胡沁,我这就随你去。”目光炯炯,如看远山之岚气,飘渺轻淡久幽无神,从上谏书的人面上扫过。

所有的人面上一疼,让尖刀刮去层皮似的火辣辣上来,再看柳至大步而出。

他一句话也没有丢下,但意思丢得明确。

咱们走着瞧。

不善罢干休的语气从他眼神里抛出。

……

御书房里,两根修长手指拈住柳明等人的上书,要看不看,欲丢又不丢的扫视着。这是皇帝在今天数不清的扫视次数中,又有的一次。

了悟在皇帝面容上,把他清俊的眉头染黑。奔着太后而去,泛起皇帝心头的反感,也提醒他最近有些事情若有若无的遥指太后。

首先是太后隐瞒出身。这事情好解释,以养女身份代替娇滴滴闺秀们入宫,太后不是头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闺秀们有的早有意中人,有的不愿意到宫里吃苦。有人认为进宫是体面事情,有人认为进宫多不自在。就像很多朝代宫中选秀,民间百姓们吓的把女儿赶紧嫁人,给年老的残疾的也肯。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进宫,去享受牢狱似的体面。

这种事情获罪可大可小,但皇帝临幸,发现某人送上来的女儿不够身份,问问她是顶替的,皇帝也可能大怒,说是欺君,也可能满意,就此放过,可大可小。

现在指出来对太后没有影响,不过是损伤太后的名声罢了。

因为太后六宫得宠,下面就有一些什么太后素有大志,争着要进宫,把人家女儿暗害一回又一回的话。

偏偏那家子大员在太后进宫不久就有罪,带累得太后沉浮起落,他自家满门不是斩就是病死,余下的也有吓死的惊死的,没几个活人儿又远远出京,这样的谣言出来,想找个活口证明都不在面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