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侯门纪事 > 第148部分

第148部分(2 / 2)

老老太太又动一动,再就虚弱的闭上眼睛,唯有喘气的份儿。

老孙氏伤心上来:“唉,您可得坚持点儿,可不能大年下的给儿孙们找麻烦。”大过年的要是过去了,不但自己家里过不好,就是亲戚们也不能再过年。

想上年纪的人真是伤心,老孙氏就又想到自己身上来,自己也上了年纪,不求为儿孙造多少福,只求为他们解开点儿怨气吧。

她自然是要去迎接那一位的,那位南安侯钟家的老姑奶奶。当年,她们是会过的。这个“会过”,自然是话来话往,讽刺来讽刺回。

老孙氏摆手,旧事不能提啊,提起来像是韩家和钟家的每个人之间,都有说不完的旧怨言。她郑重的理理衣裳,徐步走出。

出来头一件,就是吩咐看着的人:“今天的参汤可备好了没有?”腊梅忙过来陪笑:“回老太太,是世子昨天送来的一枝儿老山参,请太医看过,也说是上品,老太太昨天看过的才是,一大早的已经在我们房里看着熬的,早就送来备着呢。”

老孙氏沉重的面容上,就有了一点儿面容。想到她马上就要见到的那个人,旧事堵在心里,她实在笑不出来。但想到孙子跑前跑后,又与那个人家成了一门亲事,和解有望,老孙氏就笑了笑。

她在房中,是穿着素色的袄子。这一走出来,跟的丫头为她披上青莲色的雪衣,孙氏不紧不慢的,掐着钟点儿往府门外走去。

边走边吩咐家人:“看着不行,不用问过我,就赶紧的用参汤吊一吊性命吧,”手上本来就有一串佛珠,说到老老太太的病,就数起来,念道:“菩萨保佑,过了这个年吧。”

她一面念着阿弥陀佛,一面心乱如麻。宣佛时也不能把她的心平静下来时,老孙氏索性不再念佛,而是认真的想想今天的客人。

以前见过的安老太太,那时候她正年青,是京中出名的娇女,生得容貌娇丽。

说起来这话,又是几十年前。

认真的说,老太太孙氏是感激掌珠的。没有她,就不能和南安侯解开心结。没有她,就不能请到南安侯府的老姑奶奶上门。

从这一点儿上,老孙氏很是欣赏掌珠,但欣赏不了多久,就又要皱眉头。孙子媳妇早几天就把房里人撵个干净,换上另一茬的丫头。

这手段是干脆的,但是这大过年的撵人出门,像是亲戚们闲话多起来。

眼见大门到了,老孙氏又头疼上来。她真的怕……旧事重演。

见大门上站着文章侯夫妻、二儿子三儿子夫妻,独不见四儿子夫妻的身影。老孙氏又念了一声佛,我的菩萨,幸好那个搅和的不在这里。可是搅和的四儿媳在这里,见到老孙氏亲自出来站大门,就是当时不发作,过后也会搅上好几天。

一定会说我娘家人来,你怎么不出来接?

家门清静,家门清静……。老太太站在大门上,把这四个字夹在佛号中一起念起来。她念的家门清静,还有今天千万清静,千万不要再……。

头疼,稍回忆一下,就唯有头疼。

“南无阿弥陀佛,家门清静;南无阿弥陀佛,清静家门……”

时间算得刚刚好,老孙氏没出来一会儿,见一行几辆的马车,车旁边跟着骑马的人,往府门外来到,徐徐而停。

掌珠和韩世拓就忙着下去迎接,大门上的另一干子人,则目光飘飘的看向头一辆马车。

那是辆青釉马车,车帘子上绣着素淡的兰花。老孙氏见状暗想,还是当年的格调,她总是爱的雅致。但不知来时她面上的气色,会不会与当年相同。要知道当年的那位小姑奶奶,可是凶悍又泼辣的。孙子媳妇安氏掌珠的泼辣,和她祖母比起来,那是远远的不如。

马车内的安老太太也恰好在想,几十年过去,风水不知道怎么转的,自己倒跑来文章侯府上吃年酒。她又想到掌珠身上,真不知道有这个丫头是出气的呢?还是生气的?

就要下车,外面必然有人迎接的,那孙氏不知道出不出来,就是她出来了,当年在京里见到面就要对骂,今天掌珠一定要请,这位老孙氏是情愿的呢,还是不情愿而让掌珠强压下来的?

“请祖母下车。”外面有放板凳的声音,打断老太太的杂乱心思。她微哼一声,把身子端坐起来。见车帘子打开,出现她不顺眼的那对孙女儿夫妻。

掌珠最爱大红,今天这一件大红刻丝团花牡丹的锦袄,更衬得她艳丽又压人一筹。见到祖母面上并无表情,掌珠心想肯来已经算是不错。掌珠就笑得很是开心,低声俏皮一句:“祖母肯来,就是我天大的面子。”

安老太太撇撇嘴:“我可不是给你撑腰的娘家人,我是来吃酒的。”掌珠回她一个笑容,不用丫头,自己上来搀扶。

台阶上侯夫人见到,也撇撇嘴,对自己道:“看不出来我这个媳妇,倒还有几分孝顺的地方。真是的,还以为她的眼里就没有长辈。”

旁边的二太太也和侯夫人是一个心思,故意地道:“大嫂,看上去世子媳妇并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是?”还知道有长幼真是不错。

“嗯哼!”老孙氏清清嗓子,制止她们不要再说话。老孙氏嫌她们打岔,妨碍她关注安老太太出来的那头一面的表情。

这头一个面容,对老孙氏来说最为重要。将决定着她自己的表情挂的是什么。

安老太太若是冷淡的呢,老孙氏也就不好太热烈,免得有讨好对方之感。真是笑话!你的孙女儿现在我府里当媳妇,就算泼辣,就算厉害,也是在我手下过日子。这是老孙氏的后招,不怕这位成了老姑奶奶的当年小姑奶奶再来放泼。

但老孙氏也盼着安老太太有个笑容,你到底是来做客,不是来算旧账的不是吗?

她屏气凝神,只对着那车内就要出来的人。

余下的人,三太太是没见过安老太太,侯夫人二太太早就不记得,但家门旧帐这几十年的都存在心里,也和老孙氏想的一样,她若是不客气,我们也就不能有太多的笑脸不是?

几双眼睛瞪着车门,打心里都有提防。万一车里跳出个人大骂,貌似她们都觉得正常。

以她们这种正常的心态来看,就可以知道文章侯府的人自己,也没有少做旧事。

车内,由掌珠欠身扶出一个人,她人还在车上,身子早探出来,人人都看到是一脸的笑容。从老太太孙氏起,先松了一口气。再仔细的看去,见那面上的笑容可以和春风相比。安老太太甚至是笑容浓得化不开,嘴里说的话也略高声:“哟,到了,这门上的斗方儿可真是不错。”

大门上,过年贴的新斗方儿本就熠熠的,经老太太一夸,再让人看上去,更加夺目起来。

老孙氏放下心,这一看就是来吃酒,不是来抄家的。她忙着满面笑容起来,扶着丫头往台阶下面去。后面,文章侯等人跟着。

安老太太抬起眼眸,在车下站定。

老孙氏手在丫头上面,眼睛不看脚下,笑容也浓而又浓,看上去都有几分假,不错眼睛的和安老太太对上了眼。

两个老太太,都是白发,都是皱纹,都不再是旧日轻粉浓黄的衣装,一个青衣,一个老紫,在北风中都有了嘘唏,会合到了一处。

“您来了?”这三个字是孙氏想了半夜才想出来的,这问候不会出错,也不会有奉承或让人误会当年的事情在认错之嫌疑。

这三个字,老孙氏想绝妙之极。

“我来了,”安老太太满面是笑,回了她三个字。再袖子动着,似要把手伸出来。

老孙氏愕然,侯夫人愕然,后面跟的二太太三太太全都愕然。

老孙氏不安上来,侯夫人不安的看着婆婆,二太太三太太则愣住。

根据旧日对这位老姑奶奶的传言来看,她这袖子一动,里面不会揣的是刀子吧?

笑里藏刀都可以是个名句,那这位老姑奶奶用上一用又有何妨?

大家提心吊胆盯着安老太太的那只袖子,见出来的,却是一只老人的手!

这只手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