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祯十五年春节,楚钟南于沈阳建立“大明东北执政府”,辽东、辽西,东蒙古,奴尔干都司,小北荒以及朝鲜等地,除山海关至宁远一带依然还在战败而逃地吴三桂之手,其余尽皆被划入管辖区域。之后,辽东辽西被合并为辽宁省,东蒙古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奴尔干都司与原小北荒辖区被分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朝鲜被划为两部分,北为高丽省,南为三韩省。六省各设行政院主管行政,法院管理司法,检查院负责监督,各院长官均由执政府任命。楚钟南则为东北六省总执政官。
十五年二月,楚钟南下令改组全军。
小北荒各军更名为“大明东北戍卫军”,全军改编为五个军团。第一军团三万人,由沃尔姆斯任军团长,下辖三个师,为野战主力;第二军团两万人,全编骑兵,军团长约瑟夫,野战主力军团,暂时镇守东蒙古;第三军团三万人,各式大小战船千余艘,军团长李惟鸾,属于水军;第四军团四万人,为预备役军团,军团长祖大寿;第五军为守备军团,分别镇守各地以及朝鲜,人数达六万之巨,直属参谋部统筹,不设军团长。
三月,楚钟南命令第三军团带领第一军团第二师由海路南下,进兵山东登州!(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两百零六章 孔有德南下
更新时间:2009…11…1 23:33:11 本章字数:5034
之官是一个牙人。
那什么是牙人呢?说白了,牙人就是中间人,或者中间商。旧时专用于称呼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在西周时期,这种中介人称为质人,到了西汉就称作侩,最后唐朝以后才叫牙人。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牙商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工会,称为牙行。正常的历史上,到了后世的清代,著名的广东十三行,就是指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还要与来华洋商打交道,从货物买卖到日常起居,事无巨细,都必须通过十三行。不过,这里的牙行数目并不固定,时有增减,所以广东十三行只是最兴盛的十三家。
不过,由于牙人多数狡猾,存在着侵渔百姓、欺行霸市、欺诈哄骗、钻营渔利、收取高额佣金、损害交易双方利益的行为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以后,政府不鼓励牙行和牙人的发展,随着规范的交易所的建立,多数牙行和牙人被取缔或自行消亡。现代代替牙人的商业中介组织也就变成了各种交易所、信托公司、经纪人等等。
但是,与其他那些靠着其他行业进行撮合的牙人不同,王之官却是从事的另外一种活动。
他这个牙人,是真正的买卖“人口”的牙人,可是,他又不是人贩子。
事情其实是起于十几年以前。
王之官那时候只是登州码头上的一个小小的税吏。属于那种特遭人恨,又特别受巴结的一类人。不过,虽然从事的是让许多人仇恨的职业,在这乱世,王之官也只能勉强让家里人吃个半饱。
那一天,他亲眼看到几艘大船停泊到了登州码头,这些大船运来的木料、药材、皮草之类地货物,然后,又购进了茶叶、丝绸,甚至还有那种特别低级的瓷器件儿。同时,这些大船还不停的招收人手。是的,就是人手。
而几经来回。他通过收税。跟那支船队地人熟了以后。便辞去了税吏地职位。安心地给船队当起了牙人。他地任务只有一个:招人!不停地招人!尤其是青壮!
那只船队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趟。由最初地几艘大船。渐渐地发展成了几十艘大船。运走地货物和人口也越来越多。最多地一次。是孔有德叛军逃离登州水城之后地那一回。那一天。足足三千多人被一次性运走。
一开始。没人知道那些船是从哪儿来地。可现在。登州码头。乃至整个登州城地人都知道了那支船队地来历。
小北荒。
那个传说在去年把整个辽东。还有朝鲜都给占了。把屡次进犯大明地东虏鞑子给打跑了。还顺便把朝廷地十几万官军也给俘虏了。让北京地朝廷。让樂祯皇帝干瞪眼却无可奈何地小北荒。不过现在。听说人家已经改了名。是叫什么大明东北军了!王之官不明白。既然连朝廷地官军也打。连朝廷也不放在眼里。怎么又非要叫什么“大明”东北军?
不过。王之官倒是听说城里有传闻。说那楚钟南其实并不是姓楚。而是应该姓“朱”!据说这传闻是出自城里某个测字地先生。讲得是有鼻子有眼。比如:“楚”和“朱”音近。所以。楚钟南。很有可能就是朱钟南。而为什么这朱钟南会在西方归来呢?原因就更加简单了。因为他是当年逃亡南洋地建文帝地后代。当年永乐天子朱棣起兵夺位。打进了南京城。皇宫失火。建文帝失踪。可一个皇帝怎么可能就那么烧死自己?所以。建文帝其实是在亲信地保护下逃出了南京。坐船出海去了。本来。建文帝是要在南洋积蓄实力。然后联系那些还忠于他地大臣。反攻大陆。夺回自己地大位地。可惜。永乐皇帝却是个喜欢赶尽杀绝地主儿。不仅把那些忠于建文帝地臣子杀得干干净净。还派出大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下南洋追杀建文帝本人。当时郑和率领地船队那真是非常地庞大。别说区区南洋。横扫天下也是有可能地。所以。建文帝无奈。只得西逃。可是。没想到。那郑和居然又追到了西洋!这还不算。一回两回没找到。那厮居然还接连找了六七回!
这么多的人在后面追着喊打喊杀,建文帝一个流亡天子又怎么可能躲得过?所以,只好再次转向,向北逃遁。并最终在北方定居了下来。因为路途太远,又是异国他乡,所以一直没能回来。只得在那化外之地定居,最后娶妻生子,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不过,天子终究是天子,即便是逃亡在外,也是不能堕了威风的,所以,传到朱钟南这一代,依然还有人护卫,这些人也是受到了当年保护建文帝逃跑的那些亲信的教导,又保护朱钟南回到了大明。
只是,朱钟南身上虽然流的是皇室的血脉,但毕竟是当年建文帝的后人,与如今的大明皇室是亲戚,更是仇人。所以,在进入大明之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将朱姓改为了楚姓,遂名:楚钟南!
这也是为什么小北荒虽然跟朝廷做对,却依然自号“大明东北军”的原因。因为小北荒跟朝廷之间的你争我夺,说到底,都是老朱家的的人闹家事。所以,小北荒虽然可以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但对洪武皇帝定下的“大明”国号却是万万更改不得的。毕竟,当年的建文帝就是洪武爷亲自选定的继承人,那朱钟南也是洪武爷不知道多少代的重孙子!
传闻说的跟真事儿一样。要不是前几个月跟东北货船上的某个什么大副聊了聊,被对方取笑的体无完肤,王之官乍一听说之后,说不定还真就信了。
……
“你说那东北军连朝廷的面子都不卖,朝廷咋就这么咽得下去气?”
不管是先前的小北荒,还是如今的东北执政府或者东北六省,从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