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灏的眉头皱了起来,大殿上的安静让他有些不开心。
“昙儿,来说说你的看法?”就像是现在在课堂上上课,老师提出了问题,学生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于是老师便开始点名。而老师点出的第一个名字,往往都有非凡的意义。
被点名的三皇子昱昙马上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他倒是一点也不胆怯,站起身来大大方方地说道:“儿臣认为,大祈,必然要打!”
第二百四十九章 露锋芒(一)
夜已深,狐狸给大家道个晚安,么么~
————————————————
他倒是一点也不胆怯,站起身来大大方方地说道:“儿臣认为,大祈,必然要打!”
这是他一贯的主张,这样说众人也没有什么好惊奇,不过,最让人深思的还是昱灏竟然第一个让三皇子昱昙起来说话。
这是不是一种暗示呢?
众人开始寻思起来。
“哦?你来说说,为什么必然要打!”已经通过好多次的观点,昱灏却表现出一副极干兴趣的样子,显然是想让昱昙在这么多人面前露脸了。
“儿臣以为,大祈正是多事之秋,安东地震之后,民生问题亟待解决,京都瘟疫人心惶惶,新皇登基根基未稳,这些都是我昱国攻打大祈的有力条件。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说到这里,昱昙突然停住,炯炯的目光在大殿里逡巡了一圈儿,大有睥睨天下的气势,然后拔高了声量继续说道:“此时攻打大祈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祈无可用之武将,无安邦定国之能臣!”
昱昙的话音一落,众人纷纷议论开来。
昱灏对昱昙的回答很满意,对他点了点头,昱昙才放心地坐回位子上。
李清婉观察,大部分的武将都是同意昱昙的观点的,还有一部分拿不定主意的官员,从皇上的态度上也窥出了些端倪,纷纷站在了主战的阵营。
这样一来,主和的队伍便明显不若主战的队伍庞大了。
主和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三王爷,这些人都已三王爷马首是瞻,这个时候自然是希望三王爷能站出来说话的。
只是,三王爷是个能耐得住性子的,既然昱灏开始点了名。记下来若是没有被点名便贸然发声,岂不触了昱灏的霉头,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殿上的气氛渐渐热络了起来。就连昱晟和李清逸都开始讨论起来了。
但是,喧闹中也有一处格外的寂静。便是无尘公子他们这一席,连带着,郑池渊这边也沉默不语。
无尘公子安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只翠玉的酒盏,慢悠悠地饮着酒,就好象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没有关系似的,好不惬意。
事实上。在无尘公子看来,他们现下讨论的问题与他确实没有什么关系。
昱灏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摆了摆手,大殿上顿时鸦雀无声。
“刚刚昙儿已经说了自己的观点。众卿以为如何?”昱灏目光扫过众人,笑意盈盈地说道。
支持攻打大祈的人纷纷附和点头,大殿上顿时又热闹了起来。
“那么,除了主张攻打大祈,众卿是否还有其他的意见?三皇弟。你来说说!”昱灏慈和地看着三王爷,倒真有那么一点长兄的样子。
三王爷终于被点了名,主和派才放下心来。
只见三王爷从容地从位子上站起身来,盈盈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昱灏躬身行了一礼。才侃侃道:“臣弟以为,攻打大祈,愚蠢至极!”
三王爷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咬的极其清晰,就是这样的气度,就生生的将昱昙压下半个头去。
不等昱灏问他理由,他便自己说道:“大祈虽天灾不断,又逢新皇登基之时,看似时机成熟。但是,我昱国又好到哪里?去年春寒退的晚,很多田地根本没来得及耕种,荒废了下来。就算是耕种的土地,秋天突降的一场寒霜,也毁了不少庄稼。总体上来说,去年我昱国的粮食收成,连往年的五成都不到。
“现下又到了春耕的时节,若是此时攻打大祈,势必要征兵,那样农家劳力不足,土地无人耕种,国库若是连续两年收不上粮食来,莫说是打仗,只怕连百姓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
李清婉没想到三王爷论述的出发点竟然是民生,竟然是民生啊。
在这个皇权至上,人命卑贱的时候,三王爷竟然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李清婉很佩服他。
不过,李清婉觉得他这番话等于没说,因为若是帝王有意发动一场战争,哪里会顾及到百姓的存亡!
果然,听了三王爷的一番话,昱昙便站出来反驳道:“三皇叔此言差矣,大祈现下气弱,我军若是上下齐心,全力而动,不若半年,定然能够打入京都!若是依着三皇叔的意思,等到了丰收年再打仗,只怕那时,大祈已经恢复了气焰,我昱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啊。”
昱昙据理力争,说的也是有理有据。
不过显然,经过第一轮的博弈,主站一方的支持者明显占了上风。
昱灏对于昱昙的表现更加满意,看着他的目光也分外的慈爱。
李清婉冷眼看着昱昙,深深的为他感到悲哀,现下昱灏身体还算强健,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活个十几二十年应该不成为题,若是真的聪明的,现下就应该藏拙,否则都如今日般锋芒毕露,早晚有一日会遭到昱灏的忌惮。
兴许,像现下的昱晟一样,给人一种唯唯诺诺、难成大器的印象,倒也不错。
“三皇弟与昙儿说的都有道理,不知众卿以为如何?”两方的带头人都已经说了观点,剩下的就要看底下的下喽罗怎样强辩了。
在这一环节上,主战派明显抵不过主和派,原因无他,主战一派大多是武将,而主和一派大多是文臣,文臣和武将辩论,自然是文臣更有优势。
李清婉全当看戏,一会儿看看这边,一会儿看看那边,觉得十分有趣。
“李公子,倾城,倾城想出去一下……“突然衣袖被人拽了一下,李清婉转头,只见坐在她斜后方的倾城脸色绯红地看着她。
她没说想出去干什么,李清婉只看她红的快要滴血的脸便猜了出来,“那叫戈叔陪你吧”。
李清婉还想听这些人争辩呢。便想着让戈叔陪倾城出去。
倾城连连摇头,眼睛里突然聚气了水汽,“李公子。男女有别,总是不便。不若。就让宫里的姐姐带我去好了。”
男女有别,总有不便,倾城的话也有道理,李清婉便招呼了边上服侍的宫婢,让她带着倾城出去如厕。
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李清婉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昱国文臣武将上演的大戏。
这样没完没了下去也不是办法。昱灏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边倒的效果,所以还是有些失望。
他的目光在大殿里扫了一圈儿,发现争辩的面红耳赤的众人中,倒是有几个格外的安静悠闲。比如昱晟、九驸马、无尘公子和郑池渊。
上位者的神经都是十分敏感的,他们不允许有任何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现下他发现自己猜测不出这些人的心思,便有些坐不住了。
“郑小将军,你是武将。你来说说看法?”昱灏再次点名,却自动给郑池渊归了阵营。
若郑池渊是个聪明的,就应该顺着昱灏的话往下说,与大多数武将作出一样的选择。
郑池渊站起身来,恭敬地行了礼。才谦恭地说道:“三王爷与三皇子说的都有道理。依微臣的意见,大祈三两个月内是很难稳定下来,而我昱国却可以用这些时间忙春耕,不若就把攻打大祈的日子定在春耕之后。这样,既不会耽误春耕,又不会错过攻打大祈的良机!”
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