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1 / 2)

> 50、天下大水 。。。

大禹亦不见半点怨言。或许唯有这等心思、这等性情,方可开创出凌厉森严的封建体系,方可成就延续数千载的“家天下”。

大禹疏导天下水道,清理积淤泥沙,将九天息壤一点不留地取走。滔天洪水涌向茫茫东海,流离失所的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土地。天下水患,已集中于黄河。

黄河之内,住着一位水伯冯夷。

凶妖九婴占黄河、兴大水,报复人间,水伯也深受其害,早为玉帝所嫌。这日大禹来到黄河,冯夷便忙不迭将黄河水道图献上,求大禹治黄河之水,还他一片安宁。大禹应下,收了水道图,自忖法力低微,却不知如何杀灭九婴,大是无奈。

河伯引大禹来到洛水,躬身而退。

洛水之浪徐徐缓缓,巨大的漩涡渐渐成型。漩涡中心一只神龟慢慢爬出,背上负了一张图。大禹想起昔日龙马负图,莫非这只神龟亦要如此行事?若是如此,自己今日之功,怕要直逼人文初祖伏羲!

他按捺不住心中激动,探手入洛,自神龟背上取下那玄妙无方的圆形图案。刹那间天上一道青光降下,伏羲的声音遥遥传来:“大禹治水,功盖千秋。今借你洛书一用,还望静心明性,扫除水患,泽被人间。”

大禹叩拜,大喜。

伏羲此举也是无奈。按理说九婴为妖,他本该照拂。可九婴造下无穷恶业,莫说他,轩辕与陆压也要恼了。再说了,就是人族自己,对待穷凶极恶之辈,还有五马分尸之刑呢。大禹前日斩杀大风于青丘,又将水患治理了大半,倘无意外,他当是五帝中的最后一位,夏伯。伏羲轩辕终究不忍亲自动手,遂借洛书,命其诛杀九婴。

51

51、禹王九鼎 。。。

大禹虽得洛书,却终究是人,法力低微。九婴苦修千年,疯狂暴躁,岂是他能抵挡的?一时间阐、截二教仙人纷纷前往相助,欲合诸人之力,平水患、取功德。

碧霄仗着金蛟剪,早早加入了战团;琼霄依旧自顾自地行医人间,一点一点地积攒功德。云霄记得大禹当有一枚定海神针,想了一想,还是让羽翼仙去铸。

九婴灭,水道疏,滚滚黄河水奔流入海,再以神针定住,谅也掀不起风浪来。云霄高立云端,见黄河九曲,浊浪滚滚,心有明悟,竟就地打起坐来。不多时一个大阵成型,浑黄迷眼、气浪滔天,九转百转千万转,任有漫天法力亦转不到边。她放出混元金斗,安置于阵眼之中,刹那间几乎心神不守。

九曲黄河阵!

拿金仙、困阐教、尽太极图之力方可尽破的九曲黄河阵,竟就此被自己创了出来!云霄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脊背上升起一丝寒意。她最担心的便是兜兜转转之后天数如常,自己一番努力皆化东流水。倘若……倘若……

没有倘若!云霄冷眼望天,银牙紧咬。

绝对,绝对不能有倘若!此时要做的,不止是自己脱身封神榜这么简单,更要在封神劫中尽全力保住截教,保住她在这世上的亲人!如果她的对手不是天书,而变成了……

云霄不再想那两个字,她已经习惯了那只认关键字的天道惩罚系统,没理由再自讨苦吃。可那东西反反复复,连平心成圣都没管,平日里却又似乎无处不在,连念叨几句也不成。其中……其中是否有什么……

阎君替代后土成为地祈,其间是否又有什么……

多宝与自己成为准圣,脱劫而出;赵公明倘无意外,当也脱劫;琼霄、碧霄再不济也是金仙顶阶。金灵、龟灵、羽翼仙也已成金仙;前世记忆中截教修为最高多宝道人三尸不斩、入封神劫,截教其余人等不登金仙,只能依靠阵法取胜,似乎与此有些不符。慈航、文殊、普贤被自己提前设计出了法身,天道没理会。佛教东方世界被自己埋下引线,只怕数千年后便要被引爆,那时西方教必定已经东传,天道也没理会。可自出世以来,梢有不妥,天道便要施压,这究竟是为什么?

云霄想得头疼,索性便不想。突然之间衣袖被人轻轻拉了拉,碧霄小小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姐姐,刚刚你的表情……好可怕……”

云霄回身,向碧霄微微一笑:“姐姐没事。来,这是姐姐新创的阵法,你看看?”

碧霄盯着那昏暗的大阵看了半晌,探手就要往阵眼摸去。霎时间一股强大的吸力传来,周身法力几乎顷刻间就要被吸走。碧霄大吃一惊,头上一道白影闪过,云霄取了混

51、禹王九鼎 。。。

元金斗、止了大阵,拉住碧霄上下打量,确定她没事后方才放心。

碧霄心有余悸:“阵眼之处方才是拿人的所在。就算有人侥幸走到阵眼处,尚未破阵而出,便已被削了三花五气。姐姐你……好奸诈!”她憋了一口气,终于说出“奸诈”二字。

如不奸诈,早被嚼得连骨头都不剩了!云霄叹了口气,撤了九曲黄河阵,见碧霄进境不小,很是高兴。她掐指一算,知道琼霄仍在行医,攒下的功德已令她受益颇多。羽翼仙更是一举进阶金仙顶峰,截教实力增加不少,微微松了一口气,施法将五人送回东海,自己到通天闭关处磕头认罪。通天苦悟诛仙四剑良久,云霄突然给他弄了这么个结果,也不知该拿那胆大妄为的徒儿怎么办才好。于是顺手一扔,又将云霄扔回大地,命她思己过、寻机缘。

果然通天还是希望自己徒弟变强啊!云霄感慨一声,转身向夏都走去。

不错,此时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禹原有夏伯之封,故为夏王。夏王临位、定都、治理人族,恩泽千古,当封五帝之位。

云霄在夏都转了半晌,忽然听见都城之中有异动。她闪避到一边,躲开了那浩浩荡荡的车驾。车驾颇为恢弘华美,当是夏王禹出行。云霄心下好奇,便一路跟随,接连走了数月,来到了泰山。

大禹这是……

云霄吃惊地看着那九个巨大的模子,以及那不断运送上山、不断熔成滚滚铜水的巨大铜块。滚烫的铜水灌如铸模中,渐渐冷却成型。工匠们敲碎模子,露出内里精美恢弘的铜鼎来。夏王禹于泰山告天地曰:

“今吾于泰山铸造九鼎,分镇九州。鼎立中原,华夏不灭!”

刹那间风云变色,气浪翻涌,五彩霞光自天上降下,托起九只大鼎升空。天下九州各自腾起一股浓郁地气灌入对应铜鼎,九鼎亦将铜的通神力量反馈大地。九州镇,华夏延,蒙蒙黄光遍洒天地,九只铜鼎缓缓降落。

刹那间天际红霞大起,漫漫红光遍洒九天,一只三足小鼎在空中慢慢变大,鼎身刻有乾坤二字神文,正是女娲用以镇压人族气运的乾坤鼎。乾坤鼎光芒大盛,阻拦了九鼎下落,九道气浪分别自九鼎中升腾,缠绕在乾坤鼎四周,结成巨大的气茧。

气茧入鼎身,九股更为强大的气浪反馈回来。乾坤鼎缓缓旋转,圈圈气浪漾开,遍洒九州大地。

禹王九鼎自此与乾坤鼎相沟通。倘九鼎齐聚,当可施展出有如神兵的力量。若契机容许,乾坤鼎亦可为九鼎所召唤。禹王九鼎之威,可见一般。

夏王禹大喜,率臣民向天而拜。

气浪消退,乾坤鼎渐渐变小,随一道红霞消失在天际。九鼎缓

51、禹王九鼎 。。。

缓降落于泰山之巅,巍峨尊贵,重逾千钧,承载了整个神州大地。

夏王禹即刻下令:九鼎为诸王传世之宝,得天下者必得九鼎,拥九鼎者方可执掌天下。禹王九鼎自此成为王室的象征,传夏、商、周而不灭。

云霄再度蹙眉,隐约感到了一丝不安。九鼎传夏、商、周而散轶,史书中关于九鼎的最后记载似是春秋战国时楚王谴使者问鼎。可之后九鼎却没有半点踪迹,有人说秦王以九鼎并天下之兵铸十二金人,有人说后代一位穷怕了的帝王融九鼎而铸铜钱。如果自己没有记错,即便到了后世信息时代,九鼎在史册中依旧是“失踪”。没有出现的记载,亦没有毁灭的记载。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