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慕眉头紧锁,低头见薛怜儿弱不禁风,想她一个姑娘家没有父母兄弟,确实难以过活,自己今日救了她,难保下次还有遇到类似的事。
元安见郑慕不说话,便开口道:“我倒是有个法子,不如薛姑娘签张奴契,到我家来如何?无需死契,签个三五年的活契就行。”
薛怜儿俏脸惨白,放佛受了天大的侮辱,伏地哭道:“多谢郡主美意,只是奴家虽然不得以靠唱小曲儿为生,但是我家世代良民,奴家就算饿死也不愿入奴籍。”
元安一脸歉意道:“是我唐突了,这倒是难办了,郑二哥也知道,若不签了奴契,我母亲是万万不会让她入门当差的。”
郑慕十分理解地点点头,然后看向薛怜儿,如此情境还能有如此风骨,这位姑娘倒是难得,既然元安的方法不行,干脆他帮人帮到底吧。
“我会让人安葬你的父亲,你若没有去处,不如先到我家,不拘做些什么,总能有口饭吃,也无需你签奴契,等你寻到你姑母,再自行离去。”
薛怜儿听了此话,千恩万谢,一脸感动,直说这辈子做牛马也会报答公子救命之恩。
元安喝了口茶水,掩住嘴角的不屑,放下茶盏后脸上只剩下怜悯,她对郑慕道:“想来薛姑娘的父亲还在家中没有下葬,不如郑二哥帮忙帮到底,亲自去一趟,我素来胆小,就不与你一同前去了。”
郑慕点点头道:“我正有此意,元安妹妹在这等我一会,我去去就回。”
元安忙道:“郑二哥不必顾虑我,我自有护卫送我回家,我见薛姑娘突逢大变,六神无主,郑二哥得把事办妥了才是。”
郑慕觉得元安十分大度良善,心中更坚定要娶元安回家的念头,然后跟着薛怜儿回家安葬她父亲。
郑慕满心都是元安的好,没有注意到薛怜儿走出熙春楼没几步,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二楼最靠边的一扇窗户,那扇窗户只微微打开一点,隐约能看到一片白色的衣角。
元安心情颇好地重新端起碗,就算汤羹已经凉了,入口也觉得十分美味。
小茴在一旁感慨道:“那位姑娘也怪可怜的,幸好遇到郡主和郑二公子,不然只怕下半辈子真的生不如死。”
元安嗤笑一声,摇摇头道:“第一,她并不可怜。第二呢,她不是幸好遇见我和郑二哥,是幸好遇到了郑二哥。”
小茴和春桃不解地望着元安,元安笑道:“刚刚你们都没有注意到那位女子穿得绣鞋吗?上头还绣了一朵艳丽的牡丹花,绣工还算不错。她若真有心为父守孝,怎么穿双绣鞋?要不死的那个不是她的父亲,要不就是她不在乎父亲死活。”
“那郡主和郑二公子岂不是上当了?!”
元安得意地一笑:“我可没有上当,上当的只有郑二哥。”
小茴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元安,“郡主为什么不提醒郑二公子?”
“我提醒了啊。”元安眨巴着明亮的大眼睛无辜道:“我说了只要她肯签了奴契,我就带她回沈家,是她自己不愿意,你没看到她说自己宁死不入奴籍时,郑二哥满脸都是欣赏吗?”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还提醒什么?”
小茴脸上浮现一抹怒色,“郑二公子眼看就要和郡主……”顾忌到两家还没有挑明,小茴把剩下的话吞进了肚子里,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元安,“郡主你不生气吗?”
“我为什么要生气?”元安反问道,本就是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能不能成还未必呢!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第62章
小茴心中愤愤; 这事一定得告诉娘娘; 郡主的终身大事; 可不能冒一丁点的险。
元安和小茴回到正院后,小茴第一时间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长公主; 长公主眉头一皱,看着元安呵斥道:“跪下!”
元安急忙跪下,一脸委屈道:“母亲……安儿做错什么了吗?”
张嬷嬷见元安眼睛都红了,顿时心疼不已; 劝长公主道:“娘娘; 郑家二公子耳根子软; 与咱们郡主有什么关系?说起来; 郑家二公子如此行事,受委屈的是咱们郡主。”
长公主冷哼一声; 目光锐利地扫了一眼元安,元安跪在地上瑟缩了下; 再不敢喊冤; 低着头惴惴不安。
张嬷嬷还要劝; 长公主却对着她挥挥手,“嬷嬷; 你且别急着劝,听我问完话再说。”
张嬷嬷刚张开的口只好闭上了,看着眼圈越来越红的元安; 恨不得立马把元安搂在怀里好好安慰。
长公主难得对元安冷了脸; 脸上一丝笑容也看不见; 冷冷问道:“我问你,你明明知道那女子心怀不轨,为什么不当面揭穿她?反而故意让郑二郎带她回家?”
元安垂下的眼睫微微颤抖,辩解道:“不是我让郑二哥带她回家的……是她自己要跟郑二哥的……”元安的声音越来越小,充满了心虚。
长公主眉毛微挑,看着嘴硬的元安道:“我是你母亲,你肚里的那些小心思我还不知道?这件事里,除了那个唱曲儿的女子,最高兴的就是你了吧?”
元安诺诺不敢说话,低头绞着腰带上的璎珞,脸上写着“不打自招”四个大字。
长公主又道:“秦先生平日怎么教你的?做人首先要光明磊落,无愧于心,你明明看穿了那个女子目的不纯,却故意不提醒郑二郎,可是君子所为?”
元安抬起头不服气道:“我本就不是君子,我是女子……”元安的声音在长公主的厉眸下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含在喉咙里的。
长公主的脸越来越冷,如同数九寒冬一样冰冷,她对绿萝道:“去拿戒尺来。”
众人脸色顿时就变了,绿萝看着跪下地上,眼泪夺眶而出的元安,对长公主哀求道:“娘娘,郡主还小,若有错,你慢慢教她,郡主一向听话,一定会改。”
长公主一脸寒霜,厉声道:“我现在就在教她,去拿!”
绿萝见长公主真的生了大气,顿时不敢多言,犹豫了下,一边叹气一边去取戒尺,路过紫苏身边时对她使了个眼色,紫苏立马心领神会,点点头,看长公主的注意都在元安身上,悄悄溜了出去,直奔秦氏院里,找秦氏求救去了。
长公主看见紫苏偷偷摸摸出去了,也没有说什么,只当没有看见。
绿萝在外间磨蹭了好一会,直到长公主连喊了她两次,才捧着戒尺,回到长公主身边。
长公主拿了戒尺,命元安将手伸出来。
元安自从回到沈家,别说被打手心,长公主就连一句重话都没有对她说过,元安心中又惶恐又委屈,还有些茫然,又不是她让那个女子去接近郑二哥的,为什么要打她手心?
元安哭着伸出手,可怜兮兮地看着长公主,长公主面不改色,狠着心扬起戒尺,重重打在元安手心里。
长公主手里的戒尺看着高高落下,其实快到手心时缓了下,真打到元安手心时就没有多少力道了,长公主毕竟还是心疼女儿,虽然觉得元安今日行事不够坦白,不是一个世家贵女该有的气度,但是真要罚女儿时她却心软了。
手心虽然不算很疼,可是第一次被打手心,元安既羞愧又委屈,捂着手心哭得十分凄惨,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张嬷嬷再也忍不住,扑上去搂着元安哭道:“可怜的郡主!平时里你掉一根头发,娘娘都心疼的不行,今日怎么这么狠心?!”
张嬷嬷是长公主的奶嬷嬷,劳苦功高,就连太后对她都十分客气,长公主更是敬重她,满屋子的人,也就她敢这么和长公主说话了。
长公主扬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