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2)

不到午时的时候,村里来人了,冯家二老和二叔冯辉明一家子到镇子上来了。

冯母听说昨晚增云领着下人帮忙来着,心里对冯辉昌成亲当天的怨气和赵氏现如今改嫁给知县大人的怨气使她忍不住大声叫骂是增云故意使了法子,三儿媳才一尸两命的。

起初赵氏和增云没有搭理他们,这么不讲道理的人,看在他们刚失了亲人的份上不和他们计较。

但后来,冯母在西邻院子里骂着,看赵府人不理不睬,就跑出院来,到了赵府门口大骂,引来众人过来观看。

张奶奶起初不知是何事,听说详细情况以后就指着冯母大声训斥:“不要脸的婆娘,还在这里耍泼。昨晚你自家家人不在,是你们自己主动求上门来找人家去帮忙的,怎么到了这时就是人家故意陷害了?”

众人一听,都指着冯母说她原来是个没有良心的,找了人家来帮忙,出了事情,反而怪人家陷害她。

冯母哪里肯受别人指责,就大声哭喊着:“赵氏,你这个烂货,被我家休了,倒没脸皮的去勾引汉子。现在又支使下人陷害我家媳妇,可怜我的媳妇啊,这是一尸两命啊!”

增云不明白了,冯母这么诬陷赵氏他们有何好处?是那死去的两人还能复活?还是想破坏赵氏的名声?

赵氏还在忍耐,增云气得冲到大门处,令门房木匠打开大门,冯母一见赵府大门打开,就要冲上来打人。

三个木匠和郭七连忙上前拦住,尤其是郭七还取了跟竹棍在手。

增云气得命令道:“郭大叔,打这个泼妇。”

赵氏急忙出来拽住增云,道:“她是你奶奶,你不能这样。”

增云气极反笑:“哈哈哈,奶奶,试问你们各位,谁家有这样的奶奶!”

三个木匠、郭七、郭婶子、黄婶子、佩兰、玉竹、三个绣娘还有赵氏带来的一个衙役和秀兰秀梅都出来了,冯家一看赵府这么多下人还有个衙役在此,就赶紧将冯母拉回去了。

增云怕赵氏着急上火伤心,将她劝回了海府。

过了些时候,沈姨娘找了个机会过来了一趟,对增云说道:“大娘,你别生气哈,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奶奶那个脾性,我和你三叔可没说你们怎么样,只说是你们来帮忙来着。谁知道她……”

增云没让她说下去,挥手打断了她:“我还真不记得她是谁是什么样子,以后要是再来胡闹,你看我让不让人打她。刚才我娘拦着不让打,现在我娘可是不在。”

沈姨娘连忙讪笑着说了几句话。

增云被沈姨娘这么一哄,心情稍微好些了,就问道:“怎么没见那个人来?”

哪个人 ?'…99down'沈姨娘一愣才反应过来增云指的是谁,有些神秘似的凑上来将冯辉昌成亲那天发生的事儿讲了。

第三十二章闺塾

然后又说道:“第二天,大哥就没进咏莲的房,你奶奶让咏莲的丫鬟做了大哥的通房。这几天大哥干脆领了通房不知去了哪里,咏莲第二天就病倒了,这都吃了好些药了。”

增云没想到自己和赵氏被逐出后,冯辉昌会是这样的结果。

进了大棚,开始拔草。增云一不高兴,就喜欢在地里呆着,就这样在大棚里呆到了午饭时分。

下午,婧媛上完学过来了,告诉增云讲课的内容,课程安排,然后领着她去书肆买了几本书、琴、围棋和字帖等物。

用过晚饭,海建峰让家丁来传话:以后如若冯家再来胡闹,就直接报官。增云感动得在心里痛哭流涕,有人护着的感觉真好。

第二天卯时五刻,增云领着玉竹和昨天新买的会点功夫的小厮半夏来到海府,婧媛也刚刚收拾完毕,见到玉竹背的背包喜欢得不得了,增云没等她要就主动说明天送给她一个,婧媛笑着拍拍她的肩膀。

闺塾是经过县学书院的几个先生的夫人倡议建立起来的,请了县里有名的女师,有两个就是书院先生的夫人。课程有诗书、礼仪、女学、技艺、管家、医学算数、佛理道术等。闺塾地址在县学书院的后院,进出也是通过后门。每天上两节课,辰时初至辰时六刻为一堂,巳时初至巳时六刻为一堂。每五日一沐休,连休两日。

说实话,增云不太明白这都是些什么课程,心里有点打怵。怕在这里受到残毒迫害,但在婧媛的押解下只能硬着头皮上。

进了书院后院,婧媛先领着增云去王师长那里替增云交了束脩二两银子,王师长领着两人进了中间的正房。

正房作为授课的地方,与前世没有多大不同,前面没有黑板和电子教具,只有师长的讲桌,下面是各位学生的座椅。

王师长给增云安排在最前面,因为这里面她的年龄最小,其他人都在十二岁以上,婧媛就在她后面。

王师长安排好增云,叮嘱了几句,增云施礼道谢,王师长就走了。

在来到路上,婧媛已经告诉增云了,闺塾刚刚开始授课,所以增云没有落下多少课。

原本这里一共有七名学生,有三名是书院先生家的,然后婧媛是知县家的,有一个是县尉家的,还有两个是县里粮商大户梁家的。增云从婧媛那里了解到:县尉相当于前世的公安局长,负责全县的治安。

而三先生家的和婧媛都属于“家属”,所以基本是一伙儿的,而县尉是从外地派来的官,所以自成一派,最后就是梁家的那两个了,梁家家族背景似乎挺大,总是做出一副瞧不起别人的样子来。

进了课堂,增云不能随便说话,静悄悄地等着。看这座位,今天应该是满勤。

一位三十多岁的夫人走了进来,也是当初给赵氏送亲的一位夫人,增云认识这是李夫人。

李夫人将几本书放在自己的桌上,就有个声音响起:“起!”

就看见每个人都站了起来,向前施礼,道:“师长早安!”

增云跟着葫芦画瓢,也站起来施礼。心里暗笑:这位夫人该说同志们辛苦了!

李师长笑着挥挥手,众人就坐下了。

李师长笑着对增云道:“你是新来的赵小娘子?”

增云严肃地站起来回道:“是,师长。”

李师长招手让她到前面去,增云走向前,李师长让她对大家进行自我介绍。

增云无奈不知这个时代规矩如何,只能硬着头皮,当然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严肃地冲下面施了一礼,道:“我叫赵增云,十岁,请各位姐姐多多照顾。”

下面众人皆笑,增云也不知这些人笑什么,就绷着小脸坐了回去。

李师长挥挥手,下面人止住了笑声。李师长翻开自己的书开始讲了,今天讲的是《列女传》母仪传中的楚子发母。

在前世这些书中的很多故事增云都听说过,所以并不陌生。

李师长讲解完毕,就开始考学生,因为增云坐在最前面,李师长就第一个叫了她:“赵小娘子,你来说说,子发的母亲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99down'”

增云想了想:“子发的母亲深明大义、教子有方。”

才十岁的孩子能理解这个,不容易,李师长赞赏地瞧了瞧她,点点头,接着问下一个人不同的问题。

问了一圈还真有回答不上来的,李师长并没有批评那些没有回答上来的人,因为她们还小,很多事情不可能理解那么多。很多道理讲过之后,需要她们毕生来体会,来学习。

然后,每个人开始朗读背诵,这个是增云的特长,强闻博记,很快就背下来,并且将疑难字也记了下来。

最后快下课时,李师长让大家默写,交了卷就可以走了。

增云第一个交了上去,李师长一看,全都正确,而且小篆也很漂亮,笑着点点头,就让她出去玩儿去了。

几个书院先生家的孩子先出来了,估计是都在家就已经教得很好了,这些都是小菜一碟。大家知道增云是婧媛的继母的女儿,与婧媛也亲近,就都聚拢过来和增云聊天。

增云和她们熟了之后就问:“刚才我在前面,你们为何要笑我?”

她这一问,其他人又笑起来,最后婧媛道:“妹妹,在这里上课不用这么严肃的,大家看你这小模样却那么严肃就都想笑。”

增云尴尬地吐吐舌头,没想到是因为这个,难道在这个时代上课还能比前世轻松随意?自己慢慢观察慢慢学习吧?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