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肖公公用尽全身力量的一喊,门外的梅大统领心中一揪,长长叹了一口气,丹田聚力,大声对着这满朝文武,对着这大恒喊了一声:“皇上驾崩!”
内殿里的太子应晖一听,眉头一紧,立马冲出内殿。英王深深地闭上眼睛,遮住了眼中的那份悲痛,心乱如麻,懒理那争名逐利的应晖。
待应晖走出内殿,但见庄昊和肖公公已经走上了大殿门外,那个他曾经轻蔑的庄昊,手中拿着的正是遗诏!
只见庄昊举着免死金牌,在场的文武百官全部跪地,应晖脸上百感交集,终是沉住气,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应时局,废昏君,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朕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朕一人,故立大恒……”
“太子应晖,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应晖强忍着脸上的笑意,伸出了双手,说道:“儿臣领旨!”
下一刻,肖公公含着笑,以头抢地,硬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断了气!
大恒三十七年九月十六,恒帝驾崩,即日,其太子应晖继位。
天机山上,凉亭一间,手执白子的应晏阳遥望苍茫天地,眼前的棋盘逐渐清明,不知是走过了心中的魔障,还是明白了真正的追求,终是把白子落下,破死局,悟生息!
——
御马行前,年幼的言暮心中尽是不舍,胯下的马亦不得不一步三回头。
北郭先生见状,驱缰一把越过言暮,行在她的跟前,让失神的她一下子惊觉起来。
言暮睁着杏眼,愣愣地看着北郭先生,只见对方眼神中尽是云淡风轻,深深地呼吸了郊外青山绿翠之息,对着她说道:
“小徒儿,跟着你师父我走南闯北,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言暮笑了笑,脸上的阴霾因师父的潇洒而逐渐消退:“请师父赐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只见北郭先生定定地看着她,似是认真,又似是不羁:
“这句话便是,青山水长流,往事不回头!记住了吗?”
北郭先生的话,好似一道春风般,徐徐地吹进言暮的内心,将她的百般回念,万般愁思全部吹散。
她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切的眷恋,一切的不舍,都已是昨日,人活着就是为了今日,为了明日:
“青山水长流,往事不回头!”
万里千山,她从江南潜滋暗长,于盛京破茧成蝶。今日拜师北郭,而后走马四方,仗剑天涯,长风破浪,名扬天下!
——
(卷一:入世篇-完)
下一卷:易水河畔易水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大恒三十八年,八月十五。
昔年八月十五夜,盛京池畔林园边。今年八月十五日,天机山上东隅前。山中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三师弟!”庄霖有些忐忑地站在应日尧的房门前,嗓音幽幽,带着世家郎的韵味。
坐在案前阅卷的应日尧闻声,抬头示意站于旁边的英一。英一了然,下一刻便把庄霖请了进来。
庄霖身穿一件景蓝古香缎长袍,面若今夜中秋皎月,眉如墨画,目含真稚。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有翩翩君子之姿。
只见他手中拿着一份信函,神情似是强压着激动,又似是下定了决心。
应日尧一双明眸,目光灼灼能射寒星,一眼便看穿了庄霖的忐忑,摆了摆手,让房中的英一退下。
红木门一关,庄霖便小心翼翼地走近到应日尧案前,手中被捏得紧紧的信函,不必多想肯定是言暮所寄。他先前知道了妹妹跟随北郭先生远走学艺,心中一直担忧,今日他一收到妹妹的信,便好似喝了补药般精神百倍,连忙打开信件,想知道妹妹的近况。
可是,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他脑袋便发昏,想着让乐山乐水两个书童给他读信吧,又害怕言暮在信上写了不得让他人知晓的事。转头想想,还不如找四师弟,可恰逢他又在近日下山,那信揣在庄霖怀里,每时每刻都勾着他好奇的心。
最后,还是得找自己的这个三师弟,虽说三师弟平日冷言冷语,但对庄霖还是包容,加上他对他人之事,绝无探究之心,思前想后,找他来读信,应是最好的选择。
“三师弟,今日我收到一封妹妹寄来的信,麻烦你来帮帮我读读。”庄霖小心翼翼地将信递出,应日尧见状便伸手接过,盯着那厚实牛皮纸做的信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庄暮的信?应日尧眉眼一挑,这小丫头之前写了一封信给他,把他气得牙痒痒,如今又来一封,不知她会说什么惊世骇俗之话。
庄霖见应日尧已经接过信,便立刻屁颠屁颠地走在他的身旁,只见他拿出了里面的几张信纸,一双眸子依旧清冷,庄霖看不得字,只好紧紧地盯着应日尧的面庞。
三师弟还真俊!他今年也二八年华了,已有男子的英气,丰神俊朗,英姿蓬发,连师父都说他是天下间不可多得,出类拔萃之人。
只见他那双冷如霜雪的眼睛,细细地读着言暮的一字一句,突然间,好似一丝笑意染上了眼中,又刹那不见,庄霖有些好奇,顺着他的目光瞄着信,但终是吃了不识字的亏。
下一刻,应日尧慢慢地放下信纸,向庄霖说起了信的内容:
“你妹妹说她跟随师父北郭先生住在幽州易水镇的一处河畔,北郭先生教了她一套“易水剑法”,已小有成就。北郭先生也连称赞道,说她天纵奇才,但不知为何,最后一式怎样也学不好……”
——
大恒三十七年,十月初九。
言暮与北郭先生,终是赶在了那恒帝的三万下丧钟前离开了盛京城。待他们连日策马,行至三日,那恒帝驾崩的消息才传遍了大恒。
十月深秋,黄云稻正稠,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言暮策马百里,跟着北郭先生终于到了幽州。
“小徒儿,前面就是易水镇了!”言暮和北郭先生坐在茶肆上,喝着不算好喝却极能解渴的凉茶,北郭先生遥指着前面的苍翠的山头,神态悠然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此刻的言暮身穿男装,个头依旧瘦小,但那英挺的眉峰生机勃勃,确有着男子的英气。自离开盛京城,北郭先生带着她一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这八百里的路硬是走了十多天。她也尽数褪去了在庄家修养的娇气,伴着师父风餐露宿,以天为被。
言暮拿起一只大白馒头,端正地吃了起来,却忽然听到旁边一阵策马声,一个送信的驿夫从马上跳了下来,大大咧咧地坐在他们旁边,大声说道:“店家,上茶来!”
“好咧!”勤快的店家立刻递上一大壶茶,许是赶路匆忙,只见他们喘着大气,大口地喝着茶。
附近几个好奇心旺盛的人,壮着胆子问他们:“大爷是从盛京来的吧?”
那驿夫喝了茶,解了渴,心生爽快,便回应道:“是啊!怎么?都好奇京城现在如何?”
一听到驿夫愿意一讲,大伙儿都停下喝茶吃饼,只盯着他怂恿道:“哎呦,咱们新皇登基,谁不好奇啊?求大爷一讲,好让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安个心!”
驿夫听罢,一把喝光茶壶的水,清了清嗓子,向着那些竖着耳朵的人说道:“盛京先前可是风起云涌,这新皇一上任,就撤了羽林禁卫梅大统领的职位,那羽林军顿时群龙无首,兵部尚书毛方毅然上前,兼任羽林统领,这毛家真是是风光无限了!”
北郭先生听罢,轻轻吐了一口气,抬手倒了一杯清茶,猛地喝下肚。许是听得太入神,言暮没留意到师父的情绪起伏,什么梅统领,她现在只想知道庄家如何了!
不知是上天听到了她的心声,旁边的人突然问起:“那翰林学士庄昊呢,俺听说他可是先帝最后召见的人,那遗诏还是他来宣的呢!圣上可不黄金万两送上了?”
什么?是爹爹宣的诏?言暮被那一句话吓得双目瞪圆,与北郭先生对视一眼,却见到她眼含笑意,饶有兴趣地暗示她,继续听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