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笥屑猓匾氖牵鼓懿鲁稣夤呕醋跃У墓拍怪校⒚滞臃穑饽训谰褪谴抵械氖勘鹑盏惫文肯嗫矗浚?br />
陆良笑了笑道:“这个我也是无意从书上得知的。马远的这幅画,宋亡后就一直在民间流落,后来落到了咱们苏州的一个和尚手上,那和尚很是喜爱,一生珍藏,后来和尚死了,便拿了它给自己陪了葬。”
当初陆良在美院的时候曾经看过这幅画的详细介绍,所以倒是了解一些。
袁方听了陆良这画,击掌而笑,道:“既然是和尚的陪葬之物,那便无妨了。反正和尚又没有儿子,即便是墓被盗了,也没有人追查!反正,这画就是我们的了。”
他喜气洋洋,张灵倒有些不解,问陆良道:“大哥,一个和尚拿了这画陪葬,想那和尚也不是一般的秃驴吧?”
陆良呵呵大笑,道:“那是自然,这个和尚你们都知道他的名字。”
“谁呀?”三个人齐齐地问道。
“姚广孝。”陆良吐出了三个字。
“我的妈呀!竟然是那个姚秃驴!这回爷们算是扬名了。”张灵被陆良这话惊得差点一屁股坐下去,郑光和袁方也是面如土色。
在苏州,提起姚广孝姚和尚,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个老和尚,可不一般吃斋念佛的和尚。元末的时候,出家为僧,拜的是苏州最有名的高僧为师,苦学佛家经典,兼修儒、道,善诗文,懂兵法,一生以元朝开国国师刘秉忠为偶像,那也是个牛逼哄哄的和尚。元末,朱麻子朱重八带领着一帮泥腿子夺得了天下,姚广孝原本向投奔朱元璋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不想那朱重八建国之后大杀功臣,其中就有不少姚广孝的好友。姚和尚一气之下投奔的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是他运气好,颇得朱棣的信任备受重用,后来朱棣北京起兵打跑了建文帝登上了大宝,姚和尚自然也就成了永乐朝的开朝功臣,以僧人的身份授太子少师,荣极一时,死时八十有四,连朱棣都亲自前往吊唁,成为苏州人的骄傲。
可以说,姚广孝的墓,在大明朝,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革命英烈墓,撅了他的墓,那还能有个好?!
陆良没有郑光等人那般对大明刑罚的切身体会,对这种事情也就无所谓了,便道:“这画必定是那贾长头从姚广孝的墓冢盗取而来,不过除了我知道这画是姚广孝的陪葬品之外,极少有人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你们也不要太担心。再说,姚广孝已经死了这么多年,谁还管他。”
陆良这么一说,郑光等人心才稍宽。
郑光为了消除众人心中的不快,随即又打开了那袋子,拿出了一些东西,也无非是三五串铜钱、折扇之类的东西,其中还有几本破书。
郑光等人对那书自然没有什么兴趣,陆良看了一下,却是几本画论,端的精妙,便留了下来。
这个时候,外面的雨渐渐转小,清风徐来,草树经雨洗刷,倒十分的可爱,众人不由得兴致大好,吆五喝六行起了酒令,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很是快活。
众人正喝着,从山门处摇摇晃晃飘来了一把伞。杨石头眼尖最先看见,认得那是他爹杨忠的伞,便撒丫子跑出去迎接。
“大哥,你现在被陆家赶了出来,也就是说从此和那陆家一刀两断了,今后有什么打算,难道一辈子窝在这破庙之中不成?”郑光一边喝酒一边问道。
这纯粹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陆良叹了一口气,道:“我有什么办法,爹爹,不,陆庄主就给了我二十亩的河沿地,你们也知道那种地也不是什么好地,值不了几个钱,我现在全部的家当,加在一起也直不了五两银子,这不,刚才还被杨忠拿出去添置了一些衣服了。现在也只能在这双龙寺里暂且安身,日后再想办法。”
郑光双目圆睁,道:“大哥这就拿我们兄弟不当兄弟了,放心,只要有我们吃的,就饿不到大哥你!我今天出门,带的钱也不多,这十两就给哥哥买酒喝!”说完,从袖子里把他的钱袋拿出连钱袋都塞到了陆良的眼前。
他这么一搞,袁方和张灵也都把自己的钱袋拿了出来,三个人加在一起,至少有三四十两银子。
三四十两银子,那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一石(约合377斤)米也不过半两银子,正七品的知县年俸也不过是40两而已。
尽管陆良百般推辞,郑光等人还是一股脑地把银子塞到了他的衣袖里,这让陆良很是感动了一番。
塞完了银子,四个人正准备接着行酒令,石头和杨忠落伞到了廊下,他们身后多了一个人。
“你怎么来了!?”陆良看到那个人,不由得愣了起来。
######################
目前为之,收藏的成绩还不错。呵呵。
大大们,为了陆二哥的将来,俺们可得加把劲哦!
第一第九章 古画阑珊
这幅画,长宽皆一尺左右,画左是半块参差突兀的山石,山石没有全部入画,只现出一角。石上生一株老梅,遒劲盘曲,倔强生长,在空中探身向前,却后回头顾盼山石,款款有情。用大斧劈皴带水墨画山石,方硬严整,构图取自然山水之一角,颇有新意,那梅花尤其有神,乃是用托枝多态画就,章法取舍大胆,让人看了过目难忘。老梅之下,留有大量的空白,下面有几只水鸟散落在老梅之下,凫水的凫水,捕鱼的捕鱼,生动灵态,妙不可言。
在右上方和右下方,各有一个印,可勉强辨出“遥父”、“一角山人”。
陆良在虽然在美术学院混了几年,但是在绘画上很有天赋,尤其是国画,更是对历代的名家书画做过仔细的研究,这样的构图,这样的笔法,这样的意境,让他敢肯定这幅画的作者肯定是南宋的那个对中国后来绘画艺术影响巨大的马远“马一角”的作品。
马远,钱塘人,是南宋光宗、宁宗时期的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善画山水、花鸟、人物,继承了李唐的画风,确有独有创新,无论在手法上还是在布局上,都对后世影响巨大,更因为喜欢在构图时采用山水的一角而被人成为“马一角”,他的画,在宋朝的时候就名满天下,独步画坛,和夏圭、李唐、刘松年并成为宋四家。
陆良对马远的画,一向很喜欢,也曾看过他流传下来的不多的画的画册,可以说对他的画深有研究,现在自己的面前竟然出现了一幅马远的真迹,这哪能不让陆良震惊。
陆良的惊慌神色,让郑光和袁方都纳闷不已。
在他们眼里,绰号“鬼见愁”的大哥,那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对什么事情都见怪不怪的人,怎么如今被一幅破画弄得惊慌失措?!
“大哥,你没事吧,这不就是一幅破画嘛,估计连几个大钱都不值。我从贾长头那里弄来的时候,见这副画不好拿想扔了的,却被张灵拦住。”郑光哪里懂画,在他眼里,这东西吃又吃不得喝有喝不得,还不如一块糕点实在。
陆良呵呵大笑对郑光道:“郑光,你这个晕蛋,你可差点扔掉了一个宝贝!这幅画,可不是一般的画!”
旁边的袁方不服气地撇了撇嘴道:“大哥,看你说的,这画不是一般的画,难道是金画银画不成!?你看看,这画黄不啦叽的,风一吹就碎的样子,上面又是梅花又是鸟的,难看得要命,更要紧的是,这画画的也是个呆子,好好的一块山石就画了半边,我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陆良捧腹大笑,正要说话,却见张灵在一旁看着那画眉头紧锁。
“四弟,我见你对这画似乎有想法呀。难道你看出门道来了?”陆良知道张灵比起郑光和袁方来,学识要厚实一些。
张良笑了笑,指着那画道:“大哥,这画从贾长头那里弄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味道,可是一时又说不出到底哪里有味道,所以二哥要扔掉的时候,我没让扔,觉得扔掉了有点可惜。刚才大哥说这画是个宝贝,我又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画从纸张和纸张上的晕纹来看,应该还有些年头,说不定是个有年岁的骨董呢。”
陆良点了点头,对三人道:“你们这些晕蛋,可知道这画是谁的真迹?”w^ap。l6^KXs。c o M
“谁的真迹?难道是相城沈周沈老实的?要是他的画,倒还值个几两银子。”郑光咧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