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一听,顿时就愣了,很快醒过神来,张牙舞爪的扑向柴老实,又抓又挠的。一边抓挠,一边破口大骂:“你个老不死的,没有能耐的东西,我当初真是瞎了眼了,怎么就嫁给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自己嫡亲的儿子跟孙子,居然都保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啊,你的心难道是黑的,就不知道心疼么?!”
柴老实神情黯然,却依然口气冷硬:“老大和老四触犯了国法,犯下了大罪,不是我一个小老百姓可以保得住的!你没有听那个东方大人说么?如果不是因为杏儿在水灾的时候,救了几十万的人,别说老大和老四了,咱俩老柴家的九族,都要被杀光的!如今,只是老大一家没了,老四一家虽然去了西北,可是好歹还活着!”
姜氏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我的老大啊,我的大孙子啊!还有老四和大宝小宝啊,我的心肝肉啊,那西北可是苦寒之地啊,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啊!”末了,又恶狠狠的道:“想要我把老五的书信交出来,除非我死!否则的话,杏儿那个贱*丫头一个字都甭想看到!”
她坐在了地上,两手捶地,哭声震天的响。引来了村里人的侧目,几乎都是幸灾乐祸的,都是鄙视的。同情的和可怜的,寥寥无几。
柴老实怒不可遏,当即撂下狠话:“你给我闭嘴!再这样拎不清的话,信不信我休了你,滚回姜家村去!”
姜氏的哭声,顿时戛然而止。
休妻啊?那怎么可以,都一把年纪了。被休掉的话,哪里还有活路啊?娘家的大嫂,可是个厉害的主,这几十年以来姑嫂的感情一直很差,她如果被休掉回去的话,估计连大门都不给进!
“老四一家没有被砍头,只是去做苦力;老二一家大小,一个都没有连累;你我两个老东西,也还可以活得好好的,每天有肉吃有新衣服穿,这就要知足了,要惜福了!”14967626
柴老实目光锐利的瞪着姜氏,叹了口气,这老婆子可真是娶错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心疼她,凡是都让着她。对她几乎可以所是百依百顺,柔声细语,她就蹬鼻子上脸,以为他是怕了她,说话做事横的很。
唉!老大和老四,都是被这老婆子给惯坏的。早知道如此,年轻的时候他就不该事事都依着她,就该对她凶一点狠一点。只是,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后悔也晚了!幸好,老二、老三跟老五一家都没事!
对了,老五可能还活着呢!这件事情,得赶紧告诉杏儿,迟了就要坏事了!万一老五那个老实孩子听了他娘的话,当真寄一封休书回来,那可就惨了!
念头一转,柴老实抬脚就走,没有再看坐在地上嚎哭的姜氏一眼。哼!既然那么爱哭,那就哭死算了!这个败家婆娘,在老大家出事之前,不是转了性子,跟杏儿一家相处得好好的么?如今,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了,居然变得这么不可理喻,这么的疯狂?!
人群渐渐散去,只余下姜氏一人木呆呆的坐在地上,时不时的低低的哭上一声。此时,天已经暗了下来,只余下最后的一丝落日的余晖。
路边的灌木丛后面,转出一个带着斗笠的男子,他走上前来,将一个钱袋放在了姜氏面前的地上:“这位大婶,我是你家老大的结拜兄弟,这些银子就当是我为你家老大孝顺你的。”
姜氏只看了那钱袋一眼,就移开了目光,神情悲戚的道:“可是,老大已经死了,大孙子也已经死了!”人都已经死了,她一个老婆子要那么多钱干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吃够喝就是了。可怜她的大儿子,她的大孙子,如今冰冷的躺在地里。
那人就蹲在了地上,看着她的眼睛,非常和气的劝说道:“大婶啊,人已经死了,再怎么难过也没有用了。关键的是,你得为那些还活着的人打算啊!比如,你家老四,还有老四的儿子,我可以想办法把他们给救出来!”
“你可以帮我家老四?!”姜氏一听,顿时双眼发亮,忙不迭的爬了起来,目光灼灼的看着那男子。
“是的,我可以想一想办法,救他们一家出来!”那人很肯定的点点头,笑着道:“大人不敢打包票一定可以救得出来,但是几个小孩,还是没有很大问题的!”
“恩人啊,我老婆子感谢你!下辈子,给恩人当牛做马,老婆子也是愿意的!”姜氏“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磕头不止。
“大婶,起来吧!我跟你家老大是兄弟,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那人就将姜氏扶了起来,又道:“大婶,我刚才似乎听你跟大叔说,老五兄弟还活着?”
姜氏喜极而泣,使劲的点头:“我家老五还活着,如今还是个正五品的将军呢!”
男人就笑了:“这样啊,那想要救老四一家,就更有把握了!这样吧,你把老五兄弟的信件给我,我亲自去一趟西北!反正,老五兄弟也刚好在西北,我先去见老五兄弟,和他合计一下,看这怎样把老四兄弟一家救出来为好!”
“那敢情好,恩人就跟我家去吧,信件放在家里了!刚好,天也黑了,就在我家里住一晚吧!”姜氏眉开眼笑,一张老脸,都笑成一朵桔花了。
那人抬头看了看天色,就笑道:“那行,那就打扰一下大婶了!”两人就说笑着,往柴家大院的方向而去。
第162章 一无所获
如今的柴家大院,其实已经不能叫“柴家大院”了。水灾过后,村里统一翻盖房屋,原本的柴家大院推倒重建。在旧址上盖了两座独立的院落,柴老二家一个院落,姜氏一个院落。
姜氏的院落分前后院,只有两间正房,三间厢房。后院很大,还种了几畦青菜葱蒜。前院种了几棵果树,半边院子被整成一个小小的晒场。独门独院的,院墙也砌得很高,有人去了她家,也不容易被外人发现。
以前杏儿给姜氏买的那个婆子,早就被姜氏给卖掉了,她就用那卖掉的银子,又买了隔壁镇一个水灾的时候遭难的流民。四十来岁的女人,只花了二两银子就买下了,而卖出以前那个婆子却得了整整十两银子,被杏儿家给买下来了。
以前那个婆子,其实各方面都很不错,只是姜氏嫌弃她是杏儿买给她的,总怀疑那婆子是杏儿派来监视她的人。其实,说来杏儿冤枉得很,以前那个婆子杏儿之前压根就不认识,是拜托里正在隔壁村买来的。
回到陶然居,众人在厅堂里落座,闲聊了一会儿,里正和族长就告辞了。杏儿和桃儿送到了吊桥边,族长走过吊桥,回头看着姐妹俩,笑盈盈的挥手:“回去吧,今天好好歇一歇,明天爷爷再来跟你好好叙话!”
杏儿甜甜的笑着,也挥了挥小手,脆声笑道:“爷爷慢走,明天过来吃午饭!”
送别族长和里正,姐妹俩就往回走,气死风灯垂挂在路边的树杈上,洒落一地的光芒。深秋时节,陶然居依然一片翠绿,道路的两边间种着冬青、桂花、香樟树等。这些树木一年四季,都是青翠的。
杏儿抬头看着大姐,八个多月不见,将近十五岁的大姐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双美目光华潋滟,如山间的清泉一般清澈明亮,笑容如春风般和煦明媚,带着自信,透着坚强和果敢。
桃儿停下脚步,迎视着杏儿的目光,拉着她的两只小手,心疼的道:“杏儿,这几个月,辛苦你了!去见圣驾的时候,一定是吓坏了吧?”
杏儿挽住大姐的胳膊,笑着道:“不辛苦,反而游历了半个安澜国,长了很多见识。等日后有空,咱们一家人一起周游全国,领略那大好河山,好好放松一下!”
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