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说说笑笑的,沿着铺着细碎白沙的田间路,向白沙滩走去。收割过秋庄稼的地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绿肥,满眼的绿意。牧童赶着牛羊、兔子,在绿肥地里放牧,这几个牧童,正是陶然居那几个十来岁的细伢子。
喜欢乐器的柴花影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笛声跟随着老黄牛走动的频率,回荡在空旷的田野里。夏莲香提着小竹篮,在豌豆地里采摘水嫩的豌豆苗,二小姐喜欢吃豌豆苗和野菜,莲香平日里出来放牧的时候,就留意着采摘一些豌豆苗和野菜回去。
罗大叔罗山子,带着几个壮劳力,去了对面的茅草竹镇的深山里砍柴去了。早出晚归,每人每天挑回一担一百多斤的木材回来,为藏冬做准备。春天雨水多,树木湿润道路滑,不利于上山砍柴,明年春天的柴火也要准备好。
罗大婶则和几个壮年妇女,带着几个半大的女娃子,去了对面的低矮的山岭上,割茅草捡松球。茅草和松球,也是当地人必不可少的柴火,可以用来引火,也可以用来在炒菜的时候燃烧。大人割茅草,小孩就捡拾松球,顺便挖挖药草。
今天是沐休日,还有五天,书院才放寒假。杏儿“人品爆*发”,没有带着弟弟妹妹们,上山去挖草药捡松球。柴安、柴达高兴坏了,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家二姐是想等书院放假了,再带他们进山去的。
话说,其实杏儿多数时候,只是带他们去对面五六里的低矮山岭中,捡松球挖草药和野菜。劳动量,实在算不上大,去田里干活,也只是做些浇水、摘菜、拔花生的轻快活计。杏儿只比弟弟们大了两岁,还是个女娃,实在算不上“虐待”弟弟,蒲大娘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把杏儿想得那么不堪。去梨树屯那边的深山,一年下来,也没有几次。
杏儿看了看前面欢蹦乱跳的弟弟们,不由得就长长的叹了口气,挽紧了阿娘的胳膊。柴五娘就担忧的问道:“杏儿啊,叹啥气哟?甭想那么多,有阿娘在呢,一切都不必太忧心了!”
杏儿吸了吸鼻子,努力忍住几乎要夺眶而的泪水,低低的应了句:“知道了,谢谢阿娘。”然后,就再也没有开口,生怕一开口,就忍不住哽咽出声。
桃儿察觉到了,就拉了拉杏儿,给了她一个灿烂温暖的笑脸:“杏儿,以后有啥不开心的事情,就尽管跟大姐说。大姐没啥能耐,给不了你什么好建议,但是做个忠实的听众,还是可以的!”
“嗯,我也是!二姐有啥烦心事,就找小妹说!小妹保证不取笑二姐,会做个忠实的好听众!”梨儿听桃儿这么说,也使劲的点头,表情相当之认真,真是可爱极了!
杏儿的心里一暖,浅笑道:“好!谢谢大姐,也谢谢梨儿!二姐有啥心事,就去跟你们说!”她看看阿娘,又看看大姐和妹妹,心里还是很安慰的。
一直以来,阿娘也好,大姐也好,梨儿也好,都跟她很贴心。两个弟弟虽然顽皮一点,但是也很懂事,这段时间以来,也时常对她嘘寒问暖。使唤他们去干活,或者帮她递点什么,从来没有叫不动过。
洁白干净的白沙滩。
柴达和柴安,在麦香和枣香的陪伴下,坐在沙滩边的大石头上钓鱼。东方云舒在沙滩上铺了一块草席,杏儿拉着阿娘、大姐和妹妹,坐在了上面。东方云舒从小竹篮里,拿出几个小木盒,里面装了葵花籽、花生、苹果、雪梨和大枣。
冬日的暖阳洒落下来,照在身上,暖和和的,格外的舒适。
吃着花生瓜子,喝着凉白开,杏儿渐渐说起了正题:“阿娘,大姐,我打算过两天,就送姥姥一家三口去梨树屯。”说着,她停了下来,看向阿娘。
柴五娘惊讶道:“为啥送去梨树屯?这不都快要过年了,一个月都不到呢!好好的,这是为啥啊?是让他们去梨树屯挖草药么?这大冬天的,草药也不多啊?”
杏儿略一踌躇,就叹道:“不是挖草药!女儿想要说的,是把他们送去梨树屯,就在那里安家落户!”
这么一说,柴五娘就不禁张大了嘴巴,半天都没有合拢。今天,杏儿冷不防提出这个要求,她是一点心里准备也没有。虽然,自打老娘在她的面前,说杏儿这不该,那不该之后,她就隐隐约约的意识到,蒲家三口在陶然居生活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以杏儿眼里揉不得沙的性子,要不了一年,应该就会找一个地方,为他们修建一座宅子,让他们搬出去住。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杏儿竟然要把他们远远的送走,甚至送去梨树屯!那里,可是深山,离靠山屯三十多里山路,坐牛车也得一个多时辰。
柴五娘久久的,说不出话来,眼里闪过迷茫和忧郁。老娘一家搬走,那是必然的,不可能太长久。只是,过年前就搬走,而且去那么远的地方。杏儿这样做,是不是不够厚道啊?
桃儿抢在阿娘前面,不解的问道:“杏儿啊,蒲家的人,虽然跟咱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姥姥毕竟也是阿娘的养母和救命恩人,咱们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
梨儿也眼巴巴的看着杏儿,一脸的茫然和不安。
柴五娘的眼底,隐隐约约的,有晶莹的泪光。
杏儿的心,被狠狠的揪了一下,但是想起这半个月以来,蒲大娘越来越无所顾忌的举止言行,还有她今天跟木兰的那一番对话,就狠了狠心,声音里不带半点温度:“阿娘,大姐,梨儿,我累了!累极了!每天忙完生意上的事情,还有家里的事情,我就想要好好的歇息一下。。
就想着,咱们一家人和和乐乐的,聊聊天,喝喝茶,或者一起出去走走逛逛,放松一下精神上的压力!
实在是,不希望累了一天了,还有人动不动的就给自己脸色看。甚至,还得提防有人挑拨离间,让咱们一家六口离心离德,并最终反目成仇!”
这话一出,就连最年幼的梨儿,都不禁若有所思,眼底闪过黯然的神色。听杏儿的意思,似乎就是说,那挑拨离间之人,正是蒲家的人咯?
柴五娘是心知肚明,桃儿心里有数,因为蒲大娘在桃儿面前,也说了不少怪话。只有最小的梨儿,没有沾上管家大权,蒲大娘在她的面前就没有露出什么明显的口风,但是连蒙带猜,也大概知道二姐话里的意思。
好一会儿,柴五娘这才呐呐的道:“可是,杏儿啊,能不能帮你姥姥一家,就在靠山屯修建一座宅子?让他们就近住下,平日里也好照应一下,梨树屯是山里,也太远了一点。毕竟,你姥姥当年救过我的命,也养了我五年。这救命之恩,和养育之恩,总还是要报的!”
她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没有底气,却也没有想到,杏儿竟然会断然拒绝:“不行!我不能答应阿娘的要求!说实话,我就是想要姥姥离阿娘远一点,免得她总是在您耳边说三道四!没错,当年姥姥是救了你一命,也养了你五年。
但是,那五年里,你每天吃苦受累的,简直就是蒲家的一个壮劳力!上山打柴,下地干活,养猪喂鸡,洗衣做饭,你哪一天不是被蒲家老大和老二,给使唤得团团转?!说是姥姥一家养你,不如说是你在养他们一家!”这些事情,杏儿都是听姥爷说的,阿娘也说了一些。
当年的情形,也确实如此。柴五娘还记得,当年只有十岁的她,什么都不会干,就连洗衣服扫地这么简单的事情,她也得从头学起。为此,都不知道受了她那个便宜二哥多少奚落和刁难,时常故意扯落已经晾晒好的衣服,害得她不得不重洗一遍。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