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佑缓缓的边吟边走,才到房门处,正欲掀帘幕,听见背后长公主忽然又唤道:“你要蓄须!,,
莫名其妙,虽然这年头上层男子多蓄须,但李佑还是不太能适应,留了胡子不显老么?
一夜无话,及到次日李佑闭门谢客,只收了七八封诸位大人委托他捎带的书信,沿着运河到江南许多地方都有。其余时间便在寓所中开始打点行囊。“老爷,扬州和苏州是差不多的地方吗?一定比京城好罢?在京城无聊死了,冬天还把奴家的手冻坏了…,,婢女小竹边收拾细软,边絮絮叨叨与李佑说话。
李佑忽然悲凉的感到,大概除了千岁殿下,身边人几乎都盼着他早日离开京师,真是一群胸无大志的人!
这时听见张三在院首叫道:“禀报老爷,崔先生来了!一定要见你。”
崔经先前还说愿意追隘,李佑想了想,还是见见罢,便来到前堂会客。
宾主分坐后,李佑试探性的问道:“本官就要离京了,你今后有何打算?念在同乡情分,我可以将你推荐到吏部选官的。,,
说是试探确实也是试探,只要这姓崔的露出一丝急于求去之意,李佑便会将他打入冷宫,帮忙推荐想都别想。
崔监生深腰揖拜道:“在下无财无势,做官也没什么意思,愿投靠大人为幕席,还望大人收留。,,
很上道啊,李佑暗暗点头。他当然晓得,去陌生地方担任亲民官,身边没几个帮手真不行。崔监生虽然只是官场圈子中最边缘的不得志小人物,但经历足够丰富,人也不算蠢,代写文书更没有问题,倒也是个不错的助手人选。
想至此,李佑变了脸色,轻微叱道:“你这厮,真真是个丧门星,谁用谁触霉头!本官先前不信邪,用了你几日,转眼之间便被慈圣宫黜落出京!你还好意思上门!,,
崔监生哭丧着脸,现在正为烧冷灶好时机,他是真心想投靠李大人的。这李大人年纪轻轻,后台众多,名声又大,做事也精干,将来前途十分看好。
又是自己同乡,跟着他可以借一辈子光。
不过李佑又摆派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我命由我不由天!本官还是不信什么妨主命数之说,其他书友正常看:!你便跟着本官去江都县罢,倒要看看究竟妨不妨的了本官!”
面对李大人的王霸之气,崔监生感恩戴德,纳头便拜。
看他卑躬屈膝之态,李佑心里却有点犹疑,嘀咕道:“小爷我打算收的是幕席,而不是家奴啊”,
一不留神,崔经袖中掉出好几本书,都是什么《州县全书》、《公余杂论》、《牧守筒要》、《仕途贯录》这类时下最流行的地方官参考书。原来早有准备,不愧是做事认真、积极主动的人。
谈完话,李大人也打发崔监生回去收拾行囊,明日便会合出发。
崔经刚走,又有个熟人进了门,是归德长公主身边的内监吴公公。“李大人!奉千岁之命,前来送上程仪!,,
这些程仪包括李佑意料之中的白银,以及意料之外的美人…名唤程赛玉小姐。
李佑甚是惊奇,他索要了三个月都不能得手,怎的这个时候被长公主送过来?他将程小娘子领进屋内问道:“你怎的到此?”
程小娘子法然欲泣,委委屈屈的说:“王家哥哥变心不要奴家了,娶了别人家小姐,千岁说只有你不嫌弃奴家,叫奴家来你身边过好日子。还说奴家不听话,父亲就保不住。,,
居然主动送美上门,难道千岁殿下改了性子?李大人对此保持怀疑态度,继续问道:“她还有什么交待?,,
程小娘子伸出细白的小手,手心现出一颗小小的铃记“‘千岁还给了奴家这物事,要奴家时常写信给她。说是信上盖了这个印戳,便可通过驿站传送回京。”
李佑长叹无语…这是送美么?这是明目张胆送细作罢,真是值得抨击的公器私用、浪费国家财力之行为!
二百八十五章 扬州城印象
京城早春…乍暖还寒时节,其他书友正常看:。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在这个清晨,京师外城东便门的桥下,被赶出京的前尚宝司丞、中书舍人李大人与礼部员外郎朱放鹤、兵部卢尚书三公子两人依依惜别。
李估不想引起太大动静,所以走的很低调,只有这两位来相送。
“兄弟我宦海失意,沦落他乡,今晨痛别两位兄长。正是昨日同堂宴,明日千里人,此去经年而远涉江湖,孑然无知己,满腔幽寂……”
眼瞅着李估搜肠刮肚堆彻辞藻,对他知之甚详的朱部郎十分无语。
您李大人可是背负大名声,去仅距家乡二百里的天下第一风月之都扬州城做主官……,
让别人听到了你这哀怨之词,还以为你要被发配边疆似的。虽然大家离别都是这个套路,但你也太过火了。
再说,十九岁的六品江都县正印官怎么也不能算宦海失意罢?
朱部郎不知如何答话,卢三公子却正sè道:“贤弟此去牧守一方,百里侯也,亲民之官,责重不可小视。当谨记励风抚比,明狱慎刑,作治平有为之官,得万民称颂,方才不负生平。为兄有几句箴告,须知……”
强中手更有强中手,李估被便宜妻兄说教的头大如斗,惨然败退。迅速拱拱手道一声“告辞了”便跳上马车向东而去。
一路无话,到了通州,李估一行六人转乘船只,沿着运河南下。
水路还是这个水路,他又要沿着自己入京时的路线反向走一遍,顺便派发捎带的书信若干。
当然两次路途的境遇截然不同,进京时的李大人默默无闻,一路无声无息,可出京时的李大人则绝对不会寂寞。
虽然因为时日尚短,没传到名满天下的地步,但好歹也是小名臣了。运河两岸是天下消息最灵通的地区,李估沿途在各驿站登录了名字后,不少地方官都闻风而动,设宴相请。
不寂寞之处还在于,有了细皮nèn肉的程小娘子,长路漫漫的夜间不会太空虚。
南下的第二天,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估兴致勃勃,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将哭哭啼啼的程小娘子破了身,收为第四房小妾。
船停在临清州水驿时,程小娘子趴在船舱小案上偷偷给京城十王府写信汇报道:“近日应酬甚多,其力不如从前,半个时辰都不到”
此时李老爷突然出现在身后,夺下笔管,颇不服气的将半字涂掉改成了叁字。
船只在运河里晃晃悠悠,一直过子淮安府,李估便再次低调起来,也不去驿站登鼻混吃混喝了。
因为过了淮安府,便进入了扬州府辖地。虽然很快就要到达任职地方,但李估不想直接去江都县上任,他打算先回虚江县,然后从家乡出发再去扬州城。
可是沿着运河走,必然要经过扬州,所以李大人才想隐姓埋名悄悄过境,免得惹出麻烦。过任所而不入却先回家,万一被某些不开眼的言官知道了,肯定会拿此弹劾一本,李估虽然不怕,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