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发迹 > 第32部分

第32部分(2 / 2)

“妈的,这也叫境界?亏得你能说!”何贵笑骂道。

“这怎么不叫境界了?就您这胆量,满天下恐怕也找不出几个来!”郑三七竖了竖大拇指,“上下千年,除了那刺杀秦始皇的荆轲,大战长坂坡的赵子龙,我老郑还真不知道谁有您这么大的胆子!”

“狗屁!我那叫情急拼命,说得难听点就叫‘兔子急了’……不对,叫‘狗急了跳’……也不对,妈的,你少拿那姓荆的来比老子,我们不是一路人!还有那赵云,老……老子跟他也不是一路。”何贵突然叫道。

“对对,不是一路人!”见何贵不悦,郑三七急忙附和道,一边不忘自己干了一杯!……聊天嘛,自然得备点儿酒菜。这些东西是何贵出的钱,他郑三七跑腿弄来请客的,买的都是好东西。而且,何贵有伤在身不能喝酒,他自然就不能太客气,那么好的酒,浪费了实在太可惜。

“就知道喝,当心喝死你!”一壶酒被喝去了一大半儿,居然也没见这家伙有什么晕头晕脑的症状。何贵在深深佩服郑三七的酒量的同时,也微微有些郁闷……虽然酒量不行,可他偶尔也是想喝那么一两杯的。可偏偏又有伤在身……唉,人有的时候,还真是不能不郁闷。

就像梁进文那些人,估计现在也正在去黄泉的路上郁闷着吧!

说真的,何贵还挺为梁进文那些人感到可惜的。不过,郑三七说的也不错,梁进文那些人的“境界”不足啊。就像刚才郑三七做的对比,他何贵之所以能活下来,梁进文等人之所以身死,恐怕很重要的原因,就因为是一个闹得够大,一个闹得较小!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祸国殃民,回家过年!自己告到大理寺,告的人不仅官职高,而且还够多!这样蹬鼻子上脸,反倒让乾隆不能随意处置,因为,这案子的处理结果直接就关系到清廷的脸面以及乾隆身为皇帝的脸面。人活一张脸,皇帝跟朝廷的脸,更关系到威信的问题。而他的状子,就是因为直接把案子跟乾隆本人以及清廷几个极为重要的部门联系了起来,再加上他本身确实是十分明显的冤枉,所以,为了不让老百姓说皇帝不公,说官场黑暗,乾隆才会轻拿轻放,他也才得到了一个较好的结果。

可梁进文那伙人呢?告的只是一个县令,而且还是聚众闹事!聚众闹事,以民告官!梁进文这些人不知道他们正好打中了清王朝历代皇帝的软肋。要知道,清廷的皇帝们虽然百般诉说自己是禀承天意占据中原,是中华正统,甚至康熙与乾隆两人还不惜去拜祭明太祖朱元璋,并于祭祀之时自称“臣下”,说什么替老朱家统治中原……不就是怕中原百姓反对自己,想给自己找个正统的名头?可是,他们还是心虚,生怕中原百姓凝聚起来,将人数仅有百万的满人轰出山海关。所以,对于聚众闹事,从来都是严惩不贷!而且,以下犯上啊!刚刚有了他何某人这一出,就接着再来了一次,不严惩的话,传扬开来,那还不闹翻了天?这大清朝的吏治如何,乾隆可不是瞎子,实际情况如何,他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为了维持“太平盛世”的名头,他不愿意承认,也不能承认罢了。所以,梁进文这批人,必须严惩,让其从此以后再也不能闹事!于是,就只有一个杀!

……

“山东的案子结了没有?”

如果那梁进文只是自己一个人去告状的话,虽然那个侍郎会授理案子的可能性很低,但至少,他不会掉脑袋,说不定,除了损失点儿钱财,啥事儿都不会有。可惜啊,他是带了一大帮子人去!结果害人又害己!……为梁进文感到可惜,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何贵吃了一口菜,没再在这方面细想,又朝郑三七问起了另外一件案子。说起来,这乾隆四十二年的事情还真是不少,过完年还没几个月呢,就已经接连出了好几件大案。除了何贵自己闹出来的那一件,以及梁进文等聚众控官这两件“以民告官”的案子之外,还有一件惹了许多人注意。那就是山东巡抚国泰贪贿案!

其实那个国泰贪的钱只有几万两,放到督抚任上,实在是算不上多。可是,这家伙倒霉,正撞到枪口上。乾隆这段时间心情不太好,正打算找些倒霉蛋儿出来,杀杀那些贪官污吏的气焰,让人重新看看皇帝老子的厉害。再加上右都御使刘墉上任伊始,也正要烧上几把带劲儿的大火立立威,所以,两相交集之下,国泰平时又太过嚣张,就被逮住了。

“还没结呢。听说,这一回连于老中堂恐怕也要麻烦……”郑三七拈了一块猪头肉,边嚼边吱唔道。

“于老中堂?于敏中?……怎么连他也牵联上了?”何贵奇道。于敏中可是乾隆朝目前资格最老的军机大臣,连阿桂这种能臣也要排在其后,属于朝臣的领袖级人物,据说很洁身自好的,怎么也会被这一件贪贿案牵联上?难道,这老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明里是人,暗里是鬼?

“没事儿谁敢招惹于老中堂啊?皇上先前不是向山东布政使于易简问过国泰的案子么?那于易简只知道说国泰的好话,结果,现在有人说他说的都是假的,还说他跟国泰是一党,狼狈为奸……于老中堂是于易简的亲哥哥,这事儿当然逃不了干系!”郑三七随口答道,别看他们这些人只是些小人物,可各人有各人的道,有时候消息比某些朝中的大臣还要灵通。

“要避嫌?”何贵问道。

“不,外面传闻,说是有可能要……罢相!”郑三七小声说道。

“罢相?不会吧?……于敏中走了,谁能接任?”何贵连忙问道。

“还能有谁?兵部尚书,福隆安福大人呗!现在,外面都这么说!”郑三七答道。

“福隆安?”那家伙才多大?也就比和竽敲醇杆臧桑空饷茨昵峋偷本蟪迹趺春檬露嫉剿抢细导胰チ耍亢喂笸蝗患溆械愣骋桑「岛愕睦掀攀遣皇钦娴挠兴角榱耍?br />

“哼,老子管你是不是有私情。反正这北京城的好戏是一出接着一出,又不干老子的事。你们狗咬狗,一嘴毛!老子正好趁着清闲看好戏……”

何贵又暗暗想道。他对清廷的官员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好感,才懒得管哪个死哪个活,哪个下去哪个上来,反正,他早晚要离开这里,不如趁着现在的空当,多看几场戏呢。由一国重臣出演的这些好戏,听着看着就是不一样啊。要不,北京城怎么就有那么多闲人,闲着无聊整天去茶馆聊这些呢!

不过,何贵没想到,他所谓的等着看戏,最后等到的,却是他可以离开顺天府大牢的消息,换句话说:等着等着,他就自由了。

……

第二卷:京城沉浮录 第六十五章 真自由了!

更新时间:2008…6…29 19:55:29 本章字数:4299

何贵出狱了。

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初,皇太后钮祜禄氏突感不适,不久,便病入膏肓。乾隆身为孝子,命众太医竭力医治,并亲身侍俸汤药,数昼夜不眠,还不惜放下朝政去庙中替皇太后拜佛。但是,皇太后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情急之下,乾隆下诏,大赦天下,以为皇太后祈福。于是,除了犯有大逆等该杀的重罪的罪犯,大清国各地牢狱之中的囚犯大多得以释放。而何贵的案情说轻不轻,说重却也不重,也在被赦之列。

于是,他就那么一点力不费的出狱了。

很庆幸。不用去新疆受苦了……虽然那地方还有些不错的东西。所以,出狱之后,何贵便想到哪个庙子里上柱香感谢老天爷让那皇太后染了病,从而惠及自己,结果,还没去呢,又听说皇太后终因治疗无效,薨逝于紫禁城慈宁宫中,享年八十六岁,谥: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孝圣宪皇后。

……

“老太太高寿,也不算可怜……”

被刘河东从顺天府大牢里面接出来,何贵又在北京城有名的“千芝堂”药店好生看了看伤,得到医生的确诊,确定只需要好生疗养,便不会留下任何残疾之后,这才让刘河东带自己出来走走……已经养了好些日子的伤了,他现在已经能拄着拐棍儿慢慢地走了。

“是啊,皇上仁孝,对皇太后尊孝以极,她老人家也算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