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这么多年,不管是多么威风的太监,多么有手腕的权臣,荣辱成败全在帝王一言一笔之间,可轮到自己,却是这样的窝囊,控制住御马监的局势之后,他已经是吓了一身冷汗,若不是亲自摆出仪仗去压服,很有可能紫禁城就被御马监兵营那些人封锁,逼着自己下旨清剿了,堂堂的大明居然也要有甘露寺之变,真是忍无可忍。
听见皇帝问出对这些人的处置,这些年一直是呆在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公公自然是受够了窝囊气,忍不住在那里尖声的说道:
“对这些无君无父的乱臣贼子,还有什么慈悲的,各个都该被砍了脑袋,全家发配三千里。”
嘉靖回头冷冷的看了有些激动的小三,感觉到有些失态的公公顿时是低头躬身退了几步,经过这一次的兵变,嘉靖皇帝真正的树立了他的权威,检地案还只能说是糊涂事,但是这次,可真是说明皇帝的隐忍狠辣和威权,这样的人谁敢小视,就算是在他的身边,所有人都是感觉到威压所在。
“万岁,这些年的事情臣并不清楚,却要问陛下几个问题,臣斗胆了?”
“敢问万岁,地方督抚可有变动?”
“你被圈禁之后,除了陕西和湖广,其余地方的督抚都是变换。”
“敢问万岁,这些督抚与朝中诸位阁老尚书是否为一党?”
“自然一党,要不然岂能被这些人推上如此的高位!”
“敢问万岁,这些年,天下的军饷拨放,将校的升迁,可由陛下参与核准过吗?”
“内阁和兵部已经是自办了,那里会到宫中来。”
“敢问万岁,这些年司礼监可曾批红决定国家大策吗?”
“这些酸丁说是阉人干政国家大祸,司礼监已经是多年不理事了。”
话说到这里,不管是嘉靖皇帝还是公公,兵变成功之后的那种喜悦已经是消失不见了,变幻成严肃和颓然。陆炳却是神色肃然的离开椅子,跪在地上,膝行几步,在那里言辞急切的说道:
“万岁,而今天下未必是万岁的天下,今日之事虽然大成,可不过是控制京城一地,前路有若万丈深渊,凶险无比,稍有不慎,陛下与臣等,都要粉身碎骨,万劫不复啊!”
这番话说完,嘉靖皇帝终于是悚然动容,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互搓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干涩着声音问道:
“朕……”
话到一半,却说不下去了。
第五百二十章 京城
次的兵变控制京师的局势,嘉靖皇帝心里面还是颇为与者的公公更是欢欣鼓舞,谁也没有想到真实的情况会是这样,经过陆炳几句问话之后,才发现周围的形势如此的危急。
从前有那夸张的话语,说是在剑刃上走动,形容凶险的境地,嘉靖现在就是感觉如此,原本以来是这次事情之后就是一马平川,谁想到周围却是万丈深渊。
地方上的督抚都是内阁商议之后任命,都是现在这些被圈禁的阁老尚书们的门生故旧,卫所边镇他们的军饷都是兵部勘核发出,虽说都是知道忠君为国,但是谁发给他们钱粮,显然就更有影响力。皇帝突然感觉有些无力,这还是朱家的天下吗?他站起来看着跪在地上的陆炳,半天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好。
陆炳这次也没有五体投地,反倒是镇定精神直视嘉靖皇帝,看着皇帝原本是意气风发的表情慢慢的变得无力,心里面暗叹了一口气,在那里开口说道:
“万岁,小臣这几年不知道外事如何,见识上也未必准确,局势既然已经是到了这个底部,着急是没有用的,且给臣几天时间,臣要理顺一下,把锦衣卫重整起来!”
如此的无奈,嘉靖皇帝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只是开口说道:
“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可以多说了,爱卿你尽快去做,朕这里等着你的消息。”
陆炳在地上山呼万岁礼拜完毕,把礼节做完之后,恭谨的退了下去,虽然整个紫禁城和京城都是陷入了黑暗之中,可是各路的军队还是在紧张的调动,京卫和御马监的很多军官在这个晚上就已经是被撤职查办,大批西军出身的人都是被提拔了起来,在圣旨和兵部的命令下面。没有人敢于抵抗或者疑义。
在周林和邓化手中控制的部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劣势逐渐变成了势均力敌,然后就是压倒性地优势。
被吊出城外的宣旨太监夜里面不知道疲倦的连续跑了许多军营,团营指挥的那些勋贵们对于这等的政治局势一贯是判断的清楚无比,看到太监深夜里面来到军营,很多人立刻就是知道嘉靖皇帝已经是重新控制了京城,虽说是文官把持朝政这几年,不管是边镇还是京师之外的团营,克扣军饷。吃空额。
这样的行为把已经是是千疮百孔的军队搞地破败不堪,更加恶劣的是文官把持军饷,勋贵将官克扣军饷。只有家丁亲兵才能有很好的待遇和装备,甚至连训练都是一样,在正德年间就已经是已经露出地军队私人化的苗头,愈发的厉害了。从前说某地某军都是叫做某某卫,现在却直接是用这军的指挥或者是统兵的将校姓名。叫做某家军,从前江峰地部队被称之为江家军,就是因为江峰对这个军队的完全控制,水泼不进,朝廷和官府根本无法插手,才被叫做江家军。
城外的勋贵们虽然是有野心。可是却也明白,自己的这些实力,在这样的形势下面,只要是皇帝的一纸诏书就可以剥夺,况且他们地家眷和亲族都是在城内居住,想要做什么举动还有许多的顾虑。而且这些勋贵们,都是接着权力的方便经商开办工场,钱赚的好像是流水一样。这才是大头。丢了官位不要紧,能继续发财才是正事。
在太监来到之后,这些掌军之人都没有什么迟疑,都向宣旨的太监表示了臣服的意愿。
在街道上有军兵出现的时候,三江商行里面的人就开始警惕了起来,街道上出现了兵丁,并且多日不见地锦衣卫上街安定人心,说是宵禁,闲杂人等不得出门,这更是说明出现了问题。
任谁都是知道京师肯定是出大事情。但是却因为宵禁无法打听明白和传递消息,上下的人都是着急的好像是热锅上面的蚂蚁。却无计可施。
事情最后的解决却又是简单的出乎意料,在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们无处可去,吃了几年老本之后都只能是放下身份来给商铺和大户人家担任看家护院,这些人好歹算是专业的武人,不管是武艺还是门路上面都不是那些草莽之辈能比。
三江商行也是收容了几位,平日里面都是放在银街的分号那里值守,今日宵禁的时候,却也有锦衣卫地人员在那里大声的宣扬,说是
已经是被皇帝重新启用,散落在民间地各位都是快些衙门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