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轰!”手榴弹的弹体刚触:就炸了。
吴喜等厂家的人这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恰恰相反的是薛兴华带来的彭二叔、副官吴铭、警卫曹大牛等人却是在这个时候才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们这才明白薛兴华手里抓的这玩意有这么大的威力,如果刚才没有扔出去,那后果就……
看着远腾起的烟雾,吴寿喜擦了一把冷汗,白人技术员奇怪地看着薛兴华。
吴寿喜的助手张大了嘴巴,脱口说道:“啊——,扔这么远?”
薛兴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手榴弹的威力应该不错,炸出了一个坑。”
厂家的人已经在壕沟前面四十米左右的地方插了几块试验手榴弹威力的木板。也按照薛兴华的要求做了一个长宽高都是二米的金属箱,里面四周都蒙上了一层猪皮,以检测手榴弹爆炸之后飞溅的弹片或碎块数量。
薛兴华看着他们做了这些试验,基本上都符合他的要求。手榴弹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里面**适量、能及时起爆,它的威力就能达到。手榴弹并不是新发明的,很多国家都有这个武器,只是现在大家没有意识它的重要,在认识上有误区,加上弹体和起爆装置分离,战斗的时候需要士兵临时装配,浪费时间不说还人为地增加了危险系数。而且那时候还没有总结出很好的动作要领,常常在训练中出事故,更不用说在战场上炸死炸伤自己人的事。
其实就是在前世二十一世纪部队手榴弹训练也常有事故发生,很多基层部队识投弹为畏途,很多新兵甚至到了“谈弹色变”的程度,远没有一般读者所想象的简单、轻松。几乎每年都有手榴弹事故的新闻报道出现,也涌现了好多为了保护他人而被手榴弹伤害的英雄。
正因为手榴弹远没有枪支、子弹方便安全,所以各国都将它视为鸡肋,放在一边。前世历史上直到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手榴弹才和重机枪一样开始在战场上真正大显神威,成为步兵的标准配置。
做完这些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后,他们一行人又回到了投弹区。薛兴华要亲自向曹大牛等人传授投弹技巧。这次薛兴华没有带他们进壕沟,而是按照前世所听到的经验,带他们到了一个斜坡上。
在壕沟投弹里看似安全,因为有壕沟掩体保护又有被弹土,实际上对新学投弹的士兵而言很危险,一旦手榴弹没有投出去在壕沟里爆炸,往往造成不可避免的死伤事件。
开始的时候,为了减少大家的恐惧心理,薛兴华拿着手榴弹慢慢拆开,讲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然后说出引线的延迟。并不拉拉环就把手榴弹扔出去以显示手榴弹不会无缘无故爆炸。
等大家有了一点认识后,薛兴华再抓起一颗手榴弹,一边拧底盖一边很牛气地说道:“曹大牛,你们好好看,我现在来给你们做一个标准的投弹示范动作,投弹的动作要领我会边做边讲解,你们注意听。等下你们都要投给我看,动作标准的、投得远投得准的有奖,学不会的有罚。投弹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镇定,不要害怕。出手不要太迟,但也不要太性急。太性急很有可能因失误把它扔在自己脚边。我先演示一下站立投弹,二脚前后分开……”
【感谢订阅】
第一第161章 【官位竞争】
兴华越投越顺手,学有武功的他最远一次竟然将手榴百二十米远的地方,几乎是一般投弹手投掷距离的二倍!让吴寿喜助手心里暗暗叫了一句:我的乖乖,这家伙还是人吗?
看着那家伙的神态,旁边的彭二叔轻蔑地扫了他一眼,心里道:人家一掌能能拍断一张桌子,这段距离算什么?
彭二叔以为力气大就能扔的远,还不知道扔这玩意还需要很多的技巧。当他试着扔的时候,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也只扔到八十多米远,最后还是薛兴华亲自纠正他的动作,逼着他按他的要领来,这才让这位武功高手扔到了一百米之外,没有坠了他的威名。
在薛兴华的保护和监督下,曹大牛他们也轮流上阵,从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适应,甚至都扔上了瘾。吴寿喜又安排人送来了好几箱手榴弹供大家练习。
厂家的人按照薛兴华的动作要领扔了几次手榴弹,真正体会到薛兴华所强调的要领所带来的实际好处后,他们才承认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动作要领不科学,或者说有待改进。也不好意思将他们的要领拿出来献丑了。
直到有的人胳扔肿了,时间又到了吃饭时间,这才尽兴地结束。
吃饭的时间,薛兴华问了寿喜有关原料和产量问题,听说一天只能生产二百四十枚,薛兴华要求他们扩大规模,工厂的重点要转移到这方面,就是耽误了破损枪械的修理也在所不惜。另外,他还要求工厂生产一批没有安装**的手榴弹供练习之用。
吴寿喜很干地答应下来,但也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兴华军拿现钱来采购,价格必须保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二是请薛兴华提供一笔十万两银子的贷款以便采购更多的材料和设备,招收更多的工人。
薛兴华才不久从海里到了巨大收获,现在的他自然不会吝啬,他很是大方地说道:“我知道你这个厂的难处,我们兴华军保证现钱交易,价格保证不让工厂的利润低于百分之十五。而且我给你五十万两银子的低息贷款。只要你的扩产计划得到董事会的批准,我全力支持。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每天的产量不少于一千枚。而且你们对它的改进还要继续进行,引线延迟和木柄质量都要改进。”
吴寿大喜不到薛兴华如此开通。当然,他更想不明白兴华军,应该说是薛兴华,他为什么这么有钱?五十万两白银,这么大的数字,他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
走在回军地路上薛兴华对曹大牛道:“大牛。你投弹地动作很标准。投弹地时候你怕不怕?”
“嘿嘿始有点怕。后来就怕了。”曹大牛不好意思地说道。
“是啊。掌握了要领。知道了它地脾气当然就不怕了。”
“不是。我看师长你都不怕。我们当小兵地更不应该怕。就是它马上爆炸。我也会抓它地。”
薛兴华想不到这家伙这么说知道他是真心话还是拍马屁。不过看他憨厚地样子不象拍马屁之人。
薛兴华说道:“我让你组织一批人几天天天在这里训练投弹。然后再用你们当老师其他士兵投弹。怎么样?”
“我……我当老师?就是当教官吧?”曹大牛有点不敢地说道“我能当教官吗?”
薛兴华笑了一下,以为说出教官他不懂就用了老师这个词,这家伙却自己说了出来。他说道:“你为什么不能当教官?能者为师嘛。我事情太忙,总不能让我天天去教士兵投弹吧?这样,我等下会写一篇文章,里面是投手榴弹的动作要领,你给我用一天一夜的时间背下来,明天下午我来验收。之后,彭二叔就会交给你一连的士兵,你教他们三天,然后从他们中间选三十个投弹优秀排士兵组成一个教练排,天天在工厂的靶场练习。等大家都练出水平后开始教别人。”
“我……”
“听令!”
“是!保证完成任务!”
安排完曹大牛,薛兴华又对彭二叔道:“彭二叔,这事得抓紧。而且还要做好工厂的保密工作,不要让间谍知道我们的具体产量和生产流程。”
“少爷请放心,我会加派人员保护的。”彭二叔认真地回答道。
好事常常是挤在一起排着队来的,手榴弹的事刚落妥当,几天之后在英国的林华又发来报喜电报:他们接收的军舰下水了,他们现在轮流上舰接受英国海军的培训。智利的二百人有一百四十三个愿意留下来加入兴华军海军。
林华还在当地华人的帮助下从欧洲各国招收了八十多名
兵,其中有十二个人接受过正规海军技术培训,特别赵严楚的人在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接受了五年严格的海军培训,他带着三个华人军校同学马、孙维声、兰世欣一起加入了兴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