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编制一完成,没有任何仪式,刘镇江、马奎、关应雄、彭二叔、王岳亭等人就各自带着他们的队伍到深山或南垒河里去训练了。
看着大家干的热火朝天,薛兴华心里知道现在天鹰军的实力并不如外表看的这么强。天鹰军现在有点贪大求全,什么都有但什么都是半桶水。就如一个学武的人,十八般武艺都学了,但样样稀松。不过,薛兴华没办法,现在只能这么做。
薛兴华随田虎带着十一个洋鬼子和二百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扛着火炮、炮弹到一个山头过一过打*炮的瘾。在拆卸、组装火炮的时候,托尼等人手把手地教授火炮各部分的名称,简单地讲述它们的功能,怎么拆开怎么组合,同时让士兵亲自动手。
薛兴华主动当起了翻译,和另外一个翻译一起将托尼等人的话大声翻译给士兵们听。薛兴华还根据自己的理解不时即兴发挥一下,将一些难懂的术语用浅显的话语解释出来。这让那个英军自己带来的正牌翻译很惊讶。
因为又是讲解又是翻译,所以一门炮的拆解、组装需要很多的时间。英军炮兵教官仅仅完成一次示范性动作。
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轻人很好学,教官每拆下一个零件,他们就问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虽然记不住也不懂,但心里都有了一点点印象。特别是他们不怕吃苦,在教官的安排下,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扛着上百斤的钢铁件在崎岖的山路上爬上爬下,以锻炼运输火炮的能力。
几天的示范讲解,士兵们都有了初步的印象,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士兵已经可以说出各个零件的名称,还能进行拆解、组装。于是,英国教官又开始了下一步,将炮兵分组进行理论学习,学得当然是最简单的,也就是告诉他们一些名词:什么叫水平线、什么叫垂直线、什么是角度、还有仰角、抛物线、反冲力、温度、发射药、炸药什么的。
学习一段时间,薛兴华和教官们又把各小组中的学习尖子集中起来进行更高级的培训,告诉他们测距、调整诸元等等。这些人无疑将成为天鹰军今后的炮兵指挥员。
炮兵们都对操作大炮感兴趣,少数人学习理论的热情也很高。当然,当他们兴趣不高、热情不高的时候薛兴华会安排执法队用皮鞭、棍棒,逼着他们高起来。
一天到晚天王洞周围的山顶上都是炮声隆隆。加上连绵不绝的枪声,天王洞这里简直就是每天在发生激烈的战斗。
一段时间之后,薛兴华试探着组织了一次完全由学员自己为主操作的实弹火炮射击比赛。在比赛中,薛兴华发现大家都没有让他失望。当薛兴华让他们自由组合成五人一个小组后,每个小组基本都能顺利地将火炮拆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运到另一处规定的地方进行拼装,然后将炮弹打出去。每个小组都有一到二人能像模像样地使用测距仪、瞄准仪等炮兵工具。只是因为时间关系和原有的知识限制,他们都只是学了一些皮毛。
这已经不错了!薛兴华心里道。
虽然打出去的炮弹着弹点离设定的目标有不小的距离,有的炮弹甚至打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但终究是射了出去。让薛兴华惊讶的是其中一个组打出的炮弹竟然正好命中目标。
薛兴华大惊,当场让这个组再打三炮。结果再次让薛兴华惊喜:他们又有二炮落在目标圈里,另一炮着弹点离目标也不远。
英军教官也很惊喜,和薛兴华一样马上将这个小组的人招过来。得知里面一个叫王胜道的年轻人能熟悉使用观瞄器具,也能熟悉操作调整火炮。
第一第042章 【进步】
薛兴华大喜:想不到一下出现了一个四发三中的“神炮手”!我这个前世就认识火炮、这里也学了不少知识的人还没有这个家伙打得准呢。
他立即下令对这个颇有炮兵天赋的王胜道奖励二十两银子,同时拍板升他为火炮营第七连连长。
每个营有三个连,按猛虎营、猎隼营、火炮营、蛟龙营……这么排下来,火炮营的第一个连序列号是第七连。
炮打得好,真的可以升官发财!
薛兴华的话让所有的人都红了眼,一个个摩拳擦掌地看着薛兴华,心里都发誓下一次一定打出好成绩来。
薛兴华没注意的是,在人群中有一个马脸汉子在悄悄地注意他,不知他心里在想着什么,眼里不时偷偷射出一丝冷冷的光芒。但他掩饰得很好,当大家争先恐后要表现自己的时候,他也随着大家叫嚷着。
受众人情绪的感染,田虎也跃跃欲试,他大嚎一声道:“嗨,我也来几炮试试。”
薛兴华也满怀期待地看着田虎他们操炮。可惜他操炮的水平不行,打出的炮弹着弹点离目标远得很,三发炮弹打出的成绩在各小组中只能算中等而已。
好的要进行奖励,成绩差的当然是被挨揍或者被淘汰。
又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炮兵”基本上明白了什么是抛物线、什么叫仰角、射程与仰角的大致关系就弄得差不多了。至于风速、温度等因素对弹着点的影响,因为实在太高深,没几个人能讲出什么道道来,即使能夸夸其谈地背诵几句教官教给他们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就是教官托尼自己也不是有百分之百地消除那些因素的影响,完全只能由使用者在今后的训练、实战过程中体会和把握。
不但田虎所率领的火炮营进步大,刘镇江的猛虎营、马奎的猎隼营以及彭二叔王岳亭领导的斥候宪兵营也进步不小。在斥候宪兵营里,薛兴华时不时插上一手,和胡长石一起搞什么特种兵培训,选来的都是一些很牛的士兵,不但枪法好、跑得快、会游泳,还要能潜伏能拼杀会侦查。训练的科目很多,也经常被薛兴华要求对他们特殊开餐。
惟一感到无措又惭愧的是关应雄,他率领二百名汉子一天到晚都在水里扑腾。他不知道把自己的士兵训练到一个什么程度才是合格的,虽然不时询问薛兴华,但也得不到什么高招,无非就是选浪大的地方潜水、游泳,在奔腾的小船上射击、搏斗。他天天带着那二百人往水里钻,往船上跑。他总觉得自己和手下的士兵天天玩这些没用的,还拿比普通士兵多的饷银,有点不好意思。唯一安慰的就是薛兴华每次都鼓励他,让他安心练兵就是。因此,关应雄也就只有苦练了,以对得起薛兴华的信任。
士兵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逐步走上了正轨。士兵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经过刻苦的训练和纪律教育,以前土匪身上的那种油里油气不见了,代之以强悍和杀气。
薛兴华也慢慢地解脱出来,日子越来越轻松。他开始和水儿一起练习薛家祖传武功。可能是薛兴华穿越之后身体素质和领悟力优于常人,水儿发现他的武功进步很快。就连见多识广的彭二叔也感到薛兴华武功进展神速,短短的时间里,他的武功水平已经超过了水儿。按彭二叔的估计现在对付七八个普通人是没问题了。当然,与彭二叔比,他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部队进行艰苦训练的时候,薛兴华派出了很多人搜集周围的情报,也派人通知老鹰山的秦洪刚将那里的粮草、财宝、收留的人马包括所有的小孩都带过来。
当秦洪刚到来后,薛兴华利用俘虏的五个洋鬼子专家、二个军火推销商和一个翻译额外办起了二所学校。一所学校用来教育收留的那些孩子们,一所学校则用来教育军官们。
孩子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