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逐渐进入那团水烟中,徐渊只感觉视线大为受到影响。
身体周边到处是白蒙蒙的水气。
这种情形他记忆犹新。第一次来京都的时候,在京都郊区上空的雨云层里,他看到的情形跟这里差不多,都是那种白蒙蒙而且浑身湿湿的感觉。
很快的,手帕妖越升越高,高度超过一百米的时候,他的视线逐渐开始清晰起来。只是,随着视线的清晰,他脸上的惊讶之色也原来越明显,直至最后,变得震撼不已!
只见,万丈峭壁之上,出现了一个不大的山洞,山洞是隐藏在水帘的后面。
我靠,这多像水帘洞!
看到这徐渊忽然感觉它有点像西游记里的水帘洞了。只不过,这个洞看起来有点小,而且隔着水帘他看到青葱一片,似乎在洞口有不少植物堵住了一番。
因为,可以说,如果不是手帕妖这样类似于紧贴着瀑布垂直上升的方式,光站在下面,是不可能发现它的!
徐渊心里有些小小的激动。
男人对洞穴之类的地方会有一种特别的探索欲望。其实,很多社会学家或者道德论者不敢承认一个事实——男人这种对洞穴探索的欲望其根源是来自于骨子里对女性性。器官的好奇心。
当然这只是一种天性,与道德挂钩实在有点偏激。这只是一种人性层面的东西,对于徐渊来说,他只是感到无比的好奇,并且强烈想要进去探索一番。
手帕妖跟他心意相通。这边徐渊刚一萌发进去的念头,那边它已拍打着银翅在需找合适的角度了。
盘旋了几分钟,终于,徐渊瞧见了一个比较好的角度,趴在手帕妖身体上,手指着前方兴奋的喊道:“那里!那里可以进去!”
手帕妖眼睛眨了眨,一个侧身,横切着水面,滑翔进去。
徐渊急忙捂住脑袋。
耳边哗啦一声响,身体仿佛被一个重锤锤了一下似的。他只感觉到四肢一软,噗噗一声,仰面摔在手帕妖身上!
哎呦卧槽!
一秒时间,浑身湿透,还差点没被那股水流的冲力给冲下去,我特么早知道带个雨衣进来!冲进了水帘里之后,徐渊郁闷无比的从手帕妖背上爬了起来,愤怒的骂道。
骂归骂,刚抬起头,他立刻被这个山洞吸引了。
只见,它的洞口大约有三米高,宽度有四五米。而且地形是往外延伸的。
洞口外有一个比较开阔的岩石平台。
平台上面是斜伸向外的四十五度角的岩层,整好把外面的瀑布给挡了起来。
这些岩层看起来恐怕年代久远了,外面的瀑布长年累月的潮湿环境让岩层上生满了一层厚厚的青苔。
青苔之中,偶尔生长着些灰白色的菌类。
除了菌类,青绿的杂草和黄白的野花也占了很大的地方。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在显示着这里是一块被动物遗忘的空间。
手帕妖悬停在山洞的洞外,庞大的体型几乎把空间都占满了。
徐渊站了起来,看着这环境,稍稍思考了下,拍拍大猫头,把手帕妖给收了起来。
踩在厚厚的腐植层上面,鼻中传来一阵阵属于木头的腐朽的臭味。稍走两步,脚下那种咯吱咯吱的声音,犹如踩在一团烂棉花上,听起来很恕?br />
他掩住口鼻,好奇的打量起眼前的洞门来。
洞口长满了绿色植物。
看着这些植物,徐渊心头有些发憷。
只见它们类似于芭蕉,但是个头一个大的离谱——居然有三米左右!光是根茎就有人的大腿那么粗,而且正好把洞口给堵得差不多!
粗大的根茎上一圈一圈的枯黄色纤维层包的严严实实,从上到下,呈现出一种螺纹状,看上去有一种木人桩绕上麻绳的感觉。
这样的植物基本上把洞口给堵死了,可是中间的缝隙一个人进去还是可以的。这也是他收了手帕妖的原因。
他看了半晌,猫着腰,小心翼翼的朝里面走去。
进去之后,光线没有他想象中的暗淡,那些芭蕉的缝隙中透进来的光已经足够让他看清了。
刚进去看见的第一眼,徐渊有些小小的失望:这是一个不算大的洞穴。进了几步就到了底。
事实上,它不像是洞穴,更像是一个有人居住过的石室——
十多个平方的面积。四四方方的造型。
石室内有石桌、石椅,还有一个一米高的石台。石台上一个打坐用的蒲团。
除此之外,就是蒲团旁边的一个小石盒。
估计是年代久远,这些物件上落满了厚厚一层灰。
地面的岩层比外面要干燥,但是也是落满灰尘。
徐渊发现自己做过的路上居然一个个脚印,可见灰尘的厚度了!
“我靠,难道真有人在这里住过?难道是……白石?”
他有点匪夷所思。
说到底,这只是一个储物的法宝。尼玛,既然是储物法宝,里面再漂亮风景再好,它终究是用来储物的,谁会傻缺到自己跑进来长住?
要知道,即使是呆在这个空间一会也要考虑一下后果——肉身神马的可留在外面呢!这万一要是玩大了,外面的肉身出了意外,那尼玛就蛋碎了!
望着这俨然一副生活起居的场景,徐渊有点吃不准了。山河乾坤袋他知道的就俩主人,一个就是二十三代妖王白石,一个就是他师父二十二代妖王九瞳。
如果真有人住在这,肯定是两代妖王中的一个。
带着惊疑不定的想法,他仔细把这石室给观察了一遍,然后摸着下巴慢慢朝那个蒲团走去。
吸引他的不是蒲团,而是旁边的那个石匣!
蒲团是打坐参禅用的,有蒲团的存在,就必有随身常看的经卷的存在。
不用说,如果此处真是两代妖王任何一个居住过,那么无疑,那个石匣就是盛放经卷的地方!
第一百五十六章 探索乾坤袋(4)
经纶。
经为诸子百家经典,纶为整理丝线成绳。合在一起便是将诸子学说融为一体学以致用整治国家的意思。
所以,人们常用“满腹经纶”来形容那些大才之人。
古人常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便是对经纶二字的最好诠释。
正因为这种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所以,不光对文人来说“经纶”影响了他们一生,甚至,自古修道之人也多受影响。
很多修道界的先贤前辈们喜欢独凿一室,宅在室内,研究经卷,一宅就是几十年,而后破关而出,一举成为震撼一方的大能!
这便是受到了文人仕子们那种经纶思想的影响。
眼下,徐渊看到的这个石室就是那种典型的大能们隐居的地方!
所以,除非被人为带走,否则,此地必有经卷!
徐渊慢慢走到石匣旁边,心中充满了激动和不安。
激动的是如果有经卷,那么无疑,就在这个石匣中。不安的是,他担心经卷被这里的主人给带走了。如果真被带走了,那么他的一番激动不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石室中还算安静。但是外面轰然的瀑布声多少还是传进来一些,给这里增添了一丝自然的声音。
腐朽的味道一直萦绕在他鼻尖。再加上那种淡淡的有些呛人的灰尘味道,即便他已经捏住了鼻子,却仍旧感到一丝的不爽。
走进了石匣,慢慢抹去上面的灰尘,发现它的表面镂刻着一层精美的浮雕。浮雕的内容看的不是很分明,也不知历经了多少的岁月,那凹凸的石质已经风化了。
犹豫了半晌,他还是摸索起开关来。
片刻,摸到侧面暗格里的一个石头疙瘩,似乎隐隐有活动的迹象。
于是他便用力往下一摁,只听,咔擦一声,机簧的声音传来。随即,石匣的盖子慢慢升起,接着分为两瓣,露出里面的真容!
看到里面东西的瞬间,徐渊的心猛的抽了一下!
惊喜!激动!难以形容!
只见一卷黄旧的经卷安静的躺在里面,一层灰尘在上面沉睡,而它本身,繁杂而晦涩的文字露出惊艳一角,宛如历史封尘下的一段传奇,不屑于展露于最光鲜的天下人的视野,而选择了偏于一隅,安静的躺在这样异度空间的一个小石匣里!
这是什么经卷?会不会是二十二代或者二十三代最赖以成名的绝世功法?
想到这,激动的手舞足蹈的徐渊颤巍巍的伸出双手,像迎接一位高贵的前朝公主似的慢慢把那卷黄旧的经卷给捧了出来!
拿在手里,他瞪大了眼睛,颤抖着慢慢解开了经卷上的书扎。
随着经卷慢慢的扩大,他的瞳孔急剧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