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学之道 > 第125部分

第125部分(2 / 2)

舒夜在里面梳妆得差不多了,知道自己该出来,打开门,说道:“好啊,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说着,冲林晓一笑。

林晓脸露出无奈的表情,新年第一天,被一群陌生人堵在家里,多少有些不爽。

林晓说道:“饿了吧?等下就开饭!”

董琪一看出来一位气质绝好的美女,心中一动,问道:“林晓,你也不介绍一下?”

还没等林晓没说话,舒夜抢先说道:“你好,你是董琪小姐吧,我特爱看你主持的节目,我叫舒夜,是林晓的表妹,想考骄海大学的研究生,这里离骄海大学近,就暂时住在表哥这了。”

两个女人一握手,林晓鼻尖开始冒汗了。

董琪冲林晓说道:“林晓,你表妹可真漂亮。”

林晓顿觉头大,还好,采访很快开始。

看来,董琪事先是做过比较详细的准备工作的,她先是打量一下客厅四周,说道:“林晓,据我所知,你在骄海并没有房子,一直是租房子住,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林晓正襟危坐,娓娓从自己愿意始终是个城市流浪者讲起。

讲完之后,董琪说道:“林总,你的想法很独特,但我个人并不这么看。”

“哦?那你怎么看?”林晓有些奇怪。

董琪偏着头说道:“你说愿意始终作为一个城市无房者,只有这样,才能真切体会到那些城市无房者的渴望与焦虑,但我想,你是体会不到的,因为你经济实力摆在那,虽然是租房,但居住条件还算不错,而且不用担心被人赶出去,不用担心下一秒不知道流落在城市哪一个角落里,所以,你不可能产生改变居住环境的强烈期望和焦虑的心情。以我的理解,你这种人,对于房子的理解不仅仅是房子,更主要的,还是一个家的感念,当你个人的感情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没有找到另外一半的时候,你是不会想到会买房的,如果是两个人,那么在两个人都喜欢的城市买一套喜欢的房子,或者一幢喜欢的别墅,两个人亲手来置办这个温暖的家,我想着才是你没有买房的原因,因为即使买了房,你也一样没有归宿感,现在,林晓,谈谈你个人的感情经历吧。”

林晓不得不认为这位金牌主持非浪得虚名,分析起来丝丝入扣,她这么一说,林晓心里还真同意她的看法,而且董琪话题突然一转,让林晓谈私秘的感情问题,可见其采访功底。

林晓笑道:“我个人感情问题没什么好谈的,还是多谈一谈我个人的英雄事迹吧。”

董琪笑了,知道林晓在扯皮,说道:“我们想让我们的英雄更人性化一些,这是我们拍这个短片的宗旨。”

林晓说道:“要人性化,啊,说实在,当初我骑自行车跳过天沟的时候其实心里真得很害怕,只是硬撑着而已。”林晓不是这么好相与,玩起了太极。

董琪说道:“你是个感情丰富的问题,不可能不在个人感情问题上发生一些故事,这个我们很感兴趣。”

这个董琪还真是不依不饶,不管林晓怎么东说西扯就是不离她的主题。

林晓无奈地说道:“其实没什么,和许多人一样,有过初恋,这些年忙过来,都在为自己事业,个人问题也就一直没去考虑。”

董琪说道:“那就说说你的初恋吧。”

林晓心中大喊受不了,嘴里依然轻描淡写地说道:“女友后来考上大学,然后我主动和她分手。”

“就这么简单?!”

“是啊,就这么简单。”

董琪在林晓眼中看到一抹一闪而过的痛苦和哀伤,很快,林晓就恢复正常。以董琪的经验,这个话题谈到这为止无法再深入了。董琪很快转到下一个话题。

在林晓与董琪谈话之际,舒夜已在厨房偷吃了一通,她再喝了一碗八宝稀饭,肚子感觉舒服了许多,转身出了厨房走到客厅,看到林晓头一回被记者逼问的窘样,心头觉得好笑,再看董琪看林晓眼神,舒夜没来由的有了一分恼意。

舒夜走了过去。

董琪看舒夜走过来,说道:“舒夜,你是林晓表妹,说说看,林晓小时候的故事。”

舒夜坐了下来,说道:“要我说也行,不过这一段要掐掉,我老爸可不喜欢我上电视。”

“好的,我们只是随便聊一聊的,放心,要上电视之前我们会给你们看样带,要经过你们的同意。”

舒夜白了坐在旁边的林晓一眼,说道:“林晓啊,他小时可调皮了……”

第六十五章 感动中国 (上)

林晓自接受董琪的采访后,属于个人的时间一下子没了。

苏晴苏总要林晓放下手头上所有有关公司的工作,全力配合央视;骄海大学宣传处和学生处的领导同志则找到林晓,要林晓放心,专心去北京上节目,考试的事,没问题,下个学期再补也行。

董琪跟着林晓拍了三天,短片所需要的素材都有了。舒夜早在拍摄的第二天就借口溜走了,她的理由是不妨碍拍摄工作的正常进行,且轰轰烈烈的研究生考试临近,决定搬到骄海大学学生宿舍去住,而实质上,舒夜去了南京。

林晓和舒夜的浪漫元旦计划,自此彻底破产。

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都是事业型的人,忙碌之余,两个人通通电话,互述一下一天的工作与心情诸如此类的。

就拍短片而言,董琪其实用不着跟林晓拍三天的。

晚会时每个人只准备了一分钟的短片,董琪其实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多了解一下迷一样的男人,她可早在上期做节目就“盯”上了林晓,说实话,他这样男人存在当今社会,实在是一个异数。

董琪的这二十多年的人生路走来,可谓顺风顺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北广,到中央电视台,几没遇到过什么沟沟坎坎,其实,在董琪心里,特渴望挑战,渴望激情,她最希望做的是战地记者,然而她的“请战”一次次被台里领导驳回。聊以慰藉的是,她主持的节目可以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生道路,给了董琪一种间接的体验和感受,使得她的人生经历也变相充实起来,现在,她已经习惯并满意这个岗位,每一个人只有一个人生,而她,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精彩的人生,这也许就是作为一个电视其努力工作所得的工资之外的回报吧。

短片剪接完之后,董琪准备收队,这个时候,林晓提出要跟她一同返京,这让董琪多少有些感觉高兴。与林晓这样的男人相处,如沐春风啊,当然,这并不代表着董琪就对林晓有什么想法,作为一个职业的电视人和主持人,各式各样的人在他们眼里,往往只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也许在做节目的时候,他们会很和对象产生一些情感共鸣,但节目一做完,他们依然是他们,是清醒而客观的旁观者。

林晓之所以提前去北京,是想到北京拜访一些知名人士,包括经济学家以政府的研究人员,还有一些就是作家和演艺人士,林晓大致列了一个名单,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出自农村,现在还关心着农村,而且对农村有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声音反映一个群体的声音,应该把它们集中起来。

林晓想就农村发展方面的问题咨询一下这些人,顺便从中确定未来横山新农村论坛的邀请对象。李大哥已经给他打电话,说他们关于新农村论坛筹划草案得到省委有关领导认同与支持,领导希望他们把一些具体问题再落实一下,并指示要开就热热闹闹地开,要全面促进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讨论。

林晓知道董琪的父亲是国内北方经济学界的泰斗人物,他提出与董琪一同上京,实在也是有他的小算盘的。

在上京的路上,林晓向董琪坦言了他们腾龙作为企业准备和横山市政府联合办全国新农村建设论坛的想法。

林晓讲得非常详细,而有着高度新闻敏感度的董琪立时感到其中的兴奋点,表示高度的兴趣,当她听到林晓希望她能引荐给她父亲的时候,她满口答应了。

北京林晓来的次数不多,腾龙的主要业务在南方,只是业内一些峰会林晓来过几次。

北方的风犹如薄薄的刀,让人一下火车就能感觉到,北京的房地产价格依然在强悍的上涨,但在林晓看来,冬天毕竟是冬天,萧条的迹象已经初显。

在董琪的帮助下,林晓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多名专家学者。林晓与他们交谈甚欢,做理论研究工作的和做商海实践的实现了一次良性的碰撞与交流,林晓向他们发出到横山参加研讨的意向,大多数人表示有时间一定参加。

林晓在北京转了一周,他的外交工作算是圆满完成。他马上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向李大哥汇报。李向南非常高兴,说市里也在加紧工作,并在电话里口头上承诺腾龙在温泉开发的会所将成为政府专门高级接待处。有了李大哥的承诺,林晓放心了,交?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