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学之道 > 第87部分

第87部分(2 / 2)

林晓清了一下嗓音,说道:“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新农村建设运动,希望大家就这个话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林晓作为主持人讲完后看到有人举手,他把该同学叫上台,然后退到旁边准备好的座位上听他发言。

就这样一个上来发言大概五六来分钟,然后台下针对发言者进行提问或发表自己不同观点,最后则由林晓总结,气氛还是相当不错。

第三个发言者引起林晓注意,这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皮肤白皙的小伙子。

他上来首先说道:“大家好,我是三农社的社长,我们三农社就是研究三农问题一个群体,今天听说这里有一个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讨论,所以,就不请自来了。”

林晓没想到大学社团里还有专门研究三农问题的,既感到有些意外又有些欣喜。

小伙子继续说道:“这样的讨论活动很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国家根本问题,我们大学生,不管是什么专业,以后从事何等职业,都要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下面,我想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谈我几点想法。”

这个三农社的社长滔滔不绝谈了二十分钟,引发现场热烈的讨论。林晓在旁记录着,这个小伙子确实道出目下新农村建设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他抛出“农业肯定是要继续存在的,但农村还会不会存在?”这样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引起了林晓的深思。

讨论结束后,林晓上台总结发言:“刚才社长同志说得非常好,我先总结一下,然后就一些问题也谈谈我的看法。社长的观点大致三个方面:第一,农民肯定是越来越少的,也就是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第二,农业要逐渐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第三,承载着农民及农业的农村必然会有重大从面貌到精神内核的变化,村一级的单位会渐渐消失而变成乡镇。我想,在这样一个预景下,我们现在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就应该具有着眼未来的设计,确定中心乡镇地位,村村不仅通路,不仅是通自来水,以及修建卫生设施、村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打破乡村的闭塞,输送现代科技知识,改造乡风,改造一些不好的旧习,比如说赌博等等。”

林晓简单地谈了一下他的看法,讨论接着继续下去。

在这样一个热烈的场面中,林晓开始思索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当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工业文明一些不好的东西是不是会有不好的影响?当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是不是使得农村走一条简单模仿城市的道路?

林晓想得不够成熟,所以没有说出来讨论,但他清楚感觉到在腾龙要介入新农村建设运动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那就是要有选择地保留具农业文明特色的东西。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的房屋建设是往往是标准式的洋楼,几达到地级城市复式楼的水平甚至别墅;在一般的乡镇往往是中间一条国道穿过,国道两旁林立着毫无特色的砖瓦楼房,难道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成这个模样?

事实上,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各地民居极具特色,在刻意挖掘这种传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理念,预留现代化设备的空间,不是更好吗?

显然,这里面暗合着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继承传统优良特色,再如何把这传统优良的东西与现代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的挖掘、继承、保留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总结,而在迅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在人们来不及对旧的进行整理的时候,那么索性大型推土机推开去,推得一切荡然无存。漫长的农业文明中所结出的果子,就必然要被工业文明所彻底地代替吗?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与城里人一样,那还是农民吗?

许多农村出身的学子就是要走出农村,不再做农民是他们学习的巨大动力。可是,城市文明让人崇拜的是科技,崇拜的是钢铁,是金钱,城市中人渐渐希都养成用最实际最功利的态度、方式处理工作、生活中的事的时候,这个人类社会还有希望吗?

林晓心里隐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农业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农业文明不一定就意味着愚昧,意味着落后,农业文明使人崇拜的是土地,是自然,虽然过去敬畏而近乎迷信,然而林晓认为对自然敬畏态度,是应该是人类一直应该持有的态度,从这一点上说,农业文明是人类社会根上的文明。

对于目前冯村的再造,从某一种角度来说,就寄托了林晓对未来发展的一个展望,这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实验,而这个命题显然不是林晓个人所能解决的,而是像林晓一样的一群人一代人的努力才可能解决的。这样一想的时候,林晓迫切地希望姚卫就在身边,两个人真是可以好好探讨一下。

是啊,林晓已经获知姚雪的病终于开始全面好转了,这可真是个好消息。虽然事过境迁,林晓有时候还会想起姚雪,想起这个爱得冲动的姑娘。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人路标,一旦走过去,就成了记忆,林晓相信经过生死考验的姚雪对于人生,对于爱情会有更深刻的看法,他也就是姚雪记忆中一个平面的影子。

七月一日,林晓他们如约出发了。虽然新路村的施工在不分日夜的进行,但林晓已经完全放心了,可敬的楚大姐每天可能就合眼三、四个小时,其他全部的时间都扑在工地上了,林晓为腾龙的每一个员工骄傲和充满信心。

事业,什么是事业?事业就是能让你抵抗外界的诱惑不动摇即使再苦再累都愿意去做的,因为事业的回报它不仅仅金钱那么简单,是荣誉,是责任,是情感,腾龙的成功就是有这么一大批有着强烈事业感的人聚集在一起。与他们相比,林晓个人所遭受的一些苦难其实并不算什么。

第五卷 我为爱情疯狂 第四章 再向冯村行

离开冯村时,林晓想自己大概再也不会回到这个村落了,冯村,也将成为自己生命旅程中带有无比奇异色彩的记忆。林晓没想到是,仅仅是一年之后,他就要率领着一队人马重新回到冯村!

再向冯村行,这令林晓怎能不激动?

老大难得的激动情绪,老大极富诗意的描述,一个桃源般的村落或清晰,或朦胧地出现在五人脑海里。他们加工着老大的言语,配上各自的想象力,套上过去曾见过的各种美丽印象痕迹,一个个独特的“冯村”形象出现在他们心头,一种立时前往的冲动,不可遏止地产生。

而在五人中,最心神往之、最急切的是杜笑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何等的意境?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何等的美景?

杜笑白几乎能对《桃花源记》倒背如流。

杜笑白是个崇尚简单生活,远离繁杂物质的人,他认为只有在充满诗意的环境下,才可能产生伟大而浪漫的诗歌,而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市堡垒里,是不会产生伟大诗歌的,有的只是人类真切的癫狂与呻吟罢了。

林晓给队员们布置了“备课”任务,穆琴他们深感该任务的伟大和有趣。本来,大凡“伟大”很少和“有趣”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去一个从没向世人展现过其“绝世”面容的古村,这实在是件非常有趣的事,而他们此去还肩负着传播现代文明的“使命”,因此着实称得上有些伟大。

他们准备了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他们除了吃和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图书馆里。查资料,遴选现代知识,备课,一起讨论。实际上,他们讲授的现代知识并不多,但必须是现代社会生存所必不少的知识,而且要能粗略描绘现代社会全貌的,这就非常有难度。因为,在林晓的描述中,那村里的人与外界千年隔绝,绝大多人不知今朝是何代,这要求他们能站在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