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远征军 > 第74部分

第74部分(2 / 2)

“陛下,番人窥我大唐重宝,其心当诛,臣认为,当驱逐其使团,永绝其朝贡之路!”

还真够狠的,一句话没说完已经要把人家赶出去了,好笑的看着自己这些棉纺织行会盟友,李捷连忙笑着摆手替窘迫的禄东赞解围道:“住口住口,像什么话,还有我大唐天朝上国风范吗?几位大人慎言,勿要被使臣们看了笑话!”

这话一出,别说周围加入棉纺织行会的那些大臣了,就连龙庭上李世民都愣了,他可是太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别说为了什么面子,你就算拿刀逼着他,有钱可赚的秘密他也不会轻易吐口。

禄东赞也是惊奇了一下,旋即他心头却是一沉。

果然,李捷还是那个李捷,摇头晃脑他就开始叙述起来。

“首先,需要棉桃,需要新鲜的棉桃,这点大相应该知道,然后就是榨子,将那些杂物去除,接着纺成纤维,这就可以拿来织布了,当然,也可以直接用来填充棉被,这样就没有纺成线后织出来的布匹那样轻柔,不过对于吐蕃来讲,应该是可以将就吧?”

“这就完了?”禄东赞瞪圆了眼睛,李捷这不跟放屁一样吗,他也知道要去子,也要纺线,唯一不知道的就是李捷怎么去子纺线的,这方面李捷却屁话都没说一句,怎么不让吐蕃大相郁闷。

“对了,大相不说,本王还差点忘了。”一拍大腿,李捷认真的说道:“还有就是,棉桃里的面子可千万要挑干净了!不然不保暖的!”

脑门上青筋直跳,禄东赞强忍着打人的冲动,很艰难挤出来一个比刚才还要难看的笑容说道:“那,殿下,怎么去籽,怎么让棉桃松软的啊?”

“用手撕啊!”李捷看白痴一般眼神把脑袋转了过来,看着禄东赞手指头都气的直哆嗦,李捷又怕气不死他一样,扭身对那头龟兹也不疏勒来的卷胡子新疆羊肉串问道:“这位使臣,你们西域是不也是这种方法,还是还有些更先进招数?”

“没有没有!”浓郁的新疆味汉语,卷胡子羊肉串赶忙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一般,开玩笑,本来就不占优势了,技术怎么能再说出去?了然的点了点头,李捷很遗憾的一摊手说道:“不好意思大相,他也没有更先进的招数。”

“如此,如此……”嘴皮子都直哆嗦,眼睛直发红,禄东赞艰难的保持了风度“笑”道:“如此,就多谢朔王殿下了。”

“朔王殿下你分明在说慌!”好不容易这事儿就这么接过了,一大堆文武百官都松了口气的同时,忽然又是一个声音在身后想起,当即把上百号臣僚的怒然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其中还包括李世民。

面对如此多的冷然目光,出声的那个红袍愣头青却依旧那么傻乎乎没看到一般,强扭着脖子叫道:“朔王殿下,棉纺织行会中分明整日机械隆隆,每月还有大量打磨好的木料运入,殿下这分明是在说谎啊,太有失我大国风度了。”

虽然红袍愣头青大义凛然的说着,他的眼神不经意间却飘向了一头,李捷也是眼神斜光望去,眼角中,锦绣绿袍的大肚子却出现在了他眼帘,当即,怒火在李捷心头熊熊燃起,一肚子气,李捷直接恶狠狠地抬起手戟指道:“子不语奇**巧技,你这分明是污蔑,你知道污蔑一个亲王是何等罪名吗?”

“来人,把这个狂妄乱言,胆敢污蔑皇家清誉的无知狂徒拖出去!”同样暴怒中,李世民也是大嚷着狠狠摔起了袖子,连大理寺定罪都不用了,十来个千牛卫立刻轰然应诺,拖小鸡一般拖着那个愣头青转身向外走去。

“陛下,臣冤枉,陛下可差人明察,长安郊外,呜呜,呜呜呜~”被拖着走,红袍老愣头青尚且喊叫个没完,千牛卫却很有眼色随便找了块破布塞进了老愣头青嘴里,拎着扑腾个没完的也不知道哪里五品大员很快消失在了太极宫中。

嘿嘿,我的好四哥,这次小弟记下了!斜眼中看着李泰难看的脸色,李捷心头阵阵发狠。

第117章 。吐蕃能被欺负?

冷眼打量着李泰,李捷除了记恨,对于政治却有了更深一层认识,这就是政治,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盟友,也能在背后扎你一刀。

李捷的思虑中,这一段事情随着炮灰倒霉鬼五品官消失在太极宫中而告了一段落,似乎没想起来招李捷上殿议事这回事了,李世民很是平静的低头威严对禄东赞说道:“让禄卿见笑了。”

“陛下无妨,哪怕吾主宫中,亦是有这种奸邪小人需要去剔除,陛下今日识别一奸邪,倒是可喜可贺。”禄东赞恭敬地一弯腰答道,真不愧是政治人物,刚刚那个炮灰可是帮他说话,一眨眼禄东赞就可以脸不红心不跳斥其为奸邪。

不过这一句的效果真是不错,李世民原本紧绷的龙颜当即开了怀,其余朝廷重臣也是脸色好看了不少,只有魏王李泰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些。

“此乃我家国主呈给天可汗陛下的国书!”禄东赞再次恭敬地鞠躬从怀里递上国书,不愧在长安跑了六七次的人物,禄东赞的国书完全是汉语书写,尤其是完全合乎华夏国书格式,每一字每一言都让人看的舒服。

刚刚李世民就已经找回了个大面子,再端详这样一份国书,当场心情愉悦的当场阅读起来,不过随着阅读的进行,李世民的眉头却渐渐挑了起来,好半天,这才撂下国书,身体前探颇有些为难的问道:“贵国主想要重新在大唐娶聘公主?”

“陛下不可!”没等禄东赞回答,已经有大唐官员越众而出,居然还是个紫袍官员,虽然仅仅是九卿中实权最靠后的宗正卿,依旧够很大的发言权,尤其是宗正卿地位超然,陇西李氏的老人,就连李世民都不能等闲视之。

“哦,李老如何有此一说?”李世民当即感兴趣的更加探身向前,宗正卿老大人立刻腰杆一直,笏板拿捏得也更加有力,声音洪亮如钟,一点儿也不像七八十的老头子。

“启禀陛下,万万不可答应吐蕃这一无理要求!”

“我陇西李氏,颛顼帝之后,皋陶之苗裔,更为仙师老子之血脉,历代门第高耸,如今更是得天下气数之眷顾,宗室贵女,许之吐蕃蛮夷已是天大恩赐,吐蕃无德,守不住公主殿下,岂敢在此奢求陛下崔青,那样的话置我天家颜面于何地?”

这话说的在理,总不能说我闺女嫁给你,你没守住让强盗抢去了,回头再管我要闺女吧?不过政治上永远不能看表面,宗正卿这一言辞力争立刻让李捷皱起了眉头。

宗正卿,毂城王李先之,可是历来都偏向于太子的!吐蕃人不是与太子沆瀣一气勾结一起吗?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欲擒故纵?一肚子疑惑,站在朝班一角,李捷当即提高了警惕,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出班大臣更加令他震惊。

“臣附议,天家血脉高贵无匹,蒙落胡尘已经为百姓所叹,岂可一而再再而三,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臣请当拒!”

白须飘飘,紫服翩翩,风度依然,不是国子监祭酒,太子右庶子孔颖达还是那个,如果说刚刚宗正卿仅仅是个重量级信号的话,这位可以算得上一锤定音了,朝臣也是有威望的,如果说驳这两位的威望来欲擒故纵,那太子就赔透了,也犯不着。

这样看,太子分明是和吐蕃闹翻了!莫非,就因为被我撞破,禄东赞心虚了?看着正气凛然的孔颖达,李捷心头不断思虑着。

来之前武媚娘就说过,凡是太子反对的,必然是魏王拥护的,这两位刚说完,武安郡公,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立马站了出来,沉声拱手说道:"臣不敢苟同!"

"吐蕃乃帝国西南屏障,地理位置重要,国险民多坚韧果敢,乃吾大唐重要属国之一,吐蕃国主更是对我大唐甚是恭谦,执理周到,岂能因小小的一个门户之见就坏我属国之心?"

薛万彻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孔颖达却立刻暴怒的回身驳斥道:“吐蕃国主已尚我大唐文成公主,岂有公主再嫁之理,丢失公主,何不奋起雄兵夺回,反而之我大唐厚颜再求,如若再答应,岂不是让让吾皇为天下所取笑?”

这话绝对够重,天家威严高于一切,薛万彻也?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