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公主总觉着黄俊明的话中有那么一个坑。
“哼!出轨的都不是好人!”千金公主赌气般的说道。
“我说公主,您这大早上的跑到我这天仙宫,不是就来问贫道这出轨不出轨的问题吧?”黄俊明突然很正经的说道。
说道这一点,千金公主的表情有些微变,稍显扭捏的说道:“二哥说,父皇最近身体不好,让我回宫多陪陪父皇。”
黄俊明听了这话,在心底大骂李世民,丫,这货半年前不就说他爹身体不好,对这帮儿女诸多想念,想让千金公主回宫嘛?怎么这都过了半年了。千金公主这才想着回去?不知道是李世民办事效率低下呢?还是现在当皇上的李老二办事效率低下呢?
虽然这么想,但黄俊明还是说d道:“回去也好,太上皇的确需要人陪陪,否则的话,恐怕撑不了几年了。”
“什么?!”千金公主听到黄俊明的话有些惊异。对于黄俊明的预言,整个大唐,尤其是皇家就没有不信的,如今有听到自己老爹的寿限,怎么不让她心焦?“黄俊明!你信不信我告诉二哥,说你诅咒太上皇,让二哥把你拉到菜市口砍了!?”
“其实,我觉得,公主,你也在贫道这山脚下住了这么长时间了。是该回去看看太上皇了。再怎么说,还在长安的太上皇的子女除了那两个尚在襁褓中的,也只有你和陛下两人了。之于陛下,你也应该了解。从那事之后,太上皇肯定是和陛下有些隔阂的。所以这个时候,太上皇的身边最需要的是你!”黄俊明难得和千金公主心平气和的说句话。不过听起来,却是那么回事。
“只是,你刚才说的,父皇没几年了是什么意思?”千金公主的话音稍稍有些颤抖。虽然说在几年以前对自己的老爹,大唐的太上皇李渊同志还是有那么一丝怨恨的,可是时间过了这么久,毕竟那也是自己的老爹,亲情总能掩盖住很多东西。
“你觉得呢?”黄俊明并没有给千金公主一个肯定的答案,不过此话一出,其含义,不言而喻。
“那。。。。那。。。我该怎么办?”千金公主到底在思想上面还是个女孩子,遇到一点大事,就乱了方寸。
“回去吧,太上皇的病在于心病,如果你能祛除或者是缓解太上皇的心病的话,那贫道方才说的话就不算数了。”黄俊明是知道李渊的死因的,对于这一点可是绝对的敢打包票。
“可是。。。。”千金公主的言语有些诺诺。
“没有什么可是的,回去吧。”黄俊明转身摆出了个不送的肢体语言,继续说道:“两年前,你来到此山脚下,建立起你自己的道观。而现在你必须暂时放弃掉你在这两年所接触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因为无论是谁,终会有一天会被时间磨去所有的脾气,磨平所有的棱角。然后找一个下坡,自己滚下去。。。。”
“你!”
“下山吧!”黄俊明最后劝阻道……
唐发兵攻梁师都
贞观二年(六二八)四月,契丹酋长带领部众降唐。颉利派使来唐请求用梁师都换契丹,唐太宗拒绝。太宗知道突厥国政混乱,无力庇护梁师都,便下敕招降梁师都,梁师都不肯。太宗便派遣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设法使梁师都投降。刘旻等多次派遣小股骑兵践踏梁师都的庄稼,并且派人到梁师都身边施行反间计,使梁师都君臣相猜,许多人降唐。梁师都的名将李正宝等策谋擒师都,事泄,正宝等被迫降唐。刘旻看到时机已到,向太宗请兵,太宗即遣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前去攻师都,又派刘旻据守朔方东城进逼梁师都。师都先被刘兰成击败;突厥前来营救,又被柴绍击败,马上进围朔方。城中粮尽,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死师都,以朔方降唐。唐以朔方置夏州。!~!
272 大雁塔等燕归来。
272大雁塔等燕归来。
自古以来,人说送别,无外乎灞桥相送,十里长亭,渭水柳色,浊酒三杯。或许也是巧了,在这贞观年的三月,灞桥、长亭、柳枝、浊酒。一应俱全,将行的人方才去了太极宫,向李世民这个帝王所求通关文碟。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从皇宫中出来了。正向着这个方向赶来。
等在渭水长亭的人并不少,黄俊明这个当师尊的算一个,金蝉子的师兄弟除了万冥子风君子之外都在了。晓露这个金蝉子未来的道侣正和殷崤站在一起。除了黄俊明带的这一干道人,一袭儒袍的殷崤算是比较惹眼的了。不过在这其中更有两人比之殷崤更抓人眼球。
慧原和尚算是和金蝉子在藏经阁的顶楼上一起度过了一年的时间,这关系自然不必多说。另一个和尚却是殷崤带来的,黄俊明头一次知道,原来金蝉子家中竟然是兄弟三人,老大自然是子承父业,这儒家经典论语、尚书、礼记什么的相当的熟稔,早在去年便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外放做县令去了。
老二,却被崇信佛教的陈老爹送进了和尚庙,很早的时候便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号长捷。如今在佛家式微的状况下还能被民众尊称一声“长捷法师”,其人的佛法实力可见一斑。
不过今日这长捷法师的脸色兵不算好,自己这弟弟离佛归道这一点他并不忌讳,甚至还有些鼓励的意味。毕竟这一家之中,儒道佛三门皆入不也是一个值得自豪的事情么?再者如今道家声望如日中天,金蝉子又是师从天仙下凡的百年仙师。日后飞黄腾达是一定的。只是这当弟弟的如今长大了,翅膀长硬了。当初听到自己这弟弟打算西行传道的时候可把长捷法师惊了一大跳。大惊之下连忙从洛阳赶到长安,和正在做临行前最后准备的金蝉子谈了一夜,最后还是败了。
金蝉子虽然和历史中的他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却在思想上更进一步。不说道经、佛经研究的相当透彻。就连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是下了一番苦工。按照黄俊明的话来说,经义是死的,而且同一本经书。研究起来每个人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而你,金蝉子所要做的。就是在众多经书当中找出一个大家都理解得了,解释的通的解释,只有这样,才会让人信服。而这却又是研经道路上最最简单的一个方面,难得是用怎样一个方式去与人交流,让人从你的言语中对你的话无法反驳,而这种问题的基础就是为人处世。
一人行走在外,不懂得为人处世,显然是行不通的,在金蝉子出关的这么长时间。一直都在练习怎样和人交流,更是借助殷崤和黄俊明的关系,跑到鸿胪寺待了一段时间,正好这年终岁尾,各方藩国前来进贡。鸿胪寺又是和藩国打交道的第一场所。对于金蝉子的磨练不可谓是不大。
“来了!”不知是谁首先发现了金蝉子的车架。高声对着准备送别的众人提醒道。
对于金蝉子的这次出国传经,无论天仙宫,还是大唐官府的高层人士都是相当重视的。李世民不但很是欣喜的发给了金蝉子通关文碟,更是赏赐了二十人的护卫,让金蝉子在国外的路途中有一定的自保之力。黄俊明也是派了三十道人,这三十人从武到医。从医到卜,从卜再到科。可谓是集齐了道教现有的一大批精英。
出国传道嘛,当然要面面俱到,将道教最完整的一面展现出来,当然其中有些人还是有着其他的目的,无非是将大唐周边的各国状态记录下来,存档以便以后使用。
“师尊。”不多时,金蝉子的车架停在了众人面前。金蝉子从车上下来,直径跪在黄俊明面前唤了一声,然后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
黄俊明将金蝉子从地上扶起,掸去身上的灰尘,开口说道:“金蝉,都准备好了?”话虽然平淡,却是将千万句嘱托省略后的言语。
“恩!”金蝉子重重的点了点头。
黄俊明本想拍拍金蝉子的肩膀,只是手伸到一半,却又缩了回去,在金蝉子的手臂上一引,看着身后的晓露等人对着金蝉子说道:“去吧,和他们道个别。该说的为师已经和你讲过了,剩下的路,需要你自己去前行。”
黄俊明眼看着金蝉子和师兄弟们一一惜别,暗自有些感伤起来。只是自己是个当师傅的,在这外面还是要注意些形象的。要说不舍那是假话,当初万冥子沐轩子走的时候,比这金蝉子要走的路可是近了不少,那还让黄俊明难过了些日子,而现在,金蝉子这个自己最小的男弟子又要远行,心底更是难受。
黄俊明向身后的路望去,一会,金蝉子将在这条路上远离家乡,远离国度,去到一个又一个耳闻未见的城市,路过一条又一条荒草遍地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而自己却只能在这渭水河畔,长亭柳下为自己的弟子祈福。随后望着远去的背影,黯然神伤。
“师尊,弟子该走了。”金蝉子与众人依依惜别后站在黄俊明身前说道。
“金蝉,知道大雁吧?”黄俊明突然对着金蝉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