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神道 > 第89部分

第89部分(1 / 2)

>冷汗,穿越以来一直忘了这事,“仙界”对凡间太熟悉了,疏忽疏忽,不过见孔颖达的思维没在这个漏洞上面,黄俊明便顾左右而言他的说道:“孔大人,这三字经乃是仙界仙民耳熟能详,人人都会背诵的东西,其中含义贫道那会不懂呢?!”

“老夫说的不是那个意思!”孔颖达对于这一方面似乎很是执拗,思索了片刻之后才说道:“仙师可知道我大唐孩子启蒙用的是什么?《千字文》《急就章》《仓颉篇》,有的甚至直接教授诸子典籍。可是哪怕是《千字文》也没有你这《三字经》意义深远,涵盖的全面,更别说朗朗上口什么的。这简直就是神作!”孔颖达的心情有些激动,甚至有些吹胡子瞪眼的架势。“你看看,这《三字经》”孔颖达激动之下不知道怎么又把书拿到了手里,翻了几页指道:“这里,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这里,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这里又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黄俊明看着一脸严肃,拿着油滋滋,脏兮兮的《三字经》册子给自己指着每一部分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额头瞬间产生了一滴滴冷汗,这老头也太执着了些。于是,插口问道:“孔大人,的意思是?”

“把这本书传播到大唐作为蒙学必学之物!”孔颖达瞪着眼睛,紧紧地盯着黄俊明的双眼,黄俊明甚至能从孔颖达的眼中看到暴起的血丝,看来这老头是真的激动到了极点。

“好!”黄俊明的回答也很简单。这让本还以为要费尽唇舌的孔颖达顿时一愣。有些迷茫了起来,不过随后又是一番连珠炮似的发问:“你怎么答应的这么干脆!你不把如此经典当回事么?你这是什么态度!这是经典!值得万年传诵的经典!对待经典要严肃!要不是你是仙师!要不是这书是你从仙界抄录来的,老夫。。。老夫。。。。”孔颖达似乎觉得黄俊明并不是很重视《三字经》,这在他看来是完全不可理喻的一件事,一气之下,竟然有些喘了起来,站在他身后的房玄龄连忙给他顺着气。

而黄俊明则是被这么一通臭骂之后有些无奈的看向了李世民,反观李世民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黄俊明心中暗自发恨。“孔大人,贫道没说不重视,不严肃啊,您是当世大儒,此书由您来处理再好不过,贫道一届方外之人将此书交到你手里,也不是辜负了此书。所以贫道答得干脆些,要不咱们再打个商量,这书贫道收回来?”黄俊明对着孔颖达解释道。

“不行!”一听黄俊明要书收回来,孔颖达直接将书塞到了怀里,一副打死也不给的宁死不屈样子。引得几个年轻的官员暗自发笑。

“好吧,那要不这样吧,书给你。不过贫道会把道源三字经也给你。儒道本来就是一家,在仙界这两本书也是放在一起的,都是开蒙之物,只不过是给孩子们打下基础罢了。同时也是给孩子们未来的方向选择做一个引导和提示。贫道这个主意,孔大人能接受不?”黄俊明见孔颖达将《三字经》视如珍宝的样子,眼睛一转,对他说道。

“《三字经》如此,那《道源三字经》也应当差不了,恩,老夫接受!”孔颖达现在一听三字经就激动。对于黄俊明的这个想法自然而然的应允下来……码完喽,没有食言呦,累死我了,睡觉去喽,另,有票的捧个票场,没票的捧个人场。西南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209 仙界之教育

道源三字经说实话,并没有三字经容易背诵,但再怎么说,道源三字经也算是道教思想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对比三字经在儒家学子心目中的地位,道源三字经在道家心中也是丝毫不低的,自三字经一出之后,按照三字经的格式写的各类三字经何其多,单单对黄俊明来说,记下的就不止三四种,只是其内容都没有这三字经和道远三字经浅显罢了。

蒙学是什么?对于大唐这个时代,蒙学就是为孩童的思想做启蒙用,七岁入蒙,十五太学,已经成了儒学士子们升学的一个常规流程,就如同现代的小学生初中一样。既然是为孩童做思想启蒙,那越早的接触哪方面的思想,这种思想就越会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俊明借着孔颖达讨要三字经这个机会,将道源三字经一同打包奉送了出去,为的就是让入蒙的孩童们提早接触到道家思想,为道家发展出一批批坚实的信徒,再说儒道不分家,儒道思想又是完全互补的思想,自然没有太大的争端和歧义,没见古代的官员堂上尊儒,下堂崇道么?更有高官乞骸骨之后,捧一本道经看的痛快。反观佛教,官宦家中当中吃斋念佛的多为女子,至于为何如此,从三方的教义方面就能看得出来。不必过多赘述。

“仙师,敢问仙界之中可有类似这《三字经》之类的其他典籍?”孔颖达对着黄俊明问道。

“当然有!”黄俊明现在的心情可以撑得上是不错,再怎么说也算是记得答应给李世民的教育改革做一些参谋,趁此机会多说一些,以后就少说一点,再说仙界的事谁也不知道,自己只要将现代的一些东西带入进去就足够让大唐人感到新鲜了,何况借此机会还能趁势打破儒家对教育的垄断,一举多得的事情。黄俊明怎么能不愿意去做?

“孔大人这问题贫道得从仙界的教育体制开始讲起。”黄俊明向前打了个引子,继续说道:“仙界之中除了仙神,也是有民众的,贫道姑且称之为仙民,以区别凡间。”

黄俊明示意几人坐下,早有几个机灵的年轻官员将旁边的几张桌子也摆了过来,谈及学识问题。谁也没有再去往那于理不合的方面想,围坐在一圈静静的听着黄俊明说道。

“仙界之中。仙民也是没有太多法力的,不过仙民从一出生起,便衣食无忧,等孩子长到六七岁的时候,父母便必须送孩子们入小学,这小学大家可以类比成蒙学。仙界当中学习学问是不收费的,但也是强制性的。这一点在咱们大唐便做不到吧?”黄俊明轻轻地看了一眼身边的李世民。

“小学中有专门的教师,为孩子们做学问的导师,这些教师是一直都在这岗位上的,教授每一个学生知识。而仙界的小学课程有这么几种,第一种便是文,大家从字面意思上应该听的出来,是教授文化的一门课程,文这么一课涵盖面太广,不过教授的太深,恐怕孩子们也懂不了那么多。所以,文这门课程便从识字开始,至于识字的方法,叫做拼音,贫道也交给了在天仙宫学习的孩子们。有些大人可能也有所耳闻,贫道就不多说了。来,吃菜,干坐着听贫道讲多无聊。边说边谈。”黄俊明一伸筷子,对着在座的几位大儒示意道。

“子曰:食不言。。。”一个李世民并未介绍过的文官正要开口说话,就被孔颖达一挥手挡了回去。只见孔颖达也取过一双筷子,夹了口菜放在嘴里。一通咀嚼。黄俊明暗自觉得有些好笑,这孔颖达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迂腐嘛。

“学过了识字的方法,之后便是学得三字经,只是这三字经用拼音标注,孩童们完全可以自己诵读,教师每日上课对三字经加以解释。方便孩童们理解,三字经学成之后,传授道远三字经,方式与三字经相同,如此算是半年的教授时间。再向后则是教授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赋,一些通俗有趣的寓言故事。个中难易逐年递增,共为六年。”黄俊明说到此处,端起酒杯对着几位文官和李世民示意了一番,一饮而尽,又夹了几口菜,放到嘴里。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