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神道 > 第83部分

第83部分(1 / 2)

>  没等万冥子揣测完,黄俊明继续说道:“此去商城,你们俩有不同的分工,明面上要做的就是维护商家的利益,虽说是明面上的,但是你们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别再外人面前落下什么口舌,也别在外面污了大唐的面子。沐轩,你基础扎实。去了商城之后,为师想让你传道。不管是我们大唐人,还是突厥人,贫道想让你在边境发展一批信徒,过些日子,贫道还会派一些道士过去,去突厥人的境内传道,你做好统筹就好。至于你,万冥子。。。”

黄俊明从沐轩子身上移过目光,转向万冥子。继续说道:“万冥子,你出身皇家密探,陛下和为师希望你在边疆做回你的老本行,多多留意突厥人的动向,传回大唐。。。。”

黄俊明滑没说完,却被满心震惊的万冥子凭空打断:“师尊,此事,恕难从命。北地突厥?弟子我去不了!”

黄俊明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自己能派往突厥的弟子中只有这万冥子和沐轩子,万冥子又是自己计划之中的重中之重,怎么往日里干练的万冥子到这时竟然推脱起来”语气还这么的坚决。“万冥子,给为师一个理由!”

“师尊,非弟子不愿去那北地突厥,为国家做事。只是。。。。。。”万冥子似乎是下了好大的决心,这才咬着牙说道:“师尊可听说过赵德言?”

“赵德言?”黄俊明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可惜在他的记忆中并没有对此人产生过印象。

万冥子看着黄俊明的表情,知晓黄俊明并不知道这个赵德言。随即开口解释道:“师尊,赵德言是弟子的师叔,当年中原战乱,身为隋帝死忠的他恨极隋朝江山尽失,北投突厥,力求引突厥之兵马,光复前隋。由于我那师叔能说会道,又能力出众,被颉利可汗重用,若是弟子,北去突厥,势必某一天会和赵德言碰面,没准儿,会坏了事。”

“听你这么说?赵德言深受颉利的恩宠?”黄俊明不知在想些什么,摸着下巴沉思着说道。

“对!赵德言北投突厥之后,师傅就不在承认这个师弟了,但是毕竟还是有些感情在,对赵德言的行动十分的关切,赵德言在突厥为了加强突厥颉利可汗的权力,大肆改革突厥习俗,试图把咱们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突厥推广。以加强颉利的**,同时政法严苛得罪的相当大一批人,不过正因为受到颉利的宠信,才一直都没有被杀。”

黄俊明听到这里,莫名其妙的乐了起来:“万冥,既然这样,那你更要去了!”

196 有赵德言在,何惧突厥?

196有赵德言在,何惧突厥?

赵德言这个名字虽然在历史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在黄俊明这个现代的道士耳中也是毫无半点印象,可听万冥子这么一说,黄俊明这心,就跟吃了蜜糖似的,这个甜啊

赵德言是不是忠于前隋,这不诗什么重要性,要知道,前隋的萧皇后还带着玉玺在突厥里伺候蛮夷呢。重要的是这赵德言竟然自不量力的力求使突厥改革,改革成汉人的样子,这怎能不让黄俊明心花怒放的赞扬这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白痴?

突厥是什么?突厥是游牧民族,是地广人稀上随着牧草和水源不断迁移的民族,单单这一点就使得突厥的各个部落对于单于只是名义上的遵循,一直处于游牧状态下的突厥人哪能用管理汉人的方式去管理?尤其是这赵德言竟然还想加强颉利可汗的**。突厥本来就已经习惯了极度松散的生活,加强**势必严苛法度,聚拢民众,可这样一来改变了突厥人的生活习惯,把民众都聚拢起来又不利于放牧。突厥不乱就怪了!

黄俊明想及至此,甚至都有了仰天大笑的冲动,有这赵德言在?何惧突厥?保不齐隔个三五年六七年的,突厥自己就乱了起来。

万冥子丝毫不理解黄俊明所说的,既然赵德言在那里,自己更应该去了的意思,见黄俊明满脸的喜意。不明所以的他忍不住出声问道:“师尊,弟子这一去保不齐就被认了出来,您却说弟子更应该去。这。。。弟子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是吧?”黄俊明现在的心情不错,喜笑颜开的对着万冥子说道:“为师问你,你是不是大唐子民?”

“万冥自从十六岁出师之后,就随着陛下南征北战,怎的就不是大唐人了?!”万冥子对黄俊明的这一问深感恼火。似乎是黄俊明侮辱了他一样,若说是不是大唐人,像万冥子这些曾经从事密探工作的人群最是敏感。刀光剑影中来来回回不知多少次了,却没办法像那些出征在外的军汉们受到民众的敬仰,就算死了。也没有半个名分。泯灭在历史之中,甚至在史书上也从来不会去记载他们做了什么,他们给大唐带来了什么,使大唐赢得了哪场胜利。所有的光鲜全都是出征的将士们的,对于他们只是日以继日的在黑暗中重复着生死之间的生活,若说他们不是心向着大唐,那他们是怎么在这日以继日的煎熬中生活下去的?若说他们不是大唐人,那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又是为了什么?可以说,他们比其他人更坚信自己就是那个世界之中被称作大唐的那个国家的一个子民。

“万冥,为师没有其他意思。无需多想。”黄俊明知道自己这问有些不恰当。但也没有去道歉。身为师傅对徒弟,只需要点一下就可以了,一句没有其他意思便已足够:“为师觉得,你我都是大唐的子民,自然明白我大唐的为政方式。你仔细想想那赵德言用咱们汉人的方式去让颉利管理匈奴合适么?要知道,每一种为政的架构和方式都是适用于单一的地域的,你想想突厥如果实行了咱们的统治方法会造成什么样的乱子?”

万冥子也不是笨人,听黄俊明这么一解释,脑海中就勾勒出了突厥人在赵德言的观念中生活的样子,对于黄俊明让他去的原因也明白了一些。突厥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散乱的名义上的国家,而大唐呢?则是炎黄大地上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形成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之所以好管理就是民众们守着固定的田地来生活,来发展,一切都是基定在一屋,一地,一犁之间而形成的生活习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守土守地的观念。同样的,民众们只要有的吃穿,不会过多的想些其他的问题。所以说,自有了国家以来,除非是天灾,战乱,平常时候百姓们是不会让当权者操心的。

可是突厥不同,突厥说起来除了草肥牛羊壮之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轻工业没有,重工业。。。修个兵器也算重工业?基本上突厥人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与汉人斗,互相之间的内斗。斗来斗去其乐无穷啊,这么一个充满了争斗的国度,民风剽悍,管理起来相当的困难。基本上都是桀骜不驯的主,说是承认某人为可汗,单于什么的可以,出去打仗,有利益可以,没利益谁去?而如果可汗,单于想要加强手中的权力?开玩笑,先打过一场再说。至于法律?突厥什么时候有过法律?突然弄些法律出来,那突厥人不炸庙就怪了,逼急眼了弑父杀兄的主法律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如一头羊重要。

所以说赵德言肯定在突厥讨不了好去,忙的焦头烂额都是轻的。再说赵德言想在突厥实行汉人的政策,也毕竟知晓商人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性,突厥没有的东西,大唐有,没法打仗去掠夺,那只有买卖了。所以既然他在突厥实行汉制,那绝对不会去阻碍商城的发展,同样的也不会去关注万冥子这个所谓的师侄,道士是什么样的职业,只要是汉人没有不明白的,正因为人们对道士的这个固有思想,万冥子才更加的安全。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