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李泰 > 第78部分

第78部分(2 / 2)

“殿下误会了。”李元昌解释道:“我不是让殿平帮我准备寿礼。这点东西我还是有的,只是想让殿下帮我琢磨一下送点什么好?要既不显眼,又不失礼的东西

李承乾不想再和李元昌纠缠了,随口说道:“房相喜欢名人早画,你若拿副太好的恐怕惹人注目。都说你的字写的很好,我看干脆你写上一副,请房相点评好了

“太子殿下说的有理,我回去用心写上一幅,送给房相点评。多些殿下指点。”

“行了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不用谢我,我还需要回去抄书。你若再无别的事,就

李元昌早就看出了李承乾的不耐烦,嬉笑一声:“那就不耽误太子殿下的正事了,我就先告辞了

目送着李元昌离开,李承乾嗤笑一声,他可不认为李元昌就是来讨要个主意的,明显是来打探风声的,恐怕泄露禁语的事情牵连到他头上。李承乾也不想和他计较,冷笑一声回到了书房,继续他抄写四书的大业去了。

李元昌在内侍的带领下走出了东宫。回头冷笑了一声,心中暗道,你李承乾若不是太子,请我都不来。

就像李承乾所想,李元昌来到东宫并不是为了讨要什么主意,主要是因为想探听下泄露禁语的事情是否牵连到他身上,并且确定一下是否是李泰在中间出的主意。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也就安心离开。

当然虽然感觉到李承乾不太爱搭理他了,但以后的日子他仍然会不断的来到东宫,目的只有一个,说是加深感情只是次要的,最终的企图仍然是想通过李承乾获得更多的权利。

李元昌能冷笑一声离开东宫。李泰却不得不苦笑着在长孙无忌府里继续停留。

长孙无忌连续为李泰挖了几个大坑,李泰小心的躲过陷阱之后,换来长孙无忌满意的笑声。依照李泰的本心就想告辞回府,却被长孙,无忌借口表兄弟之间多多接触留了下来。

李泰强打精神应付完长孙府的晚宴,离开长孙府的时候已经的灯火透明。

在长孙冲等人恭送下离开了长孙府。回身望向灯笼高挂的长孙府。李泰叹了一口气:“无论如何,这阵难关算是闯了过去。”

回到自己的越王府,李泰躺在书房的摇椅上,闭目养神。低头思量自己最近所为。

最近不过是纠缠于内宫儿女之事小心的掩饰着锋芒,似乎没有什么出格之处,想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伙同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来试探自己。是因为自己刻意的交好太子承乾,还是和李恪相争之后的后遗症?李泰怎么也琢磨不透原因是什么。

蝉精竭虑的和长孙无忌周旋了一下午,又被长孙家众位表兄弟多灌了几杯,李泰昏沉沉的不小心在书房的摇椅上睡去。

李泰不知道的是,在他和长孙家的众个表兄弟享受晚宴的时候,长孙无忌已经赶到了立政殿,将他在长孙府上的所作所为一一叙述一遍。

而听到长孙无忌的叙述后,立政殿却陷入了沉寂。

第一第一百四十八章猜疑

5000314778第一百四十八章猜疑

穴 击政殿内沉寂许久。个人的表情各世民仰首上砂人无法从他表情看出任何端倪。长孙无忌却是低头喝茶,一盏香茶稳稳的放在手里。长孙皇后眼神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之间流转,偶尔露出丝丝埋怨和自责。

立政殿内的宫女内侍早已离开,只留下这三人沉寂不语。

殿门之外的侍卫更是退避三舍。远远的离开了殿门。在夜色的衬托下,大殿内跳动的烛光将李世民身上插黄色闲服映衬的有些幕暗。

许久,李世民有长叹一口气:“这个青雀啊,我始终是看不透他。从儿时开始身上就总朦胧的让人看不清楚。忽然间就能冒出些匪夷所思的言论做法,当你吃透摸清以后,当你自以为了解他的时候,他在瞬间又会对你做出不知是称为惊吓还是惊喜的事情。看不透啊。”

“陛下为什么要看透呢?。长孙无忌说话的时候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茶盏。

“是啊长孙皇后笑着劝慰:“陛下为什么要看透呢?这样不是挺好吗?青雀机智聪慧,你不希望有这样一个孩子吗?或者您作为父亲也嫉妒了?”

长孙皇后玩笑般的劝慰没有抹平李世民眉头间的紧皱。

“观音婢,看不透他的心智让我高兴,但看不透他的心性却让我担忧。”

“有什么好担忧的。”长孙皇后笑语盈盈:“青雀不过善良一些。有些妇人之仁罢了,我不认为这对他有什么坏处

“我承认他善良,也承认他妇人之仁李世民叹息道:“但现在我不知道他是否是隐忍之后的瑕疵必报

“长孙皇后十分奇怪的问道:“陛下为何这么说?”

“前几天,恪儿和我提及想拜王佳为师学习儒学,我也同意了。然后就发生了承乾无意中泄露禁语的事件。而青雀偏偏提出了让王洼为承乾掩饰,这不由得不让我多心

“这又和青雀又什么关系?”长孙皇后仍然不解。

李世民叹息道:“观音婢,你别忘记了,前不久恪儿刚刚和青雀发生冲突,是我在中间强行压了下去。如今看来

“陛下一直在摆弄茶盏的长孙无忌开口笑道:“陛下似乎是多心了,青雀好像并不知道蜀王殿下欲拜王侍中为师的事情。我在和青雀提起这事的时候,青雀显得十分惊讶。我自信能看出这份惊讶不是装的,而且片刻之间青雀就将这份惊讶换成了苦笑,显然他也清楚这之间的奥妙。”

“既然无忌能断定青雀不是有意为之就好,那样我也就放心了。”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对李泰的判断,心中也是一松,笑道:“看来是我多心了,这就好,这就好。”

李世民连续两斤小“这就好。表示出他对子女的关心,长孙无忌却是微微一笑:“陛下,您莫要忘记蜀王殿下心中的老师已经要离开长安了,是不是应当为他再寻找一个呢?”

长孙无忌是没有将话明说,暗中提醒李世民,这斤。蜀王李恪拜师的动机未必单纯。朝中之人谁都清楚。王挂不仅仅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属臣,最近几年也和那些旧隋降臣接触频繁,可以说是连接两斤。阵营的中间人。所以说,谁都没有办法确定李恪想要拜王佳为师是否别有用意。

李泰也是认识到这点,才在长孙无忌府上苦笑连连。

其实不用长孙无忌提醒,李世民也想到了这点,在血雨腥风阴谋诡计中走过来了李世民怎么可能看不透这些利害关系,隐忍不发不过是想再看看而已。

而李世民此刻也是这么回答长孙无忌的:“再看看吧,恪儿的事先不着急。”

李世民怀疑李恪别有用心或许是对的,但怀疑李泰借刀杀人却是误会了李泰。李泰没想着削弱李恪的势力,换句话说,李泰还真没将李恪当做对手。罢黜王佳是李泰的主意没错,但也只是简单的想帮助李承乾摆脱罪名,当时他根本不知道李恪想拜王佳为师的事,也就不存在借刀杀人的想法。

整件事情不过是因缘巧合,所有人都是无意,最终成就了这个结果。

李承乾的泄露禁语是无意的,李泰为了帮助李承乾摆脱罪名将王佳推了出来也是无意的,间接的破坏了李恪的谋划更是无意的。就是这连串的无意让李世民有些误解,也再次得罪了李恪。

说起来李泰应该感谢长孙无忌,若不是长孙无忌替他间接的解释了一番,恐怕李世民真的会误解李泰是心存图谋,不然也不会有长孙无忌的试探之举了。

李泰心中最怕的就是这点,李泰也不…“入臣权争纷,也不怕弄人参他纨绔不堪,更不怕别人评愕人点仁。他只怕李世民误解他与兄弟相争。不然也不会在“文记”的事情上轻轻放手。

李世民宽仁勤勉,却有个永远解不开的心结,那就是兄弟相争的玄武门事变。虽然他不说,但那是李世民心中永远的痛。李世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李泰他们兄弟相争,李泰早就清楚的知道这点,所以轻易不敢和李恪争斗。他现在还没有胆子触痛李世民的逆鳞。

距离长孙无忌的试探已经过去了半月之久。嚎嚎细雨中房玄龄房相爷迎来了他五十五岁寿辰。依照房玄龄谨慎小心的性格,根本没打算大操大办,只是想找几个亲朋好友随便的在府上要一聚。

不料想李世民却发话让他好好操办,届时会有太子代替他前来为房玄龄祝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