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武学修为抵达如此境界的毫无疑问只有他了:天下第一豪侠,绿林道的首领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
“罗士信见过张前辈。前辈昔年救内子性命,大恩大德,未能一谢,今日有幸得见,受我一拜!”罗士信抱拳作揖,这一谢他是挂心许久。
壮硕老者正是虬髯客张仲坚,他不止一次从裴青衣口中得知罗士信武艺已达化境,一生的武学修为直追于他,对于他也有不小的兴趣。前段时间,远赴中原与昔年好友李靖、红拂女相聚,相互闲聊时也说道了罗士信:李靖也夸罗士信为人孝悌忠信,身兼大智大勇,可继承他兵法衣钵。
张仲坚素知李靖、裴青衣的脾性,李靖才智绝伦,一身干略经天纬地,虽为人谦和谦逊,却眼高于顶,对于传授兵法衣钵之人极为重视。侯君集文韬武略,当世英杰,若加以培养,不逊于卫霍之流,李靖却觉得侯君集心气不宽,有足够的才智天赋却无孝悌忠信,只是碍于李世民的面子,传授一定的战术心得。连侯君集这样的人物,李靖都看不上眼,却瞧上了罗士信……
裴青衣也是一样,他这一身经历不少大风大浪,最终悟得武学真谛,修为突飞猛进,天下各路武林好手,找不出十合之敌,可谓无敌于天下。也许是受他影响,裴青衣觉得天地之下,各方英雄好汉不过尔尔,与之恩师比起来天地之别。罗士信却打破了这个观念,原来天底下除了他师傅还有一人叫罗士信……
世界之大英才辈出,李靖找到他的衣钵传人并不奇怪,裴青衣识得令他心服的英豪也不奇怪,然这两个人都看中了同一个人足以引起虬髯客张仲坚的兴趣。
今日得见,张仲坚也满心讶异,他这一身钻研武道,从最开始年轻气盛时候的仗剑杀人,到而立之年的刀下留人,知命之年的以武服人,直至今日万法自然,演绎他人生大起大落的四个境界。这每到一个境界,他的武学修为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好在他生性豁达,交友满天下,对世间之事并不强求,也没有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感。
今日终于见到罗士信,从对方出现在视线中便一直注视着他:他快步而来,有若小跑,每一步都一模一样,可见脚下根基极稳,仿佛扎根地下的参天大树,稳定之极。他身形挺拔,看似随意而放松,然而在张仲坚的眼里却能看出他已做好了战斗准备。这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本能。
张仲坚见他发现了他,对方突然笑了起来,微笑仿佛令冰雪融化的阳光。
毫无做作的一礼,张仲坚有些始料未及,更多的是一种恍然:他存着试探之心试探之意,对方却毫不计较,反而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小事而道谢,没有半点上位者的架势,在气度上反而压他一筹。
笑道:“大总管客气了,张某如今是海外小民,哪里受得起这番大礼。”
罗士信摇头道:“药师公是我授业恩师,您老是药师公的兄弟,正是我罗士信的长辈。救内子一名,对于前辈来说也是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对我却恩情如天,不可不谢。”
作为一个后世人,罗士信一开始有些蔑视古人的礼法,但是随着深入接触古人的文化,他反而觉得礼法是有必要的,他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操守,尤其是对于长辈的礼节,更是如此。
一个人若毫无孝悌之心,与禽兽又有何意?(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章 虬髯客的交易
礼法未必能够让一个大恶之人,改头换面从而行大善,但如果一个人自小就学会尊重父母,将孝一字刻入骨髓,成年之后,不敢说一定是孝子,但勿用疑问的是比起那些自小叛逆,眼中无父无母的孩子,要好得多。
罗士信却有心与张仲坚不计输赢的大战一场,因为武艺抵达他这个境界,对手极其难求,能够与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进行一场畅快淋漓的决斗,是极为难得的事情。对于自身的武道,将会有莫大的好处。
但不管这架能不能打起来,在罗士信的眼里虬髯客张仲坚一是他师傅的兄弟是他的长辈,其次还是他妻子的救命恩人。面对虬髯客,罗士信就算在如何渴望一战,也要给予他足够的尊敬。
张仲坚捻须笑道:“大总管气度恢弘,张仲坚却也不敢倚老卖老。我们江湖中人,向来讲究各交各的。药师是我二弟,大总管的恩师不假。你我却不必因这层关系,强扯一起。今日来找大总管是想以平辈关系,与大总管做一个交易。”
罗士信闻言一怔,突然想到裴青衣、郑丽琬曾经说过,张仲坚与一干江湖朋友远赴海外,在海东七十二岛中的道源岛立足。海东七十二岛悬壶海外,自力更生。不参与世俗纷争,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纷争。
七十二岛虽悬壶海外,但岛上也有许多不可多得的资源,为海盗所窥视。
张仲坚初抵道源岛受到了不少岛民的抵制,但是他们给岛上的居民带来了唐朝的科技与文化。渐渐的得到了岛民的认可,成为海岛上的一员。真正让张仲坚成为七十二岛岛主的原因在于海寇的袭击。随着张仲坚带来的文化知识,七十二岛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变。他们学会了用大网捕鱼。学会了掘土造屋,学会了制盐,学会了挖掘开采金矿铁矿,掌握了铁器的运用,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
原来海寇都不经常关顾,不屑关顾的地方,也渐渐吸引了大量的海寇。
张仲坚训练岛民杀敌技巧,抵御海寇。直到一次,海寇大规模入侵。七十二岛岛民节节败退,张仲坚在关键的时候力挽狂澜,率领七十二岛岛民凭借七十二岛的地利优势,以弱胜强,击溃了海寇。张仲坚本就因为传播先进文化,改善岛民生活而赢得了尊重,这一次更是将他的声望推向了巅峰,共推为七十二岛岛主。
张仲坚在战时与他做交易,交易的内容必然与此次征伐有关系……
“难道?”
罗士信不动声色的做出了邀请的手势:“既然前辈来此是为了公事。还请入帐详谈。”
张仲坚亦不客套,当先迈步而走。
裴青衣跟在其后,在罗士信身侧时顿了一顿道:“在长安呆的无趣,想师傅了。去了道源岛。正好遇上了不愉快的问题,就让师傅来找你了。”
罗士信点了点头,裴青衣虽住在他府中。却是一个自由人,没人能够干涉她的生活以及去想。只是问了一句:“平阳、丽琬、小虎吒都还好吧。”
裴青衣幽幽的道:“都很好。”
罗士信心底大安,与她一到走进了军营。
来到中军帅帐。罗士信请张仲坚、裴青衣入座。
张仲坚道:“大总管与我虽是第一次见,渊源却是不浅。我二弟还有青衣以及丽琬那小丫头,对于大总管,我是神交已久,对于大总管的事情不敢说了如指掌,却也是知之甚详。想必大总管也听过我近年来的一些事迹,当年海寇大举进攻海东七十二岛之事,应当有所耳闻吧?”
罗士信颔首道:“却有耳闻,前辈也是因为那次进攻才被推举为七十二岛岛主的吧?”
张仲坚道:“不错,在当时海寇进攻的时候,我便觉得奇怪。这海东一带,海寇纵多不假,然大多都是源自于高句丽、百济、新罗、大和的亡命之徒,他们或是犯了事,或是为生活所迫,林林总总不过是乌合之众,小打小闹。靠的便是出其不意,抢掠财物。他们没有任何聚集起来,大举进攻的可能。此外当时来袭的海寇训练有素,装备也是精良,绝非海寇能够拥有的。”
罗士信淡然道:“当时我听轻易姑娘说这事的时候,心中也有一定的疑惑。只是不了解情况,没有瞎想。前辈也有这个想法,那就错不了了。想必应该是百济或者大和的正规军乔装的吧。你们所在的海东七十二国位于大和与百济平行的交界处,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