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虎贲 > 第257部分

第257部分(1 / 2)

>缺乏统兵经验,却一口气要统帅一百一十三万如此规模的大军,结果可想而知。

在杨广的指挥下高句丽大军面对碾压兴致的力量压根就没有反抗之力。直接给逼到了辽东城里。

英勇的隋兵在人数的压制下理所当然的占据了优势,高句丽兵面对近乎二十倍于己的强敌顽强的抵御了许久,最终支撑不住,打算投降。因为战前杨广不秀逗的下达了一条特殊的命令,表示“高句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隋将面对杨广的严令不敢再打,也就告诉了杨广。杨广大喜过望,接受了高句丽的投降。

哪里知道高句丽这是忽悠人的。隋军一退立刻,收拾器具继续坚守。

隋将气的是满腔怒火,踩着同伴们的尸体,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势。高句丽当然抵挡不住。再次约定投降。

隋将面对杨广的命令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犹豫了好久最终让杨广来决定。

杨广还是同意了。当然这一次依然是忽悠。

第三次……

隋朝兵将当真是来了火气,这给高句丽当成傻子耍了两次。就算是泥人菩萨也承受不住。这第三次的攻势较之前两次更加凶悍,直将高句丽打的嗷嗷叫。眼瞧着高句丽三度支持不住。渊斌之的兄长渊子游厚颜无耻的再次停战,意图投降。

隋朝大将脾气来了,真当老子是傻子?无视了杨广的命令,无视了高句丽的投降,继续血战。

但是杨广在大后方得到消息,强行将杀红了眼的隋兵隋将从城楼上硬生生的给拽下来。

结果如前次一样,高句丽还是忽悠。

此次过后,隋兵就再也没有一次进攻能够威胁过辽东城了。数十万的将士早为杨广这种愚昧的面子功夫弄得寒心失去了战斗意志。一个无视己方伤亡的统帅,能够打什么样的胜战?

也因如此隋朝碾压性的优势,以石击卵的力量对比,任是让杨广指挥成了让卵蛋打裂了石头,百万大军折损大半。

现在唐军经验丰富的骁将借助天时之力,好不容易攻上了辽东城墙,又打算故技重施了?

眼珠子转了转,罗士信笑道:“来人,将来使邀请进来。”说着对着身旁的刘仁轨一阵耳语。

刘仁轨闻言,会意一笑,离开了帅帐。

“愚昧外臣,受百济大和国蛊惑,妄想与天朝上国为敌。我主上渊斌之百劝无用,碍于王命,不得不与天朝上国交兵。今领教天朝上国天威盖世,深为镇恐。我高句丽番外之国,却意图以卵击石,实在是贻笑天下。我主为保城中万千百姓安危,愿意献城投降。乞求天朝元帅体谅无辜百姓,避免不必要之伤亡,退出城外,我主将负荆于城外请罪受罚。”说着他深深的跪伏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物道:“我主渊斌之久仰大将军威名盖世,勇名绝伦,倾慕已久。于在下临行前再三表示能够败于大将军之手,输得心服口服。得知大将军武艺超群,喜好宝剑器械,特地将收藏的神兵沉水龙雀,赠予大将军。”

高句丽的来使一言一行格外温顺,就跟小猫一样,先是以百姓安危为上晓之大义,又是赠送神兵动之以情理。

罗士信眼中一亮,这闲来无事他确实比较喜欢收集一些兵器做收藏,还特地的在府邸中建造了一间藏剑室,以收藏收集来的兵器。不过他为人在兴趣爱好上有些低调,并没有大事张扬,各种求购,只看机缘。这一点小小的爱好,竟然让他们知道了。

沉水龙雀又名大夏龙雀,是十六国时代夏国国王赫连勃勃所铸,相传大夏龙雀制作极巧,下为大环,以缠龙为之,其首鸟形,特别的华丽,想不到竟然落在了渊斌之的手上。

罗士信笑着说道:“你们还真是有心,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示意身旁亲卫将沉水龙雀取来,让高句丽的使者入座,打开古朴的兵器匣,一把锻造精美的宝刀出现在面前,这刀长三尺九寸,果然如传言的一样,锻造的极为精细,外表华丽美观,以龙身做柄雀嘴为头,背上铭刻着华美的篆体字“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

“确实是一把好刀!”罗士信在这方面也颇有眼力,这大夏龙雀是由上等的镔铁,千锤百炼锻打而成,论及锋利硬度,只怕完全不输于他手中的七星横刀,做工也十分的精美,较之七星横刀更胜一筹。但是论及实用,却远比不上大唐的横刀。

横刀集合了刀的劈砍以及剑的的刺击两大优势,兼容了杀伤力与破甲的能力,论及效果实用远胜于一般的刀剑。小日本仿造的日本刀虽名为四大名刀,实际上却只是学去了皮毛。也许是因为他们科技落后,兵卒着甲率不高之故。这单纯的比砍瓜切菜也许日本刀会占据点点优势,换做身着坚甲的兵卒劈砍远不如刺击杀伤力强悍。

大夏龙雀确实是把好刀,但他更爱七星横刀。

不过藏兵室里能多一把名刀,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将兵器收下,笑道:“如果渊斌之没死的话,你带我给他道声谢谢。”

高句丽使者见罗士信如此热情的接待自己,还以为大事已成,心底甚安,但听此话,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道:“大人这话何解?”

“啊!”罗士信点了点头道:“在你走进这军营的时候,我以传达了全力进攻辽东的消息。这战场之上,谁还顾得了他的死活。当然你真想一起陪他,我到不介意帮你个忙,正好试试这大夏龙雀够不够锋利。”

高句丽使者登时面色苍白,失声道:“两国交战,趁着使者商谈的时候强攻,有失道义。”

罗士信起身道:“不管你们存得是什么心,老子从来不跟敌人讲什么道义。”

就如罗士信所想的,渊斌之分析战局意识到唐军已经取得了先机,继续战斗下去只有败亡一途,索性故技重施,让唐军自行退下去。

渊斌之没指望罗士信能够如杨广一样,但只要骗得一次,便能拖延几日时间。

趁着两军暂停交兵的时候,渊斌之暗地里调兵遣将,就算罗士信因为前车之鉴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他手上也有实力拼死一战,夺回东门瓮城。

然而他没有想到,在他暗中调兵遣将的时候,唐朝已经集结了一支骑兵。

原本就守在城楼的唐军突然发动进攻,发疯一样的强占了内城城楼,打开了瓮城与内城相连的城门。

渊斌之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终究要慢上一步……

他们确实调集了兵马,但是调集的兵马又哪里是唐军骑兵的对手。

尤其是冲锋在最前面的五百骑更是罗士信一手训练出来的捷胜军,在临阵对敌上捷胜军战至今日,还没有遇到了一场败绩。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