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虎贲 > 第182部分

第182部分(2 / 2)

颉利就如落入平阳的猛虎。让薛延陀逼得一个头两个大。

最终在赵德言的策划下,突厥在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展开了一次反包围。将两万铁勒骑士给困了住,也展开了一场血战。

十万突厥兵围杀两万铁勒骑士,铁勒人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悍,在付出一万五万战士的代价下,突破了重围,逃入薛延陀腹地。

颉利吃过一次小亏,不敢在深入薛延陀。歼灭这腹背之敌。

薛延陀本就是近来建立的部队,兵马不足,连番动兵。又不以掠夺为上,本就给族部造成了极大的军事负担。如今折损一万五千兵力壮丁,让原本的恶劣情况,百上加斤。短期内是无力再战了。

**********

长安太子府!

大战即来!

李世民也将重心转移到了北方。突厥、薛延陀与大唐国都长安的距离相隔数千里,但是他们的情况却如雪花一般,一点一点传到李世民的案几前,让他这位大唐王朝的太子,大唐王朝的最高军事统帅对于北面的情况了如指掌。

薛延陀大败的消息也在这一日传到了他的手上……

看着薛延陀惨败的消息,李世民的手指不断的在案几上敲打着,在他的下方都是他最为倚重的心腹人才: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侯君集。

“这个夷男,为得我大唐的支持。真是不惜一切啊!”李世民笑着说道。

侯君集抢先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夷男如此。必有所求,他越是如此,越留不得他。”

长孙无忌目光在侯君集身上一扫而过,流露着丝丝的不解。

杜如晦微微皱了皱眉,并未说什么。

房玄龄无所谓的笑道:“侯虞侯说的不错,夷男如此巴结我大唐,野心不小。不过我之意思,灭之不如用之。以我大唐目前情况,想要一举灭二部落,委实有些乏力。”

李世民不满的横了侯君集一眼,这房玄龄是他麾下的谋主,众谋臣之首。虽没有明文规定,先来后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以房玄龄为先,以视基本敬重。侯君集却一副急切抢答,实在有抢表现之意。

房玄龄雅量高致,不计较这些,但他作为首领却不能不在乎。

侯君集让李世民一瞪,心下骇然,不敢有任何异样:心底深处却是万分焦急。

他视罗士信为对手,可罗士信现在却越走越远,而他依旧原地踏步,心中焦急存着抢表现的念头。却不想这才刚开口,就让李世民给警告了,心中郁闷之极。

长孙无忌颔首道:“属下同意房中允的意见,薛延陀生存于比突厥更深处的漠北,且不说打薛延陀道理说不说的过去。若是要打,战线将会拉长一倍有余,经济如何支持?”

杜如晦道:“打薛延陀,得不偿失,扩展西域方才至关重要。”

李世民想到了罗士信当初立阻迁都的话,默然的点了点头,认可了他们三人的建议,侯君集固然天资出众,但终究以军事见长,如此政治远见远比不上房谋杜断以及长孙狐狸。

“那你们认为,作壁上观了许久,现在是不是我大唐出手了?”李世民眼中闪现一丝厉色。

“打!”向来多话的房玄龄这里掷地有声的只说了一个字。

在他之后,杜如晦、长孙无忌、侯君集也先后发表了意见,不无例外都是一个打字。

“确实是时候了!”李世民面对心腹的四个“打”字,做出了自己最终的决定,他等得就是这一天。

自从夺取太子之位以来,已经两年有余。

两年中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废寝忘食的治理着大唐……

他知道他夺取这个太子之位的手段是陷害自己的亲大哥的来的,并不光彩。所以他更加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太子,一个比他大哥更加出色的太子。

两年来朝野对于他这个新太子一片赞誉,但他并不满足……他知道如果他大哥李建成还在这个位子上,在政治治理上不会干的比他差。

唯一能够证明他强过李建成的还是军功,以灭突厥这个大唐劲敌的功绩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比李建成更加适合成为大唐未来的皇帝。

李世民拿着最新的情报找到了李渊。

翌日!

李渊难得的不在初一十五这天上朝,在朝堂上将李世民意图征伐突厥的建议提了出来,公开商议。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李渊下达了任命代国公李靖为恒安道行军大总管,以尉迟敬德、薛万彻为副,率领中军;英国公徐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张公瑾、高甑生为副,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夏州都督镇军大将军罗士信为大同道行军总管,薛万钧为副。

三路大军,十数万兵马,皆受李靖节度,北上进兵。(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到了!

第八章 老程的儿子

战风大起,各项军令下达之日。

大唐这个战争机构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而起!

农耕民族远征终究不比游牧民族方便,成千上万的粮食、优质马草在兵卒百姓的押解押送之下,运往最前线。

所谓打仗即是打钱,打经济,此话半点不假。

尤其是劳师远征,更是如此。

唐朝费尽心力的发展经济,凝聚实力,不断的以阴谋阳谋来对付突厥,便是因为大唐大乱方平,百废待兴,禁不起折腾,从经济上考虑的。

在数之不尽的物质还未运达前线的时候,任命先一步传到了朔方。

“……突厥蛮夷,常年入侵我家国,毁我家园,杀我子民,今念时机成熟,特封夏州都督镇军大将军罗士信为大同道行军总管,率领夏州、绥州、延州之兵北上,望大将军摧凶克敌,再获奇功。”

萧瑀亲手将圣旨交到罗士信手上,笑道:“瑀祝贺大将军马到功成,凯旋而归。”

“谢萧相吉言!”

萧瑀是唐朝宰相,李渊亲自任命萧瑀为传旨之人,可见对于此战是如何的重视,相信李靖、李世绩那里也差不多。正如他所想一样,大唐现今共有五位宰相,分别是裴寂、宇文士及、陈叔达、杨恭仁以及萧瑀。除了裴寂、宇文士及,余者三位都分别受李渊奉命前往罗士信、李靖、李世绩这里传旨,以表慎重。

罗士信在杨文干事件开始前期加入秦王党。但因为平阳的关系也未公开站队,一直都是誉为是帝党第一大将。

萧瑀身为帝党要员,固然与罗士信没有多大的联系。彼此见面打个招呼,闲扯几句还是有的。关系算不上好,称句朋友也不为过。

见萧瑀热情的祝福,罗士信也欣然回应。

萧瑀拉着罗士信闲扯了几句,突然有些尴尬的道:“这个……大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罗士信一开始便觉得萧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