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虎贲 > 第163部分

第163部分(1 / 2)

>  平阳眼中一亮,低呼道:“郎君这是打算,找出一条路绕过朔方,深入突厥腹地?”

“不错!”罗士信颔首道:“因为朔方的阻碍,我无法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突厥腹地。早在开始,我便让侯杰深入群山之中,找一条能够通往突厥腹地的道路。就算没有路,开辟一条也行,我们有的是时间。只要能够掌握如此一条秘密道路,我们便能进可攻,退可守,随时随地的出兵袭扰突厥,达到以战养战的效果。当然这一些到现在为止,只是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规划猜想。最关键的问题,我还没有想到怎么解决。你可以将这一些,视为空谈。”

平阳摇着头道:“郎君智勇兼备,对于战机把握的尤为准确,怎是空谈?若没有这些思考,怎么能指挥军队打出一场场漂亮的战役?我觉得任何深谋远虑的战术,都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阻碍,将阻碍一个个克服,串连一起,将会打出漂亮的一仗。”

罗士信摸了摸下巴道:“你的说法与药师公很像,不过他怕我听不懂。说得很是直白,他说战术就如做馒头,将水、面、曲蘖合在一起,经过加工就成了馒头,少一样都不行。缺少什么就想办法解决,买回来。所以身为大将,不可在馒头未成的情况下,赌运气强行出击。但是如果水、面、曲蘖都存在的时候,便不可因为过于担忧而优柔寡断,遗失战机。侯杰已经离去两个月有余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回信,得尽快想到解决的法子才行。”

平阳道:“郎君顾虑的是战马吧?”

罗士信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大唐的边军延州与朔方接连,而两地接连的左右是雄伟连绵不绝的大山叫做白于山,呈现近东西走向,阻挡住了大唐与突厥的疆界。白于山东西极为狭长,南北又尤为宽阔,山势较高,山脊起伏和缓,南、北坡呈不对称状,南陡北缓,南坡比北坡沟谷切割强烈,地面破碎,以至于悬崖峭壁无处不在。

也亏得有这座白于山,阻挡住唐朝与突厥的疆界,不然大唐就将成为共用花园,随时随地突厥都能来去自如。事情在这里也证明了,凡事都是双向的。白于山作为唐突疆界,是大唐阻挡突厥入侵的天然屏障,但大唐想要通过白于山入侵突厥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以侯杰的本事,罗士信相信找出一条通往突厥的道路应该不是问题,但也能确定一点。他所找到的路,绝不好走。

人类可以凭借上天赋予的攀爬之能,克服穷山恶水,但他们这些北方战马是无论如何也翻不了山的。

没有马,在草原上去袭击一个部落,还是一个实力较为强劲的部落,那不易于送死。

这一仗如若要打,他绝对不可能再带千人,数量至少也要翻个六七翻,才能真正的重创敌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至少需要六七千匹战马的配合,想要瞒过梁师都将六七千匹战马运至相对应的地方,目前还没有好的法子。

平阳沉吟了好半响,突然一拍大腿,叫道:“有了!我们做不到,可是有一个人,一定做得到。”

“谁?”罗士信急忙问道,第一次大获成功,他自当开始筹划第二次袭击。抢掠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以战养战方才是他的打算。至于收获,那是顺带。但奇袭奇袭也就贵在一个奇字,大唐还没有做好与突厥全线交锋的准备,他也不可能领着参差不齐的边军与突厥决死。

,朝廷亦不可能配合他进兵。想要取胜,还是离不开奇字。

第一次用奇是出其不意,但第二次第三次想要继续用奇,困难的程度将会成倍上升。

但若能够解决骑兵问题,第二次用奇的战术就圆满了。就如李靖说的水、面、曲蘖做包子的条件材料赌齐备了,只差妙至毫厘的指挥,外加一点点的运气。

“突利呀!”平阳自信满满的道:“郎君怎么将他给忘记了?他现在在突厥如日中天呢,作为突厥草原的半个统治者,偷偷的将数千战马运至一个地方还是做得到的。郎君的目标是阿史那丛礼,而上一战,突利就险些吃了阿史那丛礼的亏。对付颉利的心腹,相信他很乐意帮忙的。可以跟二弟说明一下,在与突利做万匹马的交易,让他以这批马来配合你们。你们就用这批马行动。撤回庆州,在派人将这批马如数的送还给朝廷就是了。”

“好主意!”罗士信猛的一拍大腿,叫道:“莫说是如数奉还,若是得胜,双倍奉还也不是问题。夫人,你真是我命中的福星。”

平阳听他说的肉麻,有些不好意思,心中却是极为高兴,轻笑道:“这就是福星了?其实这一次来,我除了带了给你们的犒赏,还带着一个你正缺少的,对你极为有用的优秀人才。”

罗士信心底疑乎,现在他手上不敢说是人才济济,但是大多都是拔尖的人才苏定方、席君买、马周、刘仁轨、王玄策,都是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现在的他还真不为人才发愁,但见平阳如此信心十足,也跟着好奇起来。(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

第二十九章 马痴

面对罗士信的追问,平阳笑着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斛斯正!”

“啥?斛斯正……”罗士信眉头苦思,想了老半天都记不得历史上有这么一号人物,情不自禁的道:“他有什么本事?是政务人才?”

见平阳摇了摇头,他又道:“那精通谋略?”

“骁勇善战?”

“擅于领兵?”

罗士信一脸问了好几个问题,却依旧换来一阵摇头,不免道:“这摆明的文不成武不就的,那门子的人才?”

平阳白了他一眼道:“他是个马夫,擅长养马驯马。”

罗士信道:“马夫不都擅长这手?”他没有小觑马夫的意思,但是自从马匹多了起来,他就请了一些驯马人,负责喂养照看战马,马夫他还真不缺。

平阳正容道:“郎君不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

罗士信方才动容道:“难不成这个斛斯正是个伯乐。”

“那倒不是!”平阳略显尴尬,有些灿灿的说道:“真正的伯乐是他师傅叫张万岁。”

“我去!”罗士信忍不住惊呼出来,“这名字霸气,跟史万岁,既不怕折寿杀头?”他这是先入为主,在宋朝之前欢呼“万岁”是率性之为,并不见罪的。秦王见蔺相如奉璧、冯谖焚孟尝君债券都曾获得左右呼“万岁”之声。这就是一句称颂、讴歌、祝福用语。

在宋之前,取名万岁的就屡见不鲜。比如:东汉章帝之子刘万岁。北齐的韩万岁,西晋文帝时的大将军李万岁,还有唐高宗时梓州都督谢万岁。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的部将刁万岁……在加上史万岁与现在的张万岁。

直到宋朝,万岁才真正成为敬语。便如悲催的寇准,作为宋太祖的心腹,宋太祖曾经亲切的对他说“我有寇准,就如同李世民得到了魏征”。结果有一天,路上有一个神经,见寇准对他喊了声“万岁”。寇准这个魏征直接从枢密院副使降职为青州知府。

可见在宋朝以前。万岁并不是什么不可侵犯的词汇,更非皇帝专用。

平阳苦笑,她没想到罗士信是这个反应。相处的多,也知道某些时候自己的这位了不起的郎君会有犯傻的时候,也不去计较,只是道:“郎君或许不知。这个张万岁在早年还有些威名。马邑太守王仁恭就是死在他手上的。是刘武周麾下的一员大将。后来让我二弟俘虏了。二弟发现了他的能力,对他百般敬重,甚至称呼他为大唐伯乐。”

“大唐伯乐!”

罗士信心中一动,隐约记起了什么来,他记得在看历史札记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内容他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大致有点映象。好像是说唐朝的马政之所以成功在于李世民慧眼识伯乐,将一百败军之将。大势重用,成就大唐威震八方的伟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