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说是秦王暗中超控这一切,是他逼反杨文干的?”王珪也是才思敏捷,瞬间就领悟到了魏征的用意。
魏征摇头道:“我不知道,可许是巧合,也许有这可能,谁也说不清楚。如果我没猜错,陛下早已察觉到告发太子的三人是秦王指示的了。此事虽然陛下不提,但终究存在一点小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将这种巧合变为可能,说服陛下,一定能改变陛下的主意。”
王珪眼睛一亮,道:“太子的过错造成了今日的局面,促使陛下动了废立之心,换而言之,假若此事都在秦王的掌控之中。那么导致今日的局面就是秦王一手造成的,如此必将触犯陛下底线,从而再改决心。”
韦挺迟疑道:“那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时间紧急,情况危急,我们当真能抓的住秦王的把柄?”
“需要什么把柄!”徐师谟此时思路也是大开,低声道:“捏造就行,只要让陛下信任的人,找出一些事实而非的证据,只要让陛下的决心动摇,只要陛下相信,假的也是真的。”
魏征赞许的看了徐师谟一眼,虽然他们有些不合,但此人的才智反应还是不错的,他看了四周一眼,道:“必需想尽一切办法,接触到封中书,只有他能够救太子。”
“封中书?”王珪讶然道:“为何不是裴相公?依我看还是裴相公较为妥当,他是陛下的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的话比封中书好使的多。”
“只有封中书能救太子!”魏征再次强调道:“裴相深蒙上宠,位子早就坐稳。秦王殿下手段通天,不管杨文干造反是不是与他有关,都不可能留下明显的证据,我们查不到,唯一能做的只有诬告秦王。陛下当着裴相的面前,许太子于秦王。裴相固然因为当年刘文静的事情,偏向于太子,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冒险帮助我们诬告秦王,得罪即将成为太子的秦王。这个老狐狸,狡猾的很。敢在这个时候诬告秦王,而且能够说动陛下,为太子雪中送炭的只有封中书一人。只有他,能救太子。”
魏征眼中闪着利芒,以及最后的希望。
如果依照历史来说,魏征是成功的。他这反戈一击,帮助李建成战胜了机关算尽的李世民。
但是他遇上了罗士信,一个知道历史的人。
同样的李世民不允许威胁到他计划的人继续待在李渊的身边,腹黑的李二早已对封德彝使用了借刀杀人之计。
因为封德彝的出使,并不关系李建成。尹德妃、张婕妤也没有告诉魏征他们。
当魏征他们得知封德彝不在凤凰谷之后,魏征这位老谋深算,才智过人智者傻了,失魂落魄的说了一句:“天亡太子!”此后一个人默默的呆着,一句话也不说。
王珪不甘心失败,托人找上了裴寂。
但就如魏征预料的一样,裴寂现在已经是人臣之极,李建成、李世民当太子与他关系都不是很大,没有必要为了李建成冒险去诬告一个即将成为太子的男人。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在魏征与一众太子幕僚商议营救李建成的时候。
罗士信与李世民已经汇合,准备踏着夜路出发。
在欲行的时候,罗士信获得了一个与李世民单独相处的机会。
李世民告诉了罗士信李渊已经决定改立太子一事了。
罗士信说恭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困恼他多日的问题:“原以为要对付的只是罗艺、杨文干,现在却多出了一个突厥。怎么感觉是我将大唐逼得陷入如此绝地的。”
李世民笑道:“你想太多了,你不觉得就算我们有心促成杨文干与罗艺的联合,突厥的介入也来的太快太过突然?以至于有所准备的我们,还是不由自主的陷入被动。”
罗士信细想了许久,心中突地一动道,“殿下是说罗艺可能在此之前,已经跟突厥联系上了。”
“依照房先生的推测,很有这个可能。也许是突厥的密探见罗艺在大唐过的不顺,也许是因为出狱之后,发现我大哥庇佑不了他,打算多给自己寻找一条退路,总之他跟突厥搭上了线。而突厥呢?因为遇上了大将军,多次吃了亏。直接导致颉利的威望大减。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稳住了内部的不满,就如我在会议上说的,今年他们早已做好了入侵的准备。这些巧合凑在一起,以致罗艺的消息一传达突厥,颉利看到了机会突厥骑兵趁势南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个军事上的默契配合,也导致我们陷入如今的境地。”
李世民当初也因为事情超脱了他控制而郁闷,但他比罗士信强在了拥有房谋杜断一干超强的谋士团,分析出了缘由。不像罗士信,一直为这事纠结。
“就算有这巧合又如何?难道大将军还怕了不成?”
“开玩笑呢!”罗士信斗志昂扬的道:“殿下又不是不知我的志向,对付异族最是来劲,怎会害怕。只是有点自责,若不是我的提议,突厥不会如此快的兵临城下,给我大唐造成危害。”
“这将军又错了!相反大将军还挽救了边境百姓,让他们免受兵灾。”李世民眯眼笑道:“今年突厥必来。他们势大,边兵必不能挡,那时边境百姓必将洗劫一空。反之现在,他们为了我父皇这条大鱼,放弃了掠夺,纵兵长驱直入。只要此战我们得胜,突厥将会再一次尝到一事无成的滋味。”
“有道理!”罗士信两个眼睛亮了起来,让突厥一事无成,这种事情他喜欢。(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远射狙击
罗士信、李世民、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侯君集以及不到六十人的秦王府精选战士,踏着难行的荆棘草丛,攀过山的峭壁,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杨文干叛军的后营。
现在正是凌晨时分,杨文干的军营一片寂静,点点营火,将偌大的三万兵马的营垒呈现在众人面前。
罗士信站在高处俯仰整个营垒,营垒重重叠,层次分明,偌大的营寨布置的极为紧凑,可见这布营之人胸中韬略确实非凡,不住赞道:“这罗艺还是有点水平的,这营寨布置的。若没有一定的兵力,短时间还想不出法子将他拿下来。”
李世民亦笑道:“罗艺能够在幽州称雄一时,自然不可小觑。杨文干这中看不中用的家伙,得他相助确实棘手了些……”他说道这里,神色突然微变,低声道:“罗艺变阵了,这是双头营寨。”
双头营寨是面对两面来敌所布下的营寨,以中心为基,分前后两头,以应对双面来敌。
罗士信先前没有来过,自不晓得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细细看来,果然与李世民说的后方松懈不一样。立寨的目的就是防守,双头营寨的防守重心便在两头,现在后营也布置成了防守重心地,自然不存在后方松懈这个概念。
想了想,他苦笑道:“必然是得知天节军即将到来,为防两头受袭,罗艺他们临时改了营盘。”
李世民表情也略显吃重,他们人少但是精锐。在对方松懈的营垒中夺马突围,并非难事。但如今对方后营也变成了前营布防深严,他们十余人一但被发现。将会遇上成千上万的围杀,破营而出的可能的难度增加了不止十倍。
“关键是那几个瞭望塔!”罗士信手指着呈现品字形的三个瞭望塔,最近的那个瞭望塔在他们八十步内,中间的那个近乎百步,最远的那个足有一百二三十步。
“最近的那个瞭望塔视线包括我们的所在地,我们从这山崖上攀岩下去,瞒不过他的眼睛。他必须死。他死了却瞒不住第二个瞭望塔的哨兵,第二个哨兵若死也瞒不住第三个哨兵。唯有将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射杀,他们的计划才能实施。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罗士信的话音落下,其他人都听明白了个中意思。
此次突围的关键在于战马,就算是西楚霸王附身,只凭借一双腿。也不可能杀穿千人以上的队伍。但有了马就不一样。以无双之勇,配合战马的机动性突破能力,能够将一个猛将的战斗力成倍提升。
现在他们当务之要是要通过一个营垒,到下一个营垒取马,若他们在开始就被发现,进入人海纠缠,只凭这点点人不可能突破这个营垒抵达下一个营垒取马。
“关键是第三个哨兵,初步估计。有一把百三十余步,已经超过弓箭的有效射程。”李世民已经从背后取下了长弓。弯弓比划了一下,摇了摇头,没有多少把握。
“他交给我来!”罗士信这时亦将破弩弓取在了手上,看着远远的那点黑影,道:“我有信心取他性命。”
李世民讶异的看着罗士信,罗士信的武艺他自是知道,但从未听过他的箭射的有多厉害,尤其是昔年罗士信跟随他行军作战的时候,更是连弓箭都不准备,杀敌破阵只凭刀枪。
“有它相助,应该不成问题!”罗士信秀了秀他的宝弓,亮出了宝弓上的长孙二字。
“破虏弓!”李世民作为长孙家盘龙剑的继承者,自然知道这把出自于长孙家后归史万岁的破虏弓,眼中闪过一丝欣羡。作为一个以善射出名的射手,若能拥有一把如破虏弓这样的利器,那是梦寐以求的。
当然这欣羡只是一闪而过,以李世民的胸襟气度,还不至于觊觎一把强弓。
只是带着意外的目光瞧着罗士信,心底有些期待,李世民笑道:“相传神兵利器也是择主而事,大将军既然得到了破虏弓,这技术定是不差。大将军既然有那个信心,那个贼子便交由大将军了。君集,你射第一人,中间那个交由我来。”
侯君集有些不悦的应声而出,输给谁他都不愿意输给罗士信,但是李世民的命令却也不得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