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干豪气干云的道:“二弟本想着直接率大军趁着路程便利,扑向凤凰谷,先取了李渊的小命再说。到了这宁州,觉得应该先将宁州给攻下来。大哥你想,宁州在庆州东南,与仁智宫只相隔一道山梁,而且是庆州都督府辖下人口最密集、兵源最多最为富庶的州治。我们拿下宁州,随时可以翻山过来直击仁智宫,威胁李渊老儿,还能拿下一块立足之地。”
罗艺听了呆了半响,嘴巴张了张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着威武不凡,气概了得的杨文干,脑中忍不住浮现了一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古人诚不欺我也。”
这句话本是用来形容那些形貌丑陋却身怀大谋略大智慧的人物,但此事用在杨文干身上却也极为恰当。
杨文干长得显眼就如画像里的关二爷一样,气概非凡,不怒自威,看上去非常的了不起。但是实际上才干很是平庸,他这造反纯粹是胆小怕事,在左右的怂恿下临时起意,没有计划没有目标。
本来是打算袭仁智宫的,行到半途临时改了主意,去打宁州,在左右的提醒下,打宁州之前,先拜会一下罗艺,将他拉入阵营,以壮声势。
杨文干最大的长处是能说,配合一副天生的好相貌,就显得非常能干。李建成让忽悠住了,罗艺开始也让忽悠住了。但这一开口干实事的时候,罗艺立刻反应过来,这杨文干是白生了这一副好相貌。
奔袭仁智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杀了凤凰谷里的李渊、李世民、李建成造成大唐混乱,或者挟天子以令天下,兴许还有称雄的机会。但是先打宁州,在打仁智宫,这算什么瞎扯淡的打法。
大唐最强的战力关中十二军随时随地就能支援凤凰谷,这浪费了时间去打宁州,岂不是让援兵支援凤凰谷嘛?
有宁州为根基又如何?
大唐已经一统天下,让李渊缓过气来,以举国实力,区区一个宁州什么抵挡。
造反这种时期若不给部下看到胜利的希望,一但士气消散,部下立刻会反过来自保弑主。
不过……
罗艺心中一动,杨文干能力平庸倒也不是坏事。想当年瓦岗不就是因为李密能力远胜翟让,从而反客为主的?念及至此,他心中大为欣喜,更有了计较道:“二弟,大哥这里有上中下三计,你可愿意听?”
杨文干大喜道:“大哥请讲。”他才干平庸,让他练练兵招募一些私兵不碍事,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可造反超过他能力太多,以至于一直没有一个直白的章法,可以说是乱打一通。现在罗艺有谋,还分上中下,登时高兴起来。
“上策,速度派人与突厥联系,引突厥精骑南来,抗拒大唐兵马,借助突厥之力,北方称王。中策,趁李唐兵备未集,孤注一掷领精兵强攻仁智宫,劫持李渊胁天子以令诸候,或诛杀李唐皇室造成天下大乱。此役若能成功,可令江山易主,但需干冒奇险。下策,据城自守,或称为流寇,与唐兵反复纠缠,直至全军覆没。”
罗艺眼中衍生出了一股野望,他原本就是占地为王的诸侯,只因为看出了唐朝的潜力,选择了投效大唐,满以为投奔大唐之后荣华富贵,权势声望什么的信手而来。但是出现了罗士信这个妖孽,处处与他作对,将他死死的踩在了脚底下。权势富贵什么的没享受到也就罢了,还蹲了一年的大狱。
在牢狱中罗艺悟出了一个道理,人还是要靠自己。
杨文干此时邀请他一同造反,给了他一个机会,重新找回当初幽州王的机会。
他要告诉世人当初的幽州王罗艺又回来了。
事实上这也是真正的罗艺,罗艺打仗凶悍用兵老道,称得上的一代良将,这用兵本是他所长,偏偏与罗士信同殿为臣,被逼的对他用阴谋诡计,一个大老粗用阴谋诡计还不是自讨苦吃?
现在挣脱了束缚,这在军略上的上中下三策也体现了他个人的军事水准。
杨文干拍手叫绝:“妙啊!那大哥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罗艺笑道:“二弟既然来到这里了,那索性上下两策一同实行,一边派人联合突厥,一边奔袭凤凰谷,进可攻,退可守。二弟看如何?”
“听大哥的!”杨文干眼神也热切了起来。
这时远处一个一脸横肉,长得跟屠夫一样的胖子大步走了过来,他的手中提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随手一甩丢在了地上粗声粗气的道:“好像是狗皇帝的使者,让某撞上杀了。”
杨文干、罗艺目光落在那人头上,竟然是……封德彝。(未完待续。。)
ps: 老规矩,12点前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玩过火了
罗士信看着凤凰谷外,列队整齐的杨文干大军,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历史再度发生了转变,向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了。因为罗艺的干预,杨文干亦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在奔袭凤凰谷的时候,突然异想天开的调头攻打宁州。导致大唐援兵抵达,李世民奉命出征,结果还未交手。杨文干左右就因为畏惧李世民的威名,将杨文干杀了,献给李世民投降。
今时今日,因为罗艺之故,杨文干直接兵袭凤凰谷,将李渊堵在了凤凰谷内,严重的威胁到了皇帝的安危。
“大将军,这有点不对劲啊!”莫虎儿嚼着草根,古怪的瞧着外边密密麻麻的大军,灵动的眼睛闪过些许疑惑。
“你也察觉出来了?”罗士信看了他一眼,目光继续看着外边的大军心底担忧着一件事情。
罗艺、杨文干他们大军抵达凤凰谷外,为得就是强攻凤凰谷生擒李渊,现在却不进攻,而是在谷口修建防御工事,意图将他们困在凤凰谷里,这未必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莫虎儿嘿嘿的一笑道:“明摆着呢,我大唐勤王军正马不停蹄的往凤凰谷赶来。他们就这样耗着,援兵一到,里应外合,保管打的他们直叫娘。那个杨文干我是不知道,不过李艺那个家伙还是很有能耐的,不至于放这种错误。他这是想要围点打援?不清楚。”
罗士信道:“也许是在等援兵也不一定。”
“援兵?”莫虎儿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此时天上突然传来阵阵鸟鸣,噪声响彻云天。
罗士信抬头眺望。只见云层下由北向南密密麻麻掠过千万只褐羽白腹的鸟儿,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
“突厥雀!这是突厥雀……”莫虎儿眼中闪过一阵惊恐,幡然大悟道:“是突厥。他们在等突厥的援兵。突雀南飞,胡必至,突厥来了……”
“瞎扯什么!”罗士信白了他一眼道:“不过突厥援兵,可能是真的,感觉有点玩火**了。”他看着天上的鸟儿,低声嘀咕。
这突雀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突雀其实是沙鸡的一种。他们南飞只是是正常的南飞迁徙而已。但是突厥人入侵也都是在夏末秋季,秋高马肥的时候,导致常常与鸟儿一同南下。也就被视为“入侵征兆”。
“大将军,陛下请你前往仁智殿议事。”
正在探查敌情的罗士信,得到了一名元从禁军的通知。
随着杨文干、李艺合兵一处,兵临城下。李渊找他们商议的时间段越来越频繁了。
能够想象的出。李渊自己也是急了。
不过对于李渊,罗士信还是存着一些敬意的。在得到李艺、杨文干合兵一处的时候,李世民、裴寂都曾劝说李渊领着数十护卫轻骑退回长安。他们一行是出来避暑的,随行的马匹只有百余骑。大军若退,肯定让李艺、杨文干追上,但李渊他们一人数马,换马赶往长安,李艺、杨文干是追不上的。
李渊却严厉的一口拒绝。作为一国之君,他有着一国之君的尊严。毫不犹豫的道:“朕乃天子,岂能甘受叛贼威胁,落荒而逃。”
这份勇气,还是值得赞赏的。
来到仁智殿。
李世民、平阳、裴寂、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都在殿中。
李渊坐在上首,脸上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