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平阳先到一步,“大哥怎么样了?”
李渊看着眼睛略微红肿,一脸担忧的平阳,在这种情况下,难得的露出了一个笑容:“放心吧,你太子大哥虽然糊涂,干了蠢事,但父皇相信他决不至于行弑君谋反之事,会给他一个清白的。只是他太蠢了些,给他个教训吧。”
正说间,罗士信也赶了过来。
“朕并不相信太子谋反,这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让太子与杨文干当面对持,方才能以事实证明一切。朕欲派遣使者去招杨文干来此,为了避嫌,最好避开与秦王关系密切的人,你们可有好的人选?”
罗士信略作思考道:“司农卿宇文颖带与齐王殿下关系密切,与太子殿下交好,应该是个选择。”
李渊眼中一亮,宇文颖也是他所信任的大臣,当即笑道:“真是老糊涂了,朕竟然将他给忘记了。”
当下李渊将宇文颖请来,让他马不停蹄的去请杨文干、
此时在山脚下,也正上演着一处舍身救主的一幕。
太子中允王珪,这个李建成的第一谋士跪伏在裴寂、封德彝面前,高声道:“臣身为东宫官属,未能尽到拾遗补阙、佐赞弥过之责,使得太子监国出此纰漏罪该万死了。请裴老、封老转告陛下,太子仅有失察之过,是臣处事不周,以致大过酿成,愿伏法于陛下,万万不可累及太子。”
李建成礼贤下士,同样也有愿意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存在。王珪、魏征、韦挺、徐师谟、赵弘智五人便是其中最忠于李建成的。
一个个如王珪一般,俯首认罪,愿意为李建成承当过错。
裴寂、封德彝彼此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暗自庆幸,好在东宫也有一些忠贞之士,了却了他们的担忧。
李渊派他们前来,说了一大推话,但一个“查出怂恿者”,表明一切,全然透着一股回护儿子,欲拿外臣顶罪的意思。
裴寂、封德彝老奸巨猾,如何听不出来。
他们与东宫关系不错,若东宫一个个不识趣,让他们逮一个问罪,还真不知如何选择。现在一众人都愿意为李建成顶罪,他们的任务就轻松多了。
王珪、魏征、韦挺、徐师谟、赵弘智五人也松了口气,能够为李建成顶罪,也就意味着李建成并无异样。
一切都在李渊的掌控之中。
最初李渊并没有意识到这次事件与李世民有关,只是单纯的想保住李建成的命,哪怕李建成真有杀他之心。作为一个父亲,他也不愿自己的儿子死在他的命令之下。
但随着与李建成的一番交谈,他察觉出了李世民那淡淡的野心。
固然李世民隐藏的很好,但是这种事情除非你不做,做了就别想瞒的住。李渊原来是没向那方面去想,让李建成一点,幡然醒悟,会意过来:原来一切都是老二在作怪。
想着权力的巨大诱惑,李渊也狠不下心来责怪李世民。
现在就等杨文干的到来,然后将此事戏剧性结束就是了。
至于接下来如何处理他们两兄弟的关系,等回长安再说吧。
李渊头疼欲裂的想着,他怎么也料不到这次避暑,竟然造成了如此不可收拾的局面。
……
李渊想的还是太美好了!
很快他就得到了杨文干的消息。
杨文干在庆州起兵造反,大军直逼凤凰谷而来。(未完待续。。)
ps: 12点前,还有一章。
第二百六十八章 易储之念
杨文干反了!
李建成对于杨文干推心置腹,将他从一个小小的东宫护卫头子,提拔成了总揽庆、原、缘、会、宁、泾、陇七州军事,守卫大唐北疆防线,可谓恩重如山。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叫尉迟敬德,更不是所有人都叫程咬金。
尉迟敬德对面李建成的拉拢,言辞拒绝。程咬金更是,李建成欲斩断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请李渊下旨,将程咬金调离长安,去康州当刺史。程咬金二话不说,拿着圣旨找到了李世民,在他面前将圣旨给撕了,冒着全家砍头的危险,抗旨拒绝,依旧跟着李世民。
宇文颖是太子的人,他奉命去请杨文干。
依照李渊的用意是将杨文干以圣上召见,查问布防突厥为由,将他诓骗到凤凰谷。不管杨文干那厮有没有反意,先控制起来,卸了兵器,再来说话。
只是宇文颖想法不同,这到了庆州都督府,他没将自己视为外人,很直白的将太子李建成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杨文干。
宇文颖以为杨文干是李建成一手从最基层提拔出来的,对于李建成应当是忠心不二,一听李建成都陷入如此绝地了,会二话不说马不停蹄的去帮助李建成洗脱罪名,去救李建成。
但是宇文颖想的太天真了。
一个人是否真正的忠心不是靠利益来衡量的。
尉迟敬德、程咬金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固然是因为他们为人重情重义。李世民对他们信任有加,更多的是战场上累积下来的深厚情义。
李世民每战必前,而尉迟敬德、程咬金作为统军护卫。哪里少的了他们。彼此在战场上一同扶持,生死与共,这种历经过生死累积下来的情义,才是利益无法换取来的。
相反李建成少经战阵,身边武将也没甚么冲锋陷阵显露头角的机会。能上位者,要么凭家世显贵亲戚引介,要不就是。凭着感觉提拔。杨文干口舌伶俐,擅长揣摩上意,一口肝脑涂地、一口万死不辞的。说的是天花乱坠,讲的是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到真正危险的时候,立刻就怂了。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便是如此。
李建成受困凤凰谷。而受困的理由是他杨文干意图奇袭凤凰谷谋反弑君。任凭宇文颖说的天花乱坠。杨文干也不敢背着意图谋反的罪名自投罗网。左思右想,在左右的劝说下,觉得反正是难逃一死,索性反了,求的一线生机。
杨文干本就是李建成用来募集私兵的,麾下绝大部分兵将都不听朝廷之名,以杨文干为主,号令一下。短时间内便集结了两万余兵马,声势浩大。
凤凰谷仁智宫。
李渊得到杨文干谋反的消息。大发雷霆,对于李建成也怀着深深的失望。
他一直看好李建成,认为李建成恭谨孝顺、与人为善、身为太子能够尽心尽力辅佐君父,日后一定亦会是一个优秀的大唐皇帝。所以就算李世民的威信再高威望再隆,他都不成有半刻易储的念头。那些劝说他易储的大臣,都让他骂的狗血淋头之后调放外地。但是今日他却有史以来第一次动了易储之念。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