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氏接着道:“那最后一个问题自然是做得到了?”
尉迟恭摇了摇头答道:“是做不到。”
长孙氏惊疑道:“不可能吧,齐王殿下能够做到,士信将军反而做不到了?”她可不止一次听他丈夫评论天下猛将,大说天下最勇悍之士不过五人李唐得其三,余者西秦霸王薛仁杲、万人敌裴行俨以没入乱世之中。
尉迟恭道:“末将研究过罗将军的枪法,他的枪配上他的武道神力,有一股很霸道藐视一切的气势,讲究速战速决,人多人少对他而言没什么区别。如齐王一样对上朱粲、段达、王仁则三将,三招五招的就能将他们灭了。让他跟三人鏖战一起,打个百十回合,真的是在为难他。”
ps:二更到了,天亮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刀阔斧
罗士信一路来到右骁卫府衙,这一次他是真真正正的以大将军的身份走进府衙。
罗士信晋升大将军的消息已经传开,府衙内的一干同僚早早的来到了府衙,祝贺他高升。
罗士信入右骁卫的时日并不长,但他却行着代理右骁卫大将军的权力,府衙上下早已视之为半个大将军,习惯受他指挥。更兼此次出征,他率领右骁卫兵卒打出了右骁卫的威名。现在长安上下无人不知右骁卫的陌刀队是当世一等一的强兵,能够杀鸡宰羊般的将凶悍的突厥骑兵打的落花流水。
唐朝尚武,对于强兵极为敬重。以至现如今但凡右骁卫的兵,走在长安的大街上都是令人羡慕敬仰的存在。吃饭消费能够享受**折的优惠,一票单身的兵(痞)子现在成婚率直线上升,大户小家都愿意将女儿嫁给右骁卫的英雄儿男。
罗士信执掌右骁卫不过几月,硬生生的将右骁卫从默默无名拉到了名扬长安,如何能够不让他人心服?更何况罗士信平民百姓出身,没有任何家世依仗。走到今天这一步全凭战功,靠的是实打实的本事,掺合不得半点假,是以整个右骁卫的官员对于罗士信现在是打心底的佩服敬重。
对于他的晋升,没一个在任官员不心服口服的,都盼望着罗士信能带领他们再创辉煌,将右骁卫继续推向巅峰。他们也好从中沾光,取得出色的成绩。
罗士信目光落在薛永、莫虎儿、苏定方三人身上,对着他们先后点了点头:现在整个右骁卫都是他的,但这三个人毫无疑问的是他最信任的心腹。
例行了每日的点卯,罗士信开始针对右骁卫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其实在当初担任右骁卫将军的时候就有心做些变动,只是当时他人微言轻,难以服众,理智的选择无为之治,以换取营中安稳。
如今他在右骁卫的威望之高,不做第二人选,又是名副其实的大将军,正是有所改变的时候。
依照唐朝的军制,十二卫大将军肩负任务有两项:其一率兵守护皇城,其二遥领天下折冲府,掌控治下的府兵训练情况以及人数多寡。其中折冲府由地方统军、别将负责,所以十二卫大将军真正能够掌控的唯有守护皇城的府兵。
这些兵卒空闲时护卫皇城安危,打仗的时候可以调派部分兵卒充当大将军的亲卫一同出征。
以前的右骁卫军以护卫皇城为主,兵卒的缺乏进取之心,罗士信看在眼里无力改变,现在却不一样。右骁卫如今他说的算,护卫皇城压根就无需多费心神。试问天子脚下,又有多少人有胆子打皇城的注意,纵然安排的护卫再多,也不过是浪费人力资源。
他要将右骁卫的重心转移到练兵上面,在没有战事的时候提升全军的战斗力,以便战事起时,能够拿得出像样的力量。
当初罗士信当任右骁卫将军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他将那些追求安稳安于现状的兵卒选出来,让他们负责护卫皇城的任务,余下有雄心抱负的兵卒专心训练。也是因为这般分工,他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一支训练有素的陌刀兵。
现在他当上了右骁卫大将军,更是打算如此做来。
想要在军事上成就一番事业,个人的武勇智略固然必不可少,但拥有一支拥有足够力量的劲旅,同样重要。
真正的劲旅是靠练出来的,罗士信要做的是给这些兵卒足够的训练时间,同时又不能耽搁自身任务。也就需要重新分配,要完全打乱原来的习惯制度,一切推倒重新来过。
换做以往,罗士信这么干早就有人跳出来反驳了,谁愿意平白无故的乱了自身的节奏。现在却无人反对,他们都明白,罗士信动作越大,就越代表他有足够的壮志雄心,想要在这右骁卫干出一番事业。他们相信罗士信能够带领他们一起发达,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十足的干劲。
关于这种整改,整个右骁卫上下所有官员都参与其中,相互探讨,各抒己见。
几乎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罗士信才综合众人智谋,拟定好初步的计划。
“暂时就这样安排下去!”罗士信长长的升了一个懒腰,看着讨论气氛的热烈,意犹未尽的众人露出了开怀的笑容,他们这些上位者有干劲,才能带动下面的人成倍努力。
“接下来我安排一下右骁卫左营的人事变动。”罗士信笑着将薛永、莫虎儿、苏定方三人叫了出来,薛永继任他右骁卫将军的位子,莫虎儿、苏定方一并提升为右骁卫中郎将,三人都进入了右骁卫的核心处。
众人都知道薛永、莫虎儿、苏定方是罗士信最信任的心腹,对于这个任命也没有异议。
莫虎儿、苏定方的任命,罗士信直接有权力任命。
薛永的骁卫将军则需要上疏宰相处,由宰相传达李渊由李渊下旨任命,需要走一个章程。
薛永是陌刀队的首领,破突厥两战立了不小的功劳,而且作为一个在右骁卫混迹二十多年的老人也有这个资历,足以坐上骁卫将军的位子。
一众人吃了午饭,各自根据会议决定的右骁卫全新运作方式安排下去,一时间整个右骁卫上下忙碌成一团。
罗士信也没闲着,批阅着推挤如山的公文。
这地位不一样,干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更何况他出征三月累积了不少需要他过目的军务。
有过代理大将军的经验,罗士信处理起这些事情来相对的得心应手。
将公文过目一边,能处理的处理掉,不能处理的丢给上方让他们头疼。
突然罗士信拿过一份从荆州寄来的公认,眉头不免皱起,右骁卫管辖的折冲府可没有在荆州那块的,荆州的公文怎么会出现在他的桌子上?一看收款,还真是寄给他的,在看落款手忍不住的抖了一抖:那落款人竟然是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李靖。
大唐军神李靖!!!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军神来信
罗士信满心好奇的拆开了公文袋,里面装的竟然不是想象中的公文,而是一封信以及一本书札,将书札放在一旁,拆开火漆轻轻地诵读:
“罗将军您好,自于荆州获得将军以陌刀阵两破突厥的消息,心中大为触动。突厥乃我大唐第一大患,靖亦常思以步克骑之法。近年来查阅古籍,略有心得。发现许多地方与将军存有所见略同之处。靖视兵法战术如痴,陌刀阵以步克骑之法,综合前人心得妙处,加以创新另辟蹊径,着实精妙。冒然来信,还望勿怪。”
念及此处,罗士信不由得止住了嘴巴,心中暗笑,这陌刀阵本就是你老研究多时的结晶,自己不过是依仗后世人的优势依瓢画葫芦而已。
能得军神如此称赞,罗士信心底还是极为高兴的,于是急忙向下看去:
“靖与秦王书信中常提及将军,得知将军心胸豁达,容而有度,谦而好学,斗胆指出将军不足之处,不喜勿怪。将军之陌刀阵充满了针对性,是以杂而少变。突厥初次遇上,因不了解其中关键,以令陌刀阵大展神威。若让对方摸透将军陌刀阵的针对性,加以事先防范。陌刀阵各类不足之处,将会得以体现。反为敌方所乘。”
说的不错!
罗士信以今非昔比,军事水准大有长进,对于军事亦有自己独到见解。
陌刀阵是他赖以成名的战阵之法,平素没少往这方面研究,也确实发现陌刀阵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不断的加以改良。
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基本道理,罗士信还是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