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松动
或许是一番话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李狗子索性上前一步,走出了队列,不断挥舞着双手,道:“你知道我们箕州这些人换了多少个州家吗?起码有二三十个了!他们每一个,我说的是毫无例外的每一个,上任之初,都会跑来和我们说你方才说的几乎同样的一番话。wwW、想当初,我们哪一次不是高高兴兴的去帮你所说的朝廷卖命?结果呢,你也看见了,每一次,我们的队伍总要出一点乱七八糟的事情,兄弟们死的死,散的散,到现在,当年的老兄弟,剩下的还有几个?而那些贼子呢,该猖獗的,还不是一样,哦,不,是更加猖獗了!这倒也罢了,那些昏官,该升官的,还不是都升官走了,该发财的,还不是刮完地皮走了?他们又何曾为了剿匪而流过一滴血,甚至滴过一滴汗?”
或许是想起当年和一群兄弟一起剿匪的热血场景,李狗子激动不已,那巨大的身躯居然略略颤抖,而他的眸子里,竟然隐隐地有晶莹的液体正在闪烁。
众人无不恻然。衙役中那些年轻一些的,基本都没有认真剿过匪,但见到眼前这个铁塔一般的汉子如此真情流露,都是一阵心酸。而那些年纪大一些,如李狗子所说,曾经高高兴兴地替朝廷卖命的捕快们更是喟然不已。很显然,李狗子一番话,引起了他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共鸣。
见到众人动容,张易之也有些受到这气氛的感染,莫名悲愤起来。同时,他又有些窃喜。如果这些人都是冷血的,对于什么名声之类的浑不在意,那要说服他们参加什么剿匪,就是完全不可能。而从眼前的情形来看,这些人倒也没有堕落到这个份上。只不过,多次的失败以及他们看到的一些官场的黑暗面夹杂在一起,让他们对剿匪的事情有些心灰意冷罢了。
静默了好一阵,待得众人渐渐回复了平静,张易之才说道:“李狗子是吧,你说的不错,我们的朝廷里,的确是有一些不知良心为何物的官员。不过,朝廷的局势总是一直在向前走,越变越好的。你们应该已经听说,皇上前些日子处置了大凶寮来俊臣,并狠狠地清剿了一回他的党羽。这件事就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咱们大周的朗朗乾坤,又要重新恢复清明了。如今这个时候,正是兄弟们建功立业,以期将来封妻荫子的好机会,大家为何反而如此蹉跎颓废?以前的那些官儿们是怎么说,又怎么做的,我不管,也不想去管,我只说我自己。今天,当着众兄弟的面,我做一个承诺,这一次剿匪,兄弟们只要愿意随我去,我张某人不会坐在这衙门里干等着,更不会像李班头所说的,坐在家里享受美女的伺候,我会亲自领着大家一起上山——”
看着众人的目光中,终于划过不同程度的异色,张易之越发来劲了,他仿佛已经感觉到胜利的曙光在自己的眼前闪现。当下,他振作精神,继续忽悠:“当然,上了山,我也不会趁着兄弟们办公差的时候自己忙着观光旅游。我的第二个承诺,就是咱们尽量和他们讲道理,若是能不打开而让他们放弃这种落草为寇的生活,自然最好。如果不能,我们再行强攻也为时未晚。强攻的时候,大家也可以看着,如果我跑了,兄弟们可以一哄而散,一切罪咎都归在我身上——”
“好,就凭着张少公这一句话,我李狗子愿意最后再相信你一回。若是有五十人以上的参加剿匪,我便加入!”听得此言,李狗子忽然截入道。
张易之先是一喜,继而一愕。李狗子看起来在捕快中颇有人望,他愿意加入剿匪,张易之自然是万分高兴的。可是,这厮比表面上看起来,又奸猾了不少,他的加入居然是带着条件的。
五十个人?开玩笑,衙门里的捕快加起来,恐怕也不过是七八十个人的样子。这中间,大部分都是进入衙门没几年的新捕快,李狗子这样的老捕快都不愿爽快答应参与剿匪,这些新人难道还能比他们更加热心?
“我们也愿意加入!”
李狗子刚越众而出,又有大约十几个人纷纷跟着走了出来,表示愿意加入。而其余的人,大多数都是满脸的犹豫之色,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也有少一部分纷纷把目光向前面的罗从风和姜山望去。很显然,这些人便是他们的心腹,都以他们二人马首是瞻。
张易之偷眼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罗从风和姜山,见他们只是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没有任何表示,知道他们是不可能立即表态支持剿匪的了。
当下,张易之不由哀叹起来。他知道,现在站起来的这些里面,有不少都是仿效李狗子的。一旦张易之无法凑齐五十人的队伍,李狗子自然要退出,而他们也必然会随着李狗子一起退出。到那时候,支持剿匪的,说不定就只有区区五六个人,若是真的开上观风山去,恐怕除了制造笑料和悲剧之外,就不会有其他任何功能了。
暗暗叹息一声,张易之知道今天之内,是不可能有进一步的效果了。他蓦然发觉,自己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点,以为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在众人面前亮一亮,就有人会跟着自己走。他却忘记了,在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衙门里,想要说动下面的人,就必须要先说动上面的人——即使,这上面的人看起来似乎极为无能。
看着身后这两位目无表情的“上面的人”,张易之轻轻咬牙,终于回过头来,说道:“诸位,不管你们愿意不愿意参加此事,我希望你们都能想清楚一些,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就决定了如此大事。这样吧,你们今日且回去,有愿意参加的,明天继续要衙门,到时候咱们再详谈。”
众衙门听了,都是松了一口气,在窃窃私语中,缓缓散去。不多时,偌大一个教场之上,就只剩下了三个人。
“哈哈,属下也先告退了!”恰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张易之不必回头,便知道那是罗从风。
“好!罗捕头,希望以后咱们能多亲近亲近!”张易之回身笑道。罗从风虽然一看就是没甚本事的,大多数捕快都不怎么看得起他。不过,通过方才的事情,张易之也看出,即使看起来如此无能的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一帮心腹。就因为这点,他也成为了张易之需要拉拢的重要对象之一。
不过,张易之更愿意先搞定姜山这块更难啃的骨头。
罗从风客气地抱了抱拳,才拖着粗大的身子走了。现在的教场之上,就只能下了两个人。
“张郎,你不应该把这些人放走的!”静默了一阵,姜山率先出口。
“哦——”
“他们都是有家有口的,现在可以凭着一时的热血,答应了剿匪的事情。回到家中,被妻儿老小七嘴八舌地一劝,那股热血还能剩下多少,恐怕就难说了。若是我所料不错的话,方才站起身来的这些人中,明天能够如约而来的,应该不会超过一半。张郎啊张郎,你这一番心血算是白费了!”不知为何,老小子的语气里,居然很有几分亲近之意。
“没关系!”张易之微微一笑:“如果姜公能够拔刀相助的话,我想这一切应该都不是问题的!”
姜山微微一怔,随即便苦笑道:“张郎太看得起我了。”
第226章 谁是“高明”
“姜公若是不值得这份看得起,我也就不会看得起了。WWw。”张易之笑道。
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姜山苦笑道:“我知道张郎眼尖,能看出我在这些捕快里面还是有几分人缘。不过,张郎你可别忘了,我们做生意的,讲的多是财货,所交的朋友也多是酒肉朋友,平时看起来亲密,关键时刻却是用不上的。所以,我就算有心,恐也无法帮到张郎,张郎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着,姜山竟不顾张易之,自顾转身而去。
张易之并没有追上去,方才姜山说话的语气,让他觉得里面似乎藏着某种特别的暗示一般。
“另请高明?”张易之的脑海里蓦然划过这个词。顿时,他便激动了起来:“这个另请高明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他的意思是,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真正的‘高明’存在吗?”
越想,张易之越觉得这番猜测没错,回想起来,姜大贾的说话从来都带着点市侩味道的,今天却故作高深起来。虽然他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装逼的时候也不像高人,但传递的意思还是比较清楚的。
然则,那所谓的“高明”又是谁呢?
张易之第一个否认的,便是刚刚离开了的罗从风。罗从风这厮的平庸,绝不是装出来的。不然的话,所谓“县官不如县管”,他身为总捕头,管的便是捕快们,他的心腹势力没有理由反而比作为县尉的姜山少不少。而且,从主观上来说,罗从风这厮长得肥头大耳的,太缺乏高人的形象了。
难道是县令管泛?难道这老家伙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货?
这个念头甫冒出来,张易之立即就把它压了下去。他实在很难相信,一个整天斗蟋蟀的家伙,竟然能在暗地里掌握着捕快们的决定。毕竟,捕快们是逢五之日才会聚在一起的,而即使在今天这个逢五之日,这老家伙居然也懒得露面。这样一个人,手中又怎么可能握着握着一股别人都看不出来的势力呢?
那么,整个辽山县衙门之内,还有谁具备这等能量呢?整个衙门之内,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就只有主簿和县丞了。
从多选一到双选一,张易之就觉得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