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赞。
郑氏已经是好久没有今天这样开怀过了。对于她而言,今天绝不仅仅是品尝了美味这么简单,更主要的是三十多年以后,她再一次见到了多年的热闹。尽管当时的情景,比今日还要热闹得多,当时的自己,也不是如今的模样,可她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时候的宴席,还有那时候的一众亲人们。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得不说,这一次的生日筵席策划得极为成功,但它还是终于走到了快要结束的边缘。看着酒席上的剩菜残羹,众人无不摸着肚子,把目光再次聚焦向了上座上的郑氏以及她身边的上官婉儿。这些目光中,有满足,也有不舍。毕竟,今夜这样的筵席,下面的这些人这一辈子未必还有机会参加。
感受着这么多不同意味的目光,上官婉儿微微一笑,轻轻地向自己的母亲身边靠了靠,她那只芊芊玉手同时探出,轻轻地拉了一下她母亲的衣摆。
“哦!”郑氏从沉思中被拉了回来,有些茫然地看向自己的女儿,却发现自己的女儿向自己使了一个眼色。
郑氏立即把目光向下边转了过去,顿时便看见了众人的表情。一时间,一种强烈的失落之感充斥在这位寿星的心头。越是你喜欢的东西,它就会显得越发的罕有;越是你留恋的时刻,它就会显得越发的短暂。世上的事情,从来如是。
回想起来,郑氏感觉这筵席好像就是前一刻开始的,可此时,却已经走到了尽头。她很想抓住一点什么,好延长一下这个辉煌的时刻,可时间却是一如既往的傲慢,并不理会这位老人卑微的请求。
看着旁边自己的内侄正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郑氏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今日这筵席的另外一位绝对的主角,却是至今也没有出场,郑氏却早已对他充满了好奇。
“大郎啊,这筵席也快要结束,你请来的那位厨师应该也忙得差不多了吧?何不把他叫出来让我见见,我也好当面向他表达一下谢意!”
“哦!”王昱微微有些愣神。今日这厨师,自然就是张易之了,后面的这几道菜,都是他做的。这也是他和张易之之间的约定,张易之帮他搞定席上的菜肴,而他帮助张易之在私下里和上官婉儿见一面。王昱根本没有想到,郑氏居然就要当着大家的面见一下张易之。这样一来,岂不是正好把他和张易之之间的约定打乱了吗?
“好吧!”王昱略略权衡,当机立断,向旁边的一名丫鬟吩咐道:“去把张师傅请来,就说老太君想要见他!”
那丫鬟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过不多时,张易之便在丫鬟的带领之下,讪讪地走了进来。他今日的打扮有些奇怪,戴了一顶自制的白帽子,嘴巴上罩着一个用白纱布制成的口罩,两袖之上戴着袖套,只是由于没有皮筋,这袖套是用丝带扎在手上的。
凭着这一身行头,张易之一出现,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第109章 老太君的热情
“这位是——张师傅是吧?”郑氏有些不确定地转向王昱,想从他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wWw。
王昱点了点头。
张易之也是头疼得很,他根本没有想到这种盛宴之上,竟然有他这个厨师出场的份,这倒是有点措手不及了。
因为前世是一个孤身宅男的关系,张易之的厨艺极为优秀,这似乎也是当时的他比一般人唯一强的地方吧。只是没有想到,今天卖弄过头了,反响太过强烈,反倒是惹来了麻烦。
他知道,今天这场生日宴是他唯一和上官婉儿单独沟通的机会,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是两个人之间,不能有任何的外人在场,因为他所要说的,是颇为禁忌的话。若是现在就被山官婉儿当场认出来的话,上官婉儿说不定不会给他说话的机会,就会主动避开他。这样一来,这两日的辛苦,就要变成徒劳了。
因此上,张易之带着这身行头出现,倒不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主要还是为了不暴露身份。这身在后世的厨师界可算是极为普通的装束,但在一千年前的武周时代,不免显得太过异类了一点。虽然大唐民风开放,除了《衣服令》上规定的一些禁区,民间对于各色服饰都能很能接受。可张易之这身领先时代达一千年的服装,还是新潮得令人难以接受。
带着各种不同的心情,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张易之,有若实质一般,这些目光照耀得张易之浑身的不舒服。
“小人张五,拜见老太君。愿老太君‘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张易之缓缓地走到郑氏的面前,说道。
“咦!”郑氏更加惊讶了。大唐时代的识字率比起后世的宋朝,要低得多,十个人中最多只有一个识字的。而若是轮到职业,厨师识字的几率更是比10%这个平均数又要小了很多,很多只是粗略识得几个字的,都被算在了这个范围之内。
但张易之显然不是这一类。“如日之恒”这一段虽然是出自这时代的基础读物《诗经》,可在厨师之中,也算是深奥一级的学问了,张易之随口引用,让郑氏不能不刮目相看。
“谢谢师傅了!”惊愕之余,郑氏的嘴角扬起一个圆润的弧度,“先生的技艺水平,大家都见识了,无不称羡,老身也是多年未曾吃到过这样的美味了,不知先生师承何处啊?”
张易之正要随口编一个师父出来,但转念一想不对,自己今天搞出的这些菜,都属于创新之举,如果随便编一个师父,保不住要被人肉搜索,说不定还会惹出大麻烦来。当下,他只好故作谦虚地说道:“老太君抬举了,这些都是小人没事的时候,随意琢磨出来的菜式,不值一哂,能博得老太君展颜,小人就感觉无比荣耀了!”
“哦!”郑氏眼中放出奇光:“听师傅的口音,应该是年轻得很,想不到在厨艺这一道上,天赋如此惊人,小小年纪,竟然能自创这么多的菜式,而且样样美味,真是让人不能不惊叹。哦,老身想起来了,方才其他的菜,那菜名起得都很有趣,令人一听难忘,就是这‘东坡肘’,老身实在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先生可否解释一下?”
张易之讪讪地笑道:“这‘东坡’是小人在家中的居所。”
“原来是东坡先生,失敬,失敬——”
张易之一听“东坡先生”四个字,虎躯一震,简直内牛满面,心中只能苦笑:“苏大文豪,我不是故意占你老人家的名号,我这是被逼的,你可千万见谅啊!希望一百多年以后,中国的文坛之上即使没有了‘东坡先生’,也会出现一个更加响亮的‘南坡先生’‘北坡先生’吧!”
“今日这场宴会能够如此顺利举办,多赖先生之力,等下先生下去之后,可以随大郎一起去领五十两银子,算是老身的酬谢,希望先生不要推拒才是!”
“唔——”张易之正在走神,被王昱轻轻一推,才惊醒过来,连忙笑道:“多谢老太君了!”
郑氏显然没有打算就此罢休,又饶有兴趣地笑道:“先生厨艺高超,老身已经是领教过了的。不过,先生这一身服色,也是极尽——别致之能事,先生的这一身,老身可以理解为为保厨房干净所需,只是先生戴的这口罩,却是作何用途,不知能否给解释一下?”
“没有其他的用处,和这袖套一样,都是为了不冒犯到自己做出来的菜肴。”张易之隐晦地说道。事实上,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厨师,也没有戴口罩的,因为他们需要随时品尝菜肴,来决定下一步的动作。可眼下,除了这个,张易之也想不出其他可以搪塞过去的理由。
郑氏顿时恍然。原来这年轻人竟然细心到了这般地步,连这点细节的问题都想到了,真是太敬业,太认真了。
随即,郑氏的目光变得炙热起来,有点殷切地说道:“先生现在已经不再厨下了,可解下你那个口罩让老身看一看?”
张易之顿时无语,他发现,这一次再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搪塞的了。他转过头去,向王昱报以求助的目光,王昱却很没义气地假装没有看见。
“怎么?先生有什么难处吗?”虽然看不见张易之的脸色,郑氏还是感觉到了他的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