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风流 > 第19部分

第19部分(2 / 2)

“叫你拿着就拿着!”王氏见张易之愣神,便强行把那金簪塞进张易之的手里,说道:“以后不要做这么危险的营生了,把这东西卖了,够你做一些小生意的本钱了。以后啊,你还是踏踏实实的做人为好,你现在做的这个营生,是很危险的!”

张易之一阵无语,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了。

王氏见张易之沉吟不语,以为这是太过感动,心情激荡所致,便微微一笑,道:“快走吧,那边的人快要找到这边来了,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张易之耳听得后面的喊声越来越近,他甚至已经能清清楚楚听见一个女子发出的有些凄厉的“姐姐!”喊声,知道王氏所言不虚。当下,他也不回头望,径直一个骨碌爬上了大树,只三两下功夫,整个身影就消失在了墙根上。

王氏看着张易之从容熟练的动作,越发确定了他的职业,她喃喃地说道:“但愿我这一番话,你能听得进去。咱们最好,永远不要再有相见之日吧!”

这时候,对面的一路寻来的一群人已经到了近前,却是几个人各自提着灯笼把一个年轻的女子围拢在中间,一路缓缓地向这边找来。

那女子看起来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容颜俊秀,眉目之间和王氏倒有几分神肖,只是她看起来比王氏又要俊秀一些,也年轻了不少。由于年龄的原因,她的面容上尚有几许青涩,比起王氏来,又少了几分成熟风韵。

她便是王氏的妹妹王雪茹了。由于王氏兄妹三人的父母早些年便已经过世,王雪茹一直随着她的兄长王循,和他一起四处奔走。这一次,随着王循首次调入京城为官,王雪茹也第一次踏上了大周京城洛阳的土地,很多年以后,终于再次见到了她的姐姐。

王氏隐隐看见王雪茹等人走近,连忙整理了一下有些蓬乱的衣衫,迎了上去。

“我不过是一个人出来散散心,你们巴巴的找来作甚?”不等王雪茹等人说话,王氏便率先发问。

“姐姐没事就好了!”王雪茹见王氏脸色如常,紧绷的面容瞬间松懈了下来,她连忙一个箭步上去,拉住王氏,逡巡地检查了起来,直到确定了王氏并无任何异样,才拍着胸脯,一脸后怕地说道。

“我能有什么事!我只是见这月色不错,出来走走而已。”王氏毫不在意地说道:“倒是你,怎么就知道我这这里呢?”

王雪茹也听说了关于王氏受辱的一些风声,自然知道王氏不可能真的只是过来走走这样简单。更何况,王氏先前正在东厢那边摆了酒席,为自己兄妹二人接风,她来到这前院,只是为了催促姐夫来俊臣早些回去而已。就算来俊臣不愿回去,她也不可能抛下东厢那边的自己兄妹二人,独自跑到这边来赏月的。

方才,王雪茹是真的心急如焚。因为她知道姐姐的性子还是很刚烈的,被卫遂中这样的人羞辱,肯定不在她姐姐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刚听得消息,她立即就带着人找了出来,待得见到王氏面色如常,身体发肤也并没有受损的迹象,才大为放心。

王雪茹也不点破王氏并不高明的谎话,若无其事地笑道:“姐姐好不健忘,你今日就对我说过,这林子这边清净,你最喜欢,我对你这家中也不熟,自然首先便想到往这边找了!”

王氏恍然,道:“哦,我才想起来,倒是冷落你们两个了!”

王雪茹笑道:“都是一母同胞的姐妹,姐姐又何必说客气话!”伸手便架住王氏的手臂,向前行去。

那几个打灯笼的倒也乖巧,连忙迎了上来。在几个灯笼的照耀之下,王氏姐妹二人面前的小径变得十分的明晰。

而就在此时,王雪茹忽然惊讶地叫了一声:“咦,姐姐,我今日送你的那簪子呢?”

王氏脸色微变,期期艾艾地说道:“没在头上吗?许是忘记戴了吧?”心中却暗暗自责,只是随便送那好心的偷儿一件物事,怎么就没看清楚,偏把妹妹送的东西转手送了出去!

王雪茹却摇头道:“不对,方才我还见你头上戴着的!”

王氏的脸色变得越发的不自然了:“是吗?那——许是在什么地方掉了吧!”

“那咱们就找找吧!”

“还是算了吧,这黑灯瞎火的,找一个簪子不啻大海捞针,还是等天亮了再打发人来寻一下吧!”

王雪茹见王氏眼神闪烁,神色间甚至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慌张,心下知道事情必有蹊跷,但她也是聪明人,知道既然姐姐这般说,自己就算追问也没用。况且,此时正是她姐姐心绪最不稳定的时候,还是不宜寻根究底,免得不小心又把她刺激到了。

当下,一群人便这样安安静静地向前走去,除了噪杂的行步之声和周围林子里不时传来的寒蛩低吟之声,夜空之中再无其他的声音。这两姐妹,竟在同一时间失声了。

忽然,王雪茹再次打破了沉寂:“姐姐,其实,进京之前,大哥已经命人先行前来买好了一处宅子,我们决定明天就搬过去住,方才正准备告诉姐姐来着!”

“哦,搬出去住!”王氏若无其事地重复了一声。忽然,她回过味来,讶然地大喝一声:“你说什么?搬出去住?!”

“是啊,姐姐,你这是怎么了,大哥和——都是朝廷大臣,住在一起会惹闲话的!”显然,王雪茹并不愿意提及来俊臣的名字,所以她用一段时间的沉默来代表“来俊臣”这三个字。

“这么快!”王氏满心的失落。妹妹的到来对她而言,不啻一剂提神的良药,可现在她刚住下却又要走了,她心里顿时空落落的。

王雪茹偷瞥了一眼王氏苍白的脸色,有些怜惜地说道:“反正就在这洛阳城中,姐姐若是有暇,也可以经常过去小住。甚至——我看就是常住,也没什么不妥的吧!”

第35章 苏模棱

清晨,苏味道收到了一封请柬,他颇为自得,拿起请柬细细把玩起来,虽然只是一张模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请柬,他却来来回回观摩了不下十次,才放了下来。wWW!可没过一会子功夫,他却又再次把这请柬拿了起来……

这请柬本身自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发帖者,乃是凤栖楼的头牌,慕云飞慕大家。不过,单凭这一点,苏味道虽然官居阁老,也不能不感觉荣耀异常。

唐周的阁老,和明清时候的阁老不一样。这时候的阁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官位,而不像后世那样,作为内阁宰相的尊称。唐朝有六位中书舍人,其中资历最老的一位,通常被任命为阁老。阁老,其实就是中书舍人小组的组长,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由阁老进行分配;事情悬而未决,由阁老主持开会讨论。

所以说,阁老其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这个职位本身固然位高权重,更重要的是,它素来被誉为“入相之阶”。给事中和中书舍人作为门下省和中书省两个相对应的职位,被合称为“给舍”。这给舍的职位,到了宋朝之后,更加显得重要,大多数宰相都会有当过给舍的经验。而唐朝虽然这给舍之位尚未变得那样重要,但这却也足以成为人人艳羡的职位。

一般而言,酒桌之上,如果两个官员职位相当,当过给舍的会更加受到礼遇,而谈论时事的时候,一般人也会更加愿意听取有给舍资历的人的论述。无他,给舍乃是大唐朝政里最显赫的两个部门——门下省和中书省的中坚力量,而且这两个职位也是走向相位的重要筹码。

当然,苏味道并不只是一个阁老那么简单。众所周知,他还有另外一个虽然并不十分光彩,却极为显赫的身份——?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