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宋美人传 > 第66部分

第66部分(1 / 2)

>左伊很好奇,天下间,让这个骄傲臭屁的程老头这么平等对待的人是谁?

知了鸣蝉,骄阳艳艳,那颗大树已经遮不住石桌了,星星点点的阳光洒落进来,棋盘也开始花了。

不知道是不是程老头的兴奋终于支持不住他老去的身躯,一盘一个上午还没有走完的棋,注定是走不完了。

他大概知道了自己身体已经到极限,笑道:“范公,不行了,老儿我要认输了,不行了……”

对面的老头哈哈大笑:“程公,当初我每日舞一通剑,吃两片粥,身体比你这个老学究当然好许多。”

左伊坐在石凳上屁股发麻,心道这两老头还真能忍。

这会子听到程公叫对面银发老头范公,天下能有几个范公?

顿时觉得这屁股疼的值得。

老范是个苦命人,至少在左伊这个穿越者眼里,他是个伟大的悲剧人物。

老范的老娘是个改嫁之人,宋朝社会对寡妇再嫁还是比较宽容的。但是作为拖油瓶的老范很可怜,他不能姓范,要跟着继父姓朱。

可怜的老范如果妥协了,这个世界历史就没有范仲淹,只有一个就朱仲淹的家伙,听名字就不好听。

作为拖油瓶的他从小就很刻苦学习,不在家中呆着,天天往庙里跑,小小年纪寄宿在庙里和和尚呆在一起读书,每天只煮一碗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着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他小小年纪就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喝粥吃糠的同时,坚持每日凌晨舞剑。

二十七岁终于中了进士,他可以不用叫朱仲淹,堂堂正正的姓范,自立门户,接老娘颐养天年。

他为官是个好官,修河治堰,别的官员在朝中站着不腰疼的喊:死伤数百人是天意,修提也没有用。老范这个 命苦的咬牙□的挺下来。

结果他成功了,终于从一个县官迈进了京官。这时候他那带着他改嫁的老娘却享不到儿子的福了,两腿一蹬,也算是幸福的离开人世。

老范守孝三年,再为官,皇帝由老头真宗变成了年轻的仁宗。

老范也从小官熬到了大官,开始接触政治斗争。

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忠臣,知道仁宗皇帝二十岁了,六十岁的刘太后还亲政。仁宗皇帝只算个铲铲,没人踩他。

老范天生见不得错,拧着脖子上凑,于理不合,结果可想而知,小皇帝连谢谢都不敢说,一纸诏令把他贬到山西当了个小通判。

小铲铲终于变成大铲铲,老太后终于变成死太后。

三年后把老太后埋在了厚厚的土里,仁宗象征性的抹了几滴眼泪,就把老范叫回来了。

按说老范此刻应该风光无限了。皇帝翻身作主人了,可是太后当年一手提拔的宰相吕夷简还在。

吕夷简是个狠人,太后在的时候夸太后,太后走了第一个跳出来骂太后老不死的也是他。

如此小人,很快就获得皇帝的信任,老范斗不过啊。

三次,此次是老范同学第三次被贬官。

第一次老范被贬,不少人来送行,于是那些人都被莫须有的罪名给发配了。

第二次老范被贬,还有不怕死的来相送,又被发配了。

第三次,一路不见人影,名臣范仲淹成了一个孤家寡人。没有人敢接待他,生怕被套上莫须有的罪名。

左伊一直以为这样的老头一定是个苦B的老头,一双眼望穿秋水,希望皇帝老儿来招他回京,或者说像个祥林嫂一样,整天念叨着:我真傻,皇帝爱干嘛就干嘛,我为什么要说那句话呢,如果我不说,皇帝也就不生气,也就不会贬我到这疙瘩地方来了……

不想这个贬官还这么有闲情雅致,居然爬山涉水的跑来和程公下棋。

“学生见过范公。”左伊对眼前这个老头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个礼行的绝对真诚。

老范看到眼前这位年纪小小,相貌俊雅,眼睛清澈透亮,说话从容自信的少年笑道:“这个孩子不错,程公你去哪里找来的好苗子?”

离开棋盘的程老头又恢复了一副老顽童的模样,笑骂道:“是文章那小子教的学生,没个正行,每日就喜欢弄些吃食,耍点小聪明,文章在的时候没少给他气受。倒是文章走了,像模像样的读了两天书,考了个案首。”

程老头说这话的时候,两只老花眼笑的眯成一条缝,看得出来他说的轻巧,虽然是笑骂却掩盖不了一种得意的情绪。

老范本来是觉得这个年纪 小小的孩子,有耐心看棋,一看就乖乖的坐那一个上午,说话又很得体,夸了一句。

不想居然是案首。

想起来自己算是天资聪慧,勤奋刻苦了,但是这么大年纪时,也才开始读书,十分刻苦,好不容易考了个秀才。

可是程公却说这少年整日不务正业,喜欢弄吃的,耍小聪明,居然是案首。

老范不得不说,他老了。

“不错,不错,文章那小辈运气好啊,你就是那个写《爱莲说》的小孩吧?”老范听程老头这么一说,就知道眼前这半大的娃娃是谁了。

能写出《爱莲说》的孩子,得一个案首,不算什么。

“不敢,不敢,范公的《岳阳楼记》乃是千世万事的佳作,范公心系国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吾辈的楷模”左伊赶紧谦虚的答道。

夸奖的话谁都爱听,况且左伊说的是实话,现代社会读过书的人,哪一个不知道这句话的,简直就是侮辱语文老师的工资。

老范很高兴。

他正处于人生的政治低谷,三次被贬,他娘死了,老婆死了,朋友走了,从汴京水路到饶州,途经十几个州,一路上居然没有人出门接待老范。

世间炎凉,他捻着花白的髭缵,吟起一诗:

出青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掸师,

世间荣唇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也就在附近做小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好心劝他,不要说了,最好像只鸟一样,开口除了吃喝,只管翱翔高飞。

老范被这好友一首诗弄的伤心至极,天下人都不了解他,连好友都来相劝。他回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一代名臣也有困惑的时候,他是言官,他和老易是一类人,老易在程公和左伊的影响下成熟了,进京了,可是他银发毕生,却还在执着。

今日他一把老骨头,亲自登门拜访另外一把老骨头。

程老头是当世高人,因为他看得开。

皇帝背弓弯腰,客气的喊他老师,他也不鸟皇帝。因为他知道,皇帝性格最反复无常了,今天喊你老师,明天有可能就叫你老头。今天你高官厚禄,明天就有可能棺材本都没有,太费心了。

程老头看得开,所以他跳出了方外,却成就了一世的清名。

老范看不开,到老了还在纠结。

吃罢饭,程老头知道老范是来问他什么的,但是他绕着弯弯就不回答。

一副开始打瞌睡的模样,睡眼朦胧的说:“范公啊,你先和这小孩聊聊,我人老了,吃完饭就犯困,先睡睡。”

说完就当着一老一小的面,一个人呼噜呼噜的在树下的椅子上,靠的舒舒服服的睡着了 。

老范瞪着眼前的小孩,气不打一处来,郁闷啊。

他老范人人见面都要尊称一声,范公。

皇帝虽然天天贬他,但是对他人却是极为恭敬的。

一路上官员避而不见,是怕惹上事,但是见了,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一声范公,客客气气的接待。

哪里像程公这样干脆,居然装睡。

装睡也就罢了,要他一个做了几十年官的老头找一个才十几岁大的小孩聊天。

聊什么,难道问:喂!小孩你几岁断奶?

如果他问了,左伊一定会恭恭敬敬的回答:年纪大了,不记得了。

老范不想聊,但是左伊想啊。要知道穿越众都名人情节,对面是范仲淹啊,活生生的站你面前,难道你不想知道一些八卦九卦之类的东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