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王翦信使!赵封的期待!
“劝谏?”
“老师劝谏赵封什么?”
“劝他放弃王家女?将王家女让给我?”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我之错。”
“老师,你这让我陷入了强拆他人姻缘之境地。”
“虽然我没有见过赵封,但也可以想到他的为人,他拼死立无数战功,也年轻。”
“还是老规矩。”
这种吹捧虽然听着悦耳,但赵封更想的还是快些出战,如今他全属性已经快要突破了。
虽说他身处于长公子这个位置,但是身边之事都是王绾他们操持的。
“上将军说了,这一战他日将传遍天下,人人皆知赵将军败魏无忌之胜。”
“赵佾,你放肆。”
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疆土,死了多少兵,用了多少粮草钱财,如果就这样撤军了,那他就真的白欢喜一场了。
“大王心意已决,岂能容你胡言乱语?”郭开当即站出来怒斥道,一幅死忠为了赵偃的样子。
原本秦王就承诺了。
张明立刻抱拳恭贺:“主上,待得王使来,主上就能晋位主将了,大秦最年轻的主将,谁人的风头能够强过主上。”
随即就看向了郭开。
但赵佾却是忍不住了,直接走上前,一把从急报兵的手中接过了这廉颇的绝笔信。
赵佾声音低沉,更多的还是带着一种对赵国未来的祈求。
“公子万万不可。”
“赵王没有从燕国撤军?”魏无忌也被惊到了。
“枉费寡人对他那般信任。”赵偃不由分说的怒斥道。
但身为战将,如今又经历战事,这自然也是身不由己。
赵国,邯郸!
龙台宫。
“丞相所言不错。”赵偃满意的点了点头。
“老夫觉得大王会撤兵的。”
“大王。”
“待得灭了燕国,我大赵的精锐自会回军。”赵偃冷冷说道,心中根本就不打算从燕国撤军。
看似只是一级之差,但却是天差地别。
“如今王使已经在咸阳出发了,应该就在这几日会来寻将军进行封赏。”亲卫笑着说道。
曲阳城!
秦军猛烈进攻。
对于这一点。
“只要他能够守住曲阳,秦军就过不了。”
“报。”
大殿内的许多赵臣都担心了起来。
“张明。”
“秦军,寡人从来没有放在眼里。”
在赵佾的心底,廉颇可是赵国的国之基石。
如今的魏国已经没有强将统兵了,如果真的有选择,或许魏王还真的会惩治一番,可他根本无人可选,没有魏无忌,他日秦国来袭,他魏国甚至连一员真正有能力的统兵战将都没有。
“诺。”
“而是要死守曲阳城,与秦军血战到底。”
“寡人刚刚接到了消息。”
能够效力于赵封,这是他们的荣耀。
“如今木已成舟,已经无从改变了。”
“秦军自上渭城动兵,已攻破我大魏近十座城邑。”
“请大王休书一封,立刻派人传给赵王,请求他速速从燕国撤军,否则赵国危矣。”魏无忌一脸严肃道。
“什么?”
“伯父。”
“丞相。”赵偃道。
在王翦亲卫离开后。
“上将军。”
“老将军高义。”
“将军可有什么话还有什么信要带回去?”
“足足有八万余具,而且还仅仅是渭城一地。”
“将此间战况还有我军斩获也让这位兄弟带回去上禀上将军。”赵封对着张明说道。
“传寡人诏狱。”
“他说将军看了以后会很高兴。”亲卫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布帛,恭敬对着赵封一递。
“下曲阳失守了?”
“这就叫做趁他病要他命。”
“若是大王明白老夫的心意,他便可下诏自燕国撤军。”
廉颇老脸上浮起了一抹悲哀,抬头看天:“就彻底危矣。”
“赵将军言重了,此乃属下职责所在。”亲卫立刻回道。
赵偃看着却并没有多少波澜,而是十分着急的一摆手:“寡人不看了,你直接给寡人念出来。”
“而且这赵封已经成了气候,我们想要缓和拉拢已经不可能了。”王绾叹了一口气。
“曲阳急报。”
看着赵偃离开的背影,赵佾再也忍不住,站起来,大声道:“赵偃,你会后悔的。”
反正这些事情都是交给自己的心腹做的,不会有人知晓。
“此事,丞相你看着来办。”
“如此下去,赵国危矣啊!”魏王假一脸担忧的说道。
“大王。”
对于淳于越之举措也是非常的不满。
“诺。”张明立刻回道。
“大赵会因你而亡。”
一个赵国急报兵慌张的跑到了龙台宫大殿内。
而这也让淳于越低着头,不知道如何说了。
“丞相。”
而听到这,赵佾彻底忍不住了。
一个亲卫快步跑了上来,跟在他身后的是王翦身边的亲卫百将。
“廉颇老将军甚至以绝笔上奏,难道你还要固执昏庸下去不从燕国撤军吗?”
赵封脸上露出了一抹期待之色:“这一次,秦王应该会直接晋我为主将了,就是不知道爵位有没有提升。”
“回赵将军。”
……
廉颇则是一身戎装的坐在了城中心指挥。
“如今事已至此,淳于太傅做都已经做了,已经无法挽回了。”
“上将军还说了。”
赵封非常的无奈。
“上将军有何要事?”赵封立刻问道。
“老将军,他不准备撤军?”
随后直接甩袖离开了龙台宫大殿。
“今日朝议就到此,散朝。”赵偃冷冷喝道。
“这不可能。”
作为赵封的亲卫百将,这些自然是他随身携带的。
顿时。
“虽然我大赵精锐都调到了燕国征伐,但如果真的要增援的话,还是可以调动十几万郡兵去增援廉颇的。”
听到这话。
“可是大王……”赵佾一脸忧虑。
“这些粮草是派何人镇守的?”
“这……”
如此大好的机会,而且还是战时,赵封又怎会不利用自己的权柄为自己谋取好处。
“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今还在持续进攻。”
郭开当即站了出来:“春平君,大王心意已决,你还说些什么?”
“二十万大军,回来不到七万。”
快步走到了魏无忌的身边,双手轻轻的将魏无忌搀扶了起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伯父无需如此。”
当其打开一看,赵佾的脸色瞬间变了。
廉颇还是比较自信的。
“魏无忌已经被我军击溃了,他们此刻主要防守的城池还是通往他都城的必经之路,至于这一条通往赵国的路,他们根本没有多少兵力防守,无非就是一些郡兵罢了。”赵封淡淡一笑。
“这是上将军给将军的一封私信。”
相比于赵偃想要开疆拓土,赵佾则是想要保住赵国的基业。
魏国境内。
赵封满意的一笑:“不错。”
“这可不是好事。”
“廉颇老将军现在是什么情况?”赵佾则是关切的问道。
张明立刻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军报,对着亲卫一递。
“这一战,魏国当真是损失惨重了。”
闻言。
“廉颇尚可战,寡人还有十几万郡兵防守,就算秦军再强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载内攻破二十万人镇守的城池。”
“边枢城池多留一些兵力镇守,避免被魏国有机可乘。”
听着赵佾这质问的语气,赵偃眉头紧皱,充斥着怒意。
“我大赵的主要兵力都在庞煖上将军那。”
“廉颇不是善于防守吗?他是干什么吃的?”
说出这话。
在中间的城池留下一千左右的兵力镇守,而与魏军相邻的城池则是镇守兵力多一点,待得再继续攻克之后,再行抽调,直至将通往赵国的路打通。
“大王。”
“虽说燕国的精锐不能调回来,但可以调动镇守在大赵各处的郡兵啊,虽说郡兵战力不如我大赵的那些精锐,但毕竟都是青壮,我大赵对秦国只需守卫,郡兵足以。”
“此城留下多少将士镇守?”屠睢问道。
“赵将军这可就谦虚了。”
此话一落。
“颜聚将军,有劳伱亲自去晋阳镇守。”赵偃当即开口道。
看到王绾这样说,扶苏也是一脸无奈。
“以后有机会,我亲自向赵封赔罪。”扶苏开口道。
“灭赵一战,我军必须要参与一番。”赵封沉声道。
待得亲卫离去。
“启奏大王。”
“曲阳城中的兵力已经不到五万了,从秦军攻势来看,我们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多也只能坚守半月。”副将对着廉颇说道。
魏无忌跪着,声音低落的一拜。
“下曲阳破,曲阳就成了一座孤城。”
“传本将令。”
大秦最年轻的主将,十七岁的主将。
“报。”
“属下明白。”
“你告诉寡人,现在边境失守,我大赵该如何?”赵偃此刻有些急了,愤怒道。
“从送信的时间来看,岂不是说就在这半月之内了。”赵封心底一喜,但转而他又有着一种无奈:“我就要为人父了,可现在嫣儿要临盆了,我竟然都没有办法去。”
“魏无忌败了?”
“请将军放心,此事属下一定办好。”亲卫立刻回道。
这些胜果都将不复。
或许自扶苏看来,淳于越此举有错。
念此。
“曲阳?”赵偃眉头一皱:“什么急报?”
“要想保全我大魏,唯有赵国不亡。”
赵偃的脸色倒是好看了一些。
“直接念吧。”赵封道。
赵封也没有再耽误什么时间。
“伯父是输给了天时,更输给了麾下将领不过慎重,如若人人都按照伯父的指挥,我大魏岂能有此一败?”
也就在这时。
“散朝之后你立刻传寡人的诏谕,调集全部的郡兵去晋阳镇守。”
“伯父不可如此想。”
“都到了如此地步了。”
“亡国之日,你无颜再见父王。”
廉颇明白如今赵国面临着什么,他通过廉颇这绝笔的书信也明白,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这一次说到底。”
“除了夸赞以外,上将军还有何交代没有?”赵封问道。
“如若将郡兵调走了,那我大赵那些城池就无兵镇守了,一旦廉颇老将军真的守不住,那些城池就形同虚设,无机会挡住秦军。”赵佾还想劝说。
“将军看完了信件后,必会有话想说的。”亲卫又恭敬的一笑。
“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