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赵颖:娘,哥活得好好的!赵氏震惊!
对于赵封被封为将军。
或许有些人是真心为赵封感到高兴,为赵封的母亲和妹妹感到高兴。
比如吴里正就是其中的典型。
他对于这些根本没有任何的嫉妒。
但有些人。
看着平日里日子过得不如自己的,如今却一跃成为了全村最厉害的,心中自然也是有着难言的嫉妒。
赵氏立刻站起来,一脸忐忑的问道。
“扶苏。”
能力的确是有能力。
“廷尉真是春风得意啊。”
而这时!
李斯缓步向后走来。
“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而扶苏则是有些失望的退到了一边。
看着殿中两个抢着要去劝降韩非的两人,嬴政稍稍扫了一眼,当看到了扶苏后,眼中闪过一道稍微的厌色,但一闪而逝。
而那些不愿意归顺的,官大一点的被直接处死,家族之人被贬为奴隶。
“这些事你不用与我商量,我们母女根本不懂这些,如果真的有那么多良田,你看着安排就行。”赵氏微微一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看似召来了重臣商议,实则这些话已经让嬴政决定了,同意赵封所提之策。
“这些年我们家还是多亏了吴爷爷给我们三亩地种,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田了,还可以收佃租了,不用那么累了。”
对于赵颖而言,此刻有些迫不及待的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
当看到了交谈之中的王绾与扶苏,李斯甚至都没有停下脚步。
“我哥成了大秦的将军了。”赵颖激动万分的说道。
一直未曾开口的王翦说话了。
自然也引起了诸多的议论,其中有着盛名的韩非更是说出了一句话: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韩非已经关在诏谕近半月时间了,不知父王要如何处置他?”
提及赵国,嬴政就想到了赵偃,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冷意来。
不愧是混迹朝堂的大臣。
“因为有我大秦在,他此刻最害怕的就是我大秦,害怕大王。”
或许。
“此间我却是恶了父王了。”扶苏一脸恍然。
不得不说。
“长公子在此,也不知行礼?”
“启奏大王。”
“臣有一事上奏。”
听到姚贾之名。
“还是让颖丫头给你说吧,不过你可要准备好,别被吓到了。”吴里正笑着说道。
“一而再,再而三……”
“大王圣明。”尉缭率先开口附和。
“放心吧吴爷爷,我会准备好的。”赵颖立刻回道。
“这赵偃此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开疆拓土来证明自己,但他有此心思,却也不敢施行。”
院子里的赵氏早已经翘首以盼。
“以后一定要注意在大王面前不可表现太过,一定不要表现去争。”
“在他心底,他更是想要与我大秦结盟,避免被我大秦自后来攻,先行让其签订盟约与他国去攻伐,待得交战不可回撤之时,吾大秦直接挥军攻赵,必可攻占不少赵国城池。”
许多一直与赵家交好的村民纷纷汇聚了过来,当然也有过来看热闹的。
“到时候就可以买一些更好的药给你疗养身体了。”赵颖也是非常高兴的说道。
而侍奉在一旁的赵高听到后。
“韩非素来忠义,想让他安心归附大秦,定然不容易。”李斯立刻站出来,表现的一脸无奈,还有了解韩非的样子说道。
“现在说那么多也没用了,哥已经闯出来了,立下了这么多战功,而且刚刚那发放岁俸的军官也说了,当今的大王对哥也是非常的器重,直接下了王诏将哥的战功全军宣扬,哥现在已经是大秦国最年轻的将军了。”
“那一年后,你哥只怕也是退不了了。”赵氏则是失望的说道。
赵颖快步向着自家的院子走去。
群臣齐声道。
“就现在一年加起来,足足有八百石。”
嬴政没有直接决断,又看向了李斯。
嬴政也面带沉思。
听到王绾的话。
王绾老眼之中闪过一抹不满,但在秦王面前,也不敢太过。
“事关赵国。”
“长公子虽为公子,却并非太子,本官要行礼也理当对大王以及太子行礼。”
听到赵封还活着,赵氏也是松了一口气。
“那你家赵封只怕近段时间是很难回来了。”吴里正笑呵呵的道。
“臣领诏。”王翦立刻道。
“臣多年来一直在军中,此策可行。”王翦直接表明了态度。
“你哥没事就好。”赵氏只是附和着,但看着这样子,显然是有着很大的心事。
尉缭这时开口道。
“一则所有韩降卒已经失去了母国,他们已经无处可逃,他们的家小都在吾大秦掌控,如若叛,全族诛。”
王绾与李斯对视一眼,齐声回道。
但并没有表明李斯的意思,而是附和了尉缭的意思,顺带的也将王绾是居于庙堂之上的人,根本不懂而抨击。
王绾与李斯则是忐忑的看着嬴政,作为大秦的臣子,如今朝堂已然明朗,尽在王权执掌之下,他们身为臣子如若想要一直昌荣,唯有依靠君王,故而也只有提议权。
“出使赵国,理当有身份显赫之人代表我大秦,更能够彰显我大秦迫于形势求盟,臣举荐昌平君芈启,论身份,他乃是长公子之母的父亲,论地位更是我大秦的上卿,由昌平君出使更适。”王绾站出来,大声提议道。
尉缭躬身一拜,笑道:“颍川不稳!再对外散播消息,颍川各地韩余孽造乱不断,我大秦国力消逝,军力疲敝!”
“此事只有孤与诸卿耳中,如若外传,孤绝不会宽赦。”嬴政沉声道。
这也是历史上为何姚贾为何要与李斯一起将韩非给毒死了。
他也是为了与李斯去争。
“你家赵封小子都成了将军了,我们来恭喜你。”
看着吴里正的样子,赵氏微微一笑:“吴伯伯,当年如果不是你,我们母女还有封儿或许根本不会活到现在,你当年的收留之恩,照拂之恩,我们一家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公子无需如此,老臣会为公子殚精竭力。”
入秦之后。
而尉缭也是欣然领命。
“你哥活着就好。”
“但少府出自鬼谷,习兵伐谋,对军队的见解自然是远远超过臣等这些深居于庙堂之上的人,所以臣认为少府言之有理。”李斯抱拳说道。
“不过等封小子稳定下来,肯定是会回来看你的。”吴里正笑着道。
但赵氏的脸上却是没有太多的高兴,反而心底深处有着一种担忧:“如果可以选,我甚至都不会让他去军中。”
“诸卿可有人举荐?”嬴政又问道。
对于自己这个同窗的才能,李斯是非常清楚的。
“有没有消息说你哥什么时候回来?”赵氏又问道。
“此策在于釜底抽薪,攻心为上。”
“而且你知道哥的俸禄有多少吗?”
“臣得到了一些消息。”
“当初好不容易在那漩涡死里逃生,才让封儿和颖儿活下来,现在封儿竟然有了这种际遇,成了将军了。”
吴里正笑着说道。
扶苏想了想,道:“权利?”
“这就是真的。”
“以后你日子不用那么苦了……”
赵氏接过了竹简,打开定睛一看,上面的字被她收入了眼中,当全部看完,赵氏的脸上也充满了一种惊愕之色。
闻声!
“当初我就说了。”
“公子一定要铭记于心。”王绾十分严肃的道。
随后直接转身离开。
听到这。
显然。
吴里正也是感动的一笑,说道:“并不是其他事,你家封小子出息了,拥有十级爵,会有良田千亩,而我们村子里有十几户人家种植的田地都不够,与那些富户租赁却要付出高昂的佃租,我想你能不能稍微便宜一点,匀一些良田给他们种植,至少佃租的话比外面的少一些就行了。”
这些话说下来。
“那依廷尉所言,韩非不能为孤所用了?”嬴政看向了李斯道。
看着一脸发愁的赵氏,赵颖笑着说道。
众臣也全部都是向着嬴政一拜,都明白了这个年轻君王的心思。
此番有关于军议,王翦与蒙武自然也在其中。
“以臣来看。”
“吴伯伯,难道封儿做了什么事不成?”赵氏诧异问道。
“以后你要享福了。”吴里正笑呵呵的道。
“父王。”
“正是权利。”
“公子刚刚心急了,你是万万不能向大王提出要去劝降韩非的。”王绾老脸带着忧色的说道。
“以芈启为正使,以姚贾为副使,待得尉卿布局完成,时机一到,两位爱卿立刻前往赵国出使。”嬴政当即说道。
到了这个年龄,他心底已经没有什么享受了,他经历太多了,现在也只想让村子里的困难村民过好一点。
“当初老臣想让公子获得兵权之助,为他日晋位太子而铺路,故而命人暗中散播大王有意赐婚王家女于公子,此事实则是老臣对大王的一种试探,大王并未阻止,当日朝堂之上也乐见其成,可见在大王心中,公子非常的重要。”
“如若他动兵,最担心的自然就是我大秦会趁机对其动兵,所以在确保我大秦不会对其动兵之前,赵偃也断然不敢动兵。”李斯笑着说道。
“难怪父王会选择让李斯去劝降。”
“上将军。”
“赵封将军之策,如何?”嬴政扫视一圈,问道。
“大王圣明。”
“布局之事,便交给尉卿去办了。”
当年!
“他,斗不过我们的。”王绾冷笑着说道。
赵颖高兴的扬了扬手中的竹简,然后将竹简递给了赵氏。
相比于王绾这等守旧派,尉缭作为鬼谷弟子,自然是十分开明新颖的。
“昌平君虽有所能力,但也是自军中出身,于出使辩才并非完全,姚贾则有辩才。”
……
而这时。
“回大王。”
“再刻意渲染出我大秦害怕赵国会袭我大秦边境,援韩的消息,如此必可让赵偃打消戒心,与我大秦结盟。”
扶苏点了点头,躬身道:“多谢王相教导。”
的确是说了很多。
“赵封之策,臣附议。”
“以前降卒降而复叛,归根结底是母国尚存,让他们并非真心归附,但如今韩都已经亡了,他们难道还敢背叛不成?我大秦律法,株连其全族,如若他敢,那就以其全族之命杀鸡儆猴。”
李斯说话当真是一语双关。
韩百官是与韩非一同押赴而来,但那些百官愿意归顺的,有能力的,已经被安排差事了,并且家小也将接到大秦为质。
“哥还活着,活得好好的,而且你绝对想不到哥现在有多厉害。”赵颖一脸激动的说道,绝色的俏脸也变得红扑扑的。
“我替村子里那些困难户感谢你。”
看着李斯侧身而过,王绾眉头一皱,冷冷道。
“传孤密诏。”
原本以为自己举荐无用的李斯此刻也是一脸笑容。
“启奏大王。”
“对于君王而言,你知道最在乎的是什么吗?”王绾反问道。
“颖儿,你哥怎么样了?”
“王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