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又不是打不过,文德嗣自然不会让舰载机去冒这种不必要的风险。
目前能够对第11师进行支援的也就只有卡尔古利一个机场,这个机场很小,即使经过了紧急扩建,也只能容纳一个中队的龙枭。为了保证制空权,就只能进驻轻型战斗机。因为数量少,它们还不能去兼职攻击机,必须专门对空。
也正是因为这样,澳大利亚的第二集团军才能这么舒舒服服到达这里,否则在他们过来的途中,就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了。
看到龙枭们回去后,麦凯中将命令继续前进。
……………………………………………………………………
如果此时从卫星上看,中澳两军已经越来越近了,两支机械化部队正在荒无人烟的纳拉伯平原相向而行。双方都已经确认了彼此的位置,不会搞错方向的。
上午11点,双方前锋部队已经能够看到对面的烟尘了。
11点20分,双方前锋部队开始交火。
中国的一个装甲侦查营和两个装甲营与澳大利亚的两个坦克团迎头撞到了一起。
在这二百辆战车杀成一团的时候,双方的大部队也跟着展开。
澳大利亚的装甲部队原本装备的都是一战剩余物资,一水的二手战车。不过到了38年以后就开始鸟枪换炮,全都是美国的好物,到了中澳关系紧张后,就更厉害了。美国佬为了给中国添堵,甚至把他们自己都没装备的m7重型战车给了袋鼠。
现在袋鼠们装备的坦克主要有m5轻型装甲战车、m6中型装甲战车和m7重型装甲战车。这些坦克明显都是受了中国战车的影响,无论是造型还是性能都比原时空成熟多了。
m5的外形有些像是原时空的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为了减重,同样以铝合金作为车身主要结构,再于主要部位加上钢制装甲补强,这么搞下来,它的重量只有17吨多点。防御力当然就不要指望,一般是作为侦查营使用的。当然它没有配备导弹(美国佬还没研制出来),也没有谢里登的那门夸张的152毫米炮,它的主武器是一门76毫米战车炮。
m6的外形完全就是原时空m48巴顿坦克的翻版,同样是搭载了一门90毫米主炮,重量49吨。m7就是m103重型坦克的翻版,装备了同样的120毫米主炮,重量58吨。
现在和中国战车杀成一团的就是这三种坦克,而他们的对手也是三种,“红狐”轮式装甲侦察车,小熊猫和大熊猫。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双方都各自挑上了对应的对手,红狐们直接向m5扑去,小熊猫找上了m6,双方最强的大熊猫和m7也彼此挑选了对方作为对手。
“进攻!”解放军1102团副团长陈思华中校直接下达了命令。
“消灭它们!”对面第17旅旅长布里奇福德准将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于是,一辆辆战车迅速开动起来。在一望无际的纳拉伯平原上,只见两边的战车就像古代骑兵对决一样,卷起漫天烟尘迅速向自己的对手冲去。在这条几公里宽的战线上,就好像凭空出现了两道移动的,由尘埃构成的屏风。
两道“屏风”迅速的接近着。当双方距离缩短到5公里左右,西方最北方的战线却突然一瞬。中国的22辆红狐突然停了下来。
“红狐”轮式装甲侦察车只有30毫米管子,当然不会傻到去和m5硬拼,30毫米机关炮再怎么牛逼也不可能和76炮比射程。更何况红狐是两栖装甲车,具备水上浮渡能力,无需准备就可以通过风浪不大于三级的内陆江湖。为了达到这个性能,自然只能做成薄皮饺子,虽然m5的皮也不厚,但人家好歹也是坦克,傻了才去硬拼。
红狐虽然在火炮上不占优势,但是却配了4枚红箭4型反战车导弹。其实这东西才是红狐们用来对抗敌军装甲战车的武器,30毫米机关炮不过是用来打人和轻装甲目标的。
“嗖嗖嗖……”红狐的炮塔两侧喷出橘红色的焰尾,44枚红箭4型反战车导弹向对面的48辆m5飞去。
“该死,又是导弹,赶快规避……”澳军的营长脸都绿了。
第630章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上)
ps:昨晚睡着了。月初求票
……………………………………………………
看着几十枚导弹拖着长长的焰尾一窝蜂的向自己飞来,澳军的装甲兵们都吓尿了。
去年6月发生在埃拉西亚的伯科吉装甲大会战,也就是被军迷们叫做“兽类大作战”的那场战役,反战车导弹这种东西可以一战成名。连德国的虎豹都扛不住,何况是薄皮的m5,要是挨上一发肯定就跪了。
“快!发射干扰弹!发射烟雾弹!快点!”营长对着话筒声嘶力竭的吼道,同时他自己第一时间就狠狠拍下了面前的一个红色按钮。
“乒乒乒……”m5的炮塔外两侧的铁盒子突然射出了一连串的干扰弹,就像春节放的礼花似的,同时,还有一些发烟罐也被抛向前方。然后,做完这些的m5就猛然掉头,或原地转向,或向左右移位。
列强们都不是傻子,在中国的导弹第一次露面之后,他们就对这种可以改变作战方式的新式武器产生了极大兴趣,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研究。对于这些工业强国来说,弄清楚导弹的工作原理并不太难。毕竟不管是红外诱导、电视指导还是无线电/有线遥控,原理都不是什么稀罕得不为人知的、高大上到难以理解的外星科技。
反战车导弹的速度要比空空导弹慢得多,这是因为两者的使用要求不同造成的。在原时空的后世里就只有很少几种型号能够超音速,而在本位面的目前,压根儿就没有超过音速的型号。因为坦克的最高时速也就六七十公里,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公里,太快了没意思。反战车导弹都不是靠动能去穿甲,对于速度就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比坦克跑得快就好了。而且还有个瞄准和变向的问题,速度太快了就不好瞄准和变向,地面可不是空中,障碍啥的多得很。
所以这就是给了澳军反应的时间。机灵的已经放出了干扰弹和发烟筒,反应慢点的在听到上级的命令后,也赶紧照办了。
一时间,澳军的m5战车群顿时就被烟雾包围了,不时还能看到烟雾中那些剧烈燃烧的干扰弹。
既然原理摸清楚了,那么就能制定出相应的反制手段。反战车导弹这种东西他们虽然一时还搞不出来像样的成品,但反制手段就简单多了,他们很快就搞出了一些成果。
要对付红外制导就用干扰弹,在目标周围制造大量的热源,干扰导弹的制导系统或者诱骗导弹偏离目标。
要对付电视制导和无线电/有线遥控,那么就用烟雾弹。因为用这些制导手段你首先得看到目标才行,如果目标都看不清楚了,你还打得准吗?
当然,东西是有了,但是有没有效果还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还没制造出堪用的反战车导弹。
这些个新玩意儿连我大米自己都没装备,现在先给了袋鼠,肯定也有让他们当小白鼠的意思。能成功当然最好,就算不成功,反正死的也是澳大利亚人。
哦,顺便说一句。美国佬不但搞出了反战车导弹的反制手段,空空导弹的也搞出来了,只是还没来得及给袋鼠,就已经开打了。现在中国海军已经封锁了海空通道,美国佬一时半会儿也送不进来了。当然,搞出成果的列强还有不少,技术最强的英德法也搞出来了,苏联和意呆利要稍微差点,但也捣鼓出了勉强能用的东西。
“卧槽,袋鼠们居然用了烟雾弹,我看不清楚了……”
“该死,袋鼠还有闪光弹,白茫茫一片看不到……”
中国的频道里响起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