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穿越历史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309章 全靖陕西(一)

第309章 全靖陕西(一)(1 / 1)

倦鸟落旧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世界,粮食每涨价一成,并不是意味着需要多花一成的钱,而是一成的人将会因为吃不起粮食而饿死。 所以,本朝开始,粮食的籴粜,会进行统管、转运,供销社会在城内城外,以票证的形式,进行基础的平抑。保证城市内外的口粮。 多余的部分,会卖给这些商人。 让他们转运粮食出去,去边疆,去灾区,又或者囤积,都可以。 反正孤要保证的是天下所有人口的基础口粮,保证屯粮在三年左右,然后每年腾退,将这些腾退出来的旧粮,进行加工,制酒也好,做饲料也罢。管子提倡,以国君作大商,令民而附。 本朝也会开始这么做,当然执行的自然是国营,但也不会禁止普通商业行为发生。 现在,新朝初创,孤一人能顶半边天,我说什么,下边就做什么。我造的是大明的反,大明好的我会收,大明不好的我会打。 商业是肯定会发生的,那么在发生的时候,想办法截流赋税,滋养民众,以商补民,才是国营公司的规制。 有些东西是碰不得,有些东西要鼓励,人只有有事做,有口饭吃,就不会想着造反。 但凡我们能在灾年活下来,又怎么会有这三年而立的新顺国?” 洪承畴没话说。 新顺王进来之后,西安府内烈火烹油的局面,立刻平和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粮食有了,以工代赈,招兵买马,建设兵团。 大家吃饱了,谁还想着造新顺国的反? “留你下来,也是让你多听听新顺国的政策,有时间跟闽粤海商联系一下,告知他们本朝对商业的态度。 除了粮食、盐、矿这些生活必需品之外,一切对外贸易的商品,孤都是鼓励的。 鼓励出口,鼓励贸易,只要把税给我上全乎了,我是不会禁海,相反我还会以整个朝廷的力量背书,动用舰队替你们开海。” 洪承畴目光微动,言语之中带着一丝疑惑:“那为何只联系闽粤?江浙难道不联系吗?” “他们……”王三想了一下,“不联系,因为江浙士绅,是孤开刀的对象。他们,有地、有粮、有钱、有货,太过全能,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所以拿捏不住,只能国营。 但福建和广东就不一样。 福建地少人多是,下海的人就跟下饺子一样,以你老家为例,光是泉州府内,南安的商派,比不上晋江商帮。 但你们南安商行,却捏着晋江需要的瓷器。 但晋江人却捏着出海口,让你们买卖交易不顺。 不过,为了抗衡漳州那边的商帮和卫所军官,你们两家又得合作。 可整个福建,沿海还有福州府、兴化府、福宁州这些地方。 彼此各有侧重,矛盾重重,想要挑起你们的内斗,只需要将一些产业挪过去,就能将整个福建撕开。 除此之外,福建山多,对旁的来说,或许是问题,但如果继续推行商贸海运,福建的山,会降低粮产,但能增加茶叶。 福建缺粮,孤可以调粮过去,只要粮食捏在手中,福建就算再有能耐,也翻不起天来。 因此不管是打商战,还是做贸易,孤有一整个朝廷力量背书。 可你们的产业因为地理、宗族、文化等多种原因,很难产生直接融合。 广东也和福建差不多。 孤到时候只需要将粤东单独设港,然后命人占领广州湾统一出海商贸,再把钦州廉州交割广西,就能将广东拆掉。 大而不强的福建和广东,再配合江浙赣三地的产业被国营把控,东南就不可能泛起浪花来。” 洪承畴长揖:“大王学究天人,目光长远,臣佩服。” 洪承畴这一次是真的心悦诚服,就方才的一套话,多少是有点东西在的。 就连洪承畴自己,也是一路当官混上来之后,才发现其中端倪的。 没想到王三三言两句,就把整个东南商业剖析得差不多了。 事实上,明代真正强悍的商业区块,是广东和江浙。 而这些地方的供货商,是安徽以及江西。 但偏生明代的时候,安徽和江苏,统称南直隶,超级巨无霸一个,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怪胎省份,不拆掉南直隶,也是朱棣北迁的时候留下来的锅。 但凡朱棣狠狠心,将安徽拆出来,也不至于折腾出这样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 安徽和江苏的互补,并不只是商业的互补,更是军事集团和人力提供地。 毕竟明代的军事贵族集团,从朱棣之后,一分为二,北部的靖难勋贵,南部的开国勋贵,两方人马,一直各有各的势力范围。 这就是为什么定国公能死难京师,魏国公会开城投降的原因所在。 南北两百年长期分野下来,其实已经算是不同利益团体在操持,彼此虽然有联姻,但实际上已经算是分裂的了。 说到底,现在的晋商能在北方

最新小说: [咒回] 沉入深渊 反派他坐等被甩 尾巴给你玩 南北长歌之南北乱世缘 贵妃种田日常(清穿) 七零大佬的美艳作精(七零年代漂亮作精) 路人嫁给龙傲天后修罗场了 花瓶美人的炮灰之路[快穿] 我给小可怜当靠山[快穿] 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