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见之中。他隐晦地向伊莎贝拉表达了一个信息:如果丁一离开西方,法国愿意和埃及结盟。并且他提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丁一的长子见堃,作为王国的联姻。
“万能的蜘蛛,名不虚传啊!”当丁一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笑起来。
所谓万能的蜘蛛,就是路易十一的绰号。
他诡诈、机智、老练,利用继承权和外交作为手段,软硬兼施,纵横捭阖,以达目的。
这边在跟奥斯曼谈联盟呢。这头就表示法国可以跟埃及结为联盟。
而且路易十一他是保留着他父亲建立的常备军,尽管他看起来很弱势,但一旦他出兵,很少有失败或空手而归的。勃艮第公爵、伯爵领地,皮卡迪,布洛纳,安茹,曼纳和普罗旺斯,包括塞尔塔尼和鲁西莱。都是这位万能的蜘蛛在位时,左扒右扒弄到碗里去的。
“他想要什么?”丁一向刘吉这般问道,因为他不可能每件事都去亲自跟进。
刘吉微笑道:“蛮王妄想罢了,他想要雅典的三千埃及军队和塞萨洛尼基的五千以色列军队。并且希望以色列能向他私人效忠。”以色列是什么人?犹太人。有钱。路易十一想把犹太人当成提款机的想法,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
丁一拿起那个他喜爱的黑釉瓷杯,在手里把玩着。良久没有说话。
过了半晌,他才开口道:“云远那边的情况。你汇总出来没有?”
情报随着舰队西来,但消息来源有许多。有天地会的负责人,有忠义社的负责人,有四海大都督府的公文,有朱动这些弟子的私信,有商辂京师那边来的家信,还有柳依依、天然呆、丁如玉他们的书信等等。
如果丁一自己一一去看完这些书信,那么只怕得用上半个月的时间,每天来做这个事。
听他问到这个问题,刘吉犹豫了一下。
无他,因为李东阳所困惑和惊怕的事,也降临到了他头上来。
于谦不可能每封信件都去扣查,李东阳也被派到巴黎另有要务,所以现时这些书信都由刘吉这边来汇总。于谦倒是磊落,直接给刘吉写了信,要求扣下所有李贤身故的消息,以免得丁分心伤神。
但刘吉这种奸人的底子,他可比李东阳油滑得多,听着丁一问起,他便跪下磕头道:“先生,执政官老大人有信来,教弟子把一桩事瞒着您。日后若是您知晓了,可以此信为证,由老大人来跟先生对质。此事不过私事,弟子以为,老大人也是好意,不欲先生分神。”
丁一听着皱眉,于谦他倒是信得过的,不过还是问了一句:“到底什么事?”
“大师伯已逝。”刘吉毫无二话就把于谦卖了。
丁一听着,挥了挥手,示意刘吉和那些书吏、参谋都退了出去。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足两天,不眠不食。
想不到,继刘铁之后,李贤也走了。他记得,记得刚到京师时,那风三少爷要对自己下手。李贤因为丁一压马价的事,跟他的政见一致,所以起了相惜的心,五品郎中冲去救丁某人这乡下秀才,那真是完全不求回报的啊。
更不要提后来遇着刺杀,商辂报了信就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跑回自己家去了。
也是李贤,穿着官袍在丁一宅子里坐镇着,保得他一家大小的平安。
当年李贤逼着他做卷子的情景,犹是历历在目啊!
能与他沟通的佳人香消玉陨了,能比他自己更相信他的朋友崩了,一开始就鞍前马后的刘铁去了,如今,李贤这位他又敬又怕的结义大兄,也骑鹤西行了。
“先生,奥斯曼派使者来约决斗之期。”如果不是第二日,刘吉在门外叫这么一声,也许不知道,丁一还要把自己关上多久。
第七章风萧萧(十五)
沉溺在悲伤与孤独之中的丁一,本已有一股气憋在胸口。听着刘吉的话,拍案而起:“善,便作匹夫之怒,不假手他人!”就是丁一要亲自下场和穆罕默德二世做过一场,而不是以各自的代表下去决斗,或是派上百十手下去决死。
“先生!”这话都刘吉吓得在外面当场跪下去,磕头道,“汉王宁斗智而得天下!今新朝船坚炮利,虽先生有信布之勇,也不必亲身涉险啊!”对于刘吉来说,能进谏到这个地步就很难得了。他也不想逆丁一的意,但这感觉真不靠谱啊。
“不必多言,我意已决。”丁一不想再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了,“欲除此獠久矣!”
刘吉无奈,只好下去和穆罕默德二世的使者磋商这事怎么办。听着丁一的话,奥斯曼人也是大惊失色,不过倒没有刘吉那么紧张。因为如前文所述,决斗在这个时代是很流行,两国君主,互下决斗之邀也是有的。
当然真正到了下场之时,会不会真的两国君主都愿意履行自己的承诺呢?这个毁约的也很多。所以使者也就没有和刘吉谈太多,直接就回去找穆罕默德二世复命。而让使者没有想到的是,穆罕默德二世听着大笑道:“不过仗火器犀利,怎么敢说出这样的大话?好,便亲自下场,不假手他人!”
于是使者奔赴士麦那,重和刘吉相议细节,就把这场轰动欧洲的决斗定了下来。
其实,穆罕默德二世那边也有许多人劝阻他不要这么干的。但他们很快就被穆罕默德二世说服了:“若无火器。波塞冬能得士麦那?”这话说将出来,大家都觉得有理。因为在士麦那那十数万大军里。能和丁一的部队,进行肉搏战的。几乎没有。
甚至连开弓对射的机会都绝少,步枪,就算是黑火*药驱动的步枪,它也是线膛步枪啊,那准确性,要比弓箭强出许多倍了。而是开枪所耗费的体力,准备动作等等,也比开弓射箭快出无数倍;何况于射程上的碾压?根本没进入弓箭的射程,就已进入步枪的有效瞄准射程了!
所以奥斯曼人是不服的!真不服。他们认为如果没有火器的话,丁一的部队,就应该跟其他被奥斯曼人征服的国家、民族一样,在他们的铁蹄和弯刀下惨叫呻吟。
穆罕默德二世的话正好挠着大伙儿心头的痒处,故之进劝的声音很微弱,很快就被淹没。
取而代之的是两条关于决斗的要求:一是禁用火器,为了公平,奥斯曼方也不使用弓箭;二是分两场,一场是丁一跟穆罕默德二世做过。另一场是百人对百人的骑兵决斗。
“不妥。”刘吉第一时间就拒绝了,他可不是丁一,要是丁某人听着,说不定战场创作后遗、抑郁症等等心理疾病——或者应该说是间歇性精神病发作。还会一口答应下来。刘吉是肯定不会这么干的。
要什么面子?跟刘吉谈面子?史称刘棉花,不怕弹!关键是利益,只要有利益。刘吉还会在乎什么见鬼的面子?所以他不单马上拒绝,还嘲讽穆罕默德二世的使者:“不若贵方自断双手。我方为公平起见,割发代首。然后双方公平决斗,不知以为如何?”
这使者马上发现,面前这位别看长得好眉好眼,那比无耻的话,真还不容小觑啊!
这不是嘲讽啊,刘吉说得很认真的,他真当一个合约选项来谈的。
人怎么能无耻到这地步?嗯,刘吉就是能干得出来。
于是当然谈不下去了,穆罕默德二世使者一点也不在意,拖嘛,他认为拖多几天,丁一这边就玩完了,就得撤军东去,这样,奥斯曼帝国不单兵不血刃收回失地,里子有了;而且面子也有了,到时完全可以宣称,丁一是害怕决斗,所以才狼狈东逃的!
而刘吉当然也不怕拖,因为他觉得拖下去的话,华夏那边援兵会过来,美洲情况也会好慢慢好转,魏文成接替了刘铁在维持着北美,进展是不大,但还算稳定;而万安在南美不单粮食能自给,扩展也搞得不错,甚至还有余力,训练了一个土著团,派船送去北美支援魏文成。
一个土著团当然是济不了什么事,更多的是万安在炫耀自己治世、治军的本领。
但只要魏文成能维持住北美局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