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对于冷兵器的老式军队来讲,在被百余个手榴弹炸得鬼哭狼嚎之际,身披三重甲的肥球,骑着高大异常的四蹄踏雪,挥舞长刀如天兵神兵一样地杀来,却就极为快速地让他们崩溃的时间缩短了。在被手榴弹轮番炸过,他们根本就无法面对大吼着:“我一个,就要打四千个!”的肥球。
“如晋少爷,这兴威城如何谋取?”那宣旨太监这回也不称制军,拼命贴过来叫着如晋少爷,不得不说,汗青留名这玩意,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说,只能略为识点字,无不为之神魂颠倒的。想想辛弃疾那样的人物,也放不下身前身后名,别说这种没有香火传承的太监。
丁一笑了起来,望了木邦王一眼:“何必忧心?谋取什么兴威城?这是大明的宣慰司,学生是大明的总督,入不得兴威城么?若是入不得去,那也好说,便不必留意面目了。”听着他这话,木邦王吓得打了个寒颤,他是听得懂的,丁一是在说如果他叫不开兴威城,那么下回打他,就不用留意别打他脸!至于说趁着叫城之际逃入城内?木邦王得多傻才会想这茬?
他可是在房里被丁一暴打之际,看过他的亲兵想冲进屋里来,被指挥排的士兵手持左轮,连番射倒的,那种小巧可以手持的左轮,对于木邦王来说,便如仙家法器一般,他并不知道子弹也是有数的,但他却感觉自己要是想跑,大致这种法宝是会取了自家性命去——他看着三十步外的亲兵被这喷着火舌的法宝撩倒之后就没再爬起来。当然左轮不可能有这么远的瞄准距离,但关键于在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也就不可能明白什么叫流弹,尽管本质上和流矢是一个道理。
“能进得去、能进得去!”木邦王忙不迭声地表态,甚至为了免于再次被毒打,他还给丁一出了主意,“不若老大人寻两个下官的亲随,还有下官的犬子到前面来,教他们去叫城门,这样也省得里面的守将,见着下官从了老大人,生了异心不肯开门……”
丁一笑着准了,他根本就不怕木邦王玩什么花样,海上是船坚炮利、陆地上是甲坚铳利就是所有的基石,当有了这足够的凭持之后,只要不是王振那样的军事负分白痴,又是全骑兵的警卫营,机动性有绝对保证,丁一怕什么?木邦王又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善战者,无赫赫之名啊!”站在兴威城的城墙上,丁一是对着宣旨太监这么说的。
因为真的是乏善可陈,本来城上倒是有当日在边境逃回来的溃兵,指着肥球惊恐地大叫:“他一个,要打四千个啊!千万别让他进城,要不大伙还不够他杀啊!”但当警卫营将肥球从广西带来的,或者严格说是被大明第一师淘汰的十架全金属部件投石机组装起来,然后第二次试射命中之后,开始投掷火绳式手榴弹,只投了三轮,城头就举起了白旗,城门马上就打开了。连丁一推演中,战事不顺,警卫营利用全骑兵的机动性,进行机会切割兴威城周边,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都用不上,甚至连火枪排射压制,爆破组抵近作业,爆开这低矮城墙的战术,也根本没有机会用上,就这么三轮,九十枚火绳式黑火*药的手榴弹就解决了战事。
宣旨太监可是兴奋得不行,手舞足蹈的,一会对丁一说:“如晋少爷,得铜柱标界啊!”一会又凑过来说道,“勒石!得勒石兴威,以彰武功!”整个人和失心疯没有什么区别,脸上自己让木邦王扇的那一巴掌,到现时肿还没消,但他兴奋得完全没感觉了。
倒是那位木邦王,带着他的儿子,如两条狗一般跟在丁一的身后,似乎突然之间,他们父子转职导游,为丁一介绍起这木邦的景色、风土人情,又奉出名册和地图,尽数交与丁一。这是下官对该管上官的礼仪,是一地宣慰使,对于三省总督的敬重,倒也是合乎于情理。
但换个角度看,何尝不是失国之王,为乞求保住性命,而献上图册!
因为兴威城一下,木邦王就知道他自己对丁一来说,失去了意义。而更加可怕的是,兴威城的守将,居然拒绝他这个木邦王、木邦宣慰使的命令!也就是说,他连被丁一利用来笼络人心的价值都没有,他不得不想尽一切的办法,来让自己父子活下去。
“你是个人物,若我是你,做不出来。”丁一在巡视了对他来说,和一座内地县城没多大区别的木邦宣慰司治所兴威城之后,在堂上坐下,喝了一口茶之后,对着弯腰垂手立于边上的木邦王父子说道,“能忍不能忍之事,能守必须守之底线,一旦决断已下,便是有前无后;一旦事不为,便绝不试探。你们父子,是当真不错的,学生很钦佩。”
丁一笑着这么说,笑得连眼睛也玻Я似鹄础?br />
若这父子是如蜀汉后主刘禅一般,倒也不是不可以留;或是如广西那边的瑶寨老瑶王那些,一开始就愿意讲理,而不是充满计算,要等到战败之后,才来奴颜婢膝,丁一也不是无容人之量。
偏生这木邦王战前将丁某人这三省总督的相召,毫不理会,甚至陈兵于边境;战后却就这般的驯服,这等样人,这等样的枭雄,让他继续留在这大明新拓的疆土上,丁一不觉得,是什么好事情。
第四章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六)
“如晋少爷,此时何不整顿兵甲,挥师西去,与宫总镇会师于阿瓦城下!跃马缅甸宣慰司,改土归流,再铁蹄东进,把八百大甸军民宣慰司也一并纳归大明疆土!少爷您三百精兵横扫木邦,不费吹灰之力,八百媳妇国,又如何当得如晋少爷虎威!”就是七八岁略懂事的小孩,都能看得出,这宣旨太监真的精神不太对头了,整个人已经疯魔了。
他所说八百大甸,东至老挝宣慰使司界;南至波勒蛮界;西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北至孟良府界——粗略来说,就是现今泰国北部的清迈、清莱、拍瑶、南奔、南邦、帕、难七个府就是他的版图了,同样的,和木邦、孟养、孟密没区别,也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情况。
之所以叫八百媳妇国,按着《大明一统志》卷八十七的说法,就是“世传其土酋有妻八百,各领一寨,因名八百媳妇。元初征之道路不通而还,后遣使招附……洪武二十四其酋来贡乃立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军民宣慰司,治所便是在清迈。
丁一很无奈,也许拖着这死太监一同过来,不是一件正确的事,但丁一拖他同来,自然有着自己的战略目的,也只好应付着回了一句:“刀招孟禄多次入贡,师出无名啊!”也只能这么堵住这半疯了的中官的嘴,跟他讲木邦此时其实尚没平定,那是说不通的,此人已半疯。
刀招孟禄也是一个人。两套面脸。一是唤作滴陆王;一是唤作大明八百大甸军民宣慰司宣慰使。也就是跟木邦王一样了,不过这位正跟泰南的大城王朝干仗,希望能从大明得到援助。所以恭顺得很,多次的入贡。丁一得有多蛋痛,才去发兵打老实朝贡的八大甸?
那大监听着颇为失望地问道:“是么?太可惜了!”真是人一旦腰杆硬了,只恨别人不作死啊,消停了没有片刻,他又来了,“缅甸军民宣慰司呢?少爷。若是您这边抽不开身,给咱家一百轻骑,敢请为制军前驱!宋尚有秦翰。明之中官岂无英豪!”
这厮出孟养是一路垂泪,觉得带三百人是来木邦送死,到了此时,却就认为一百轻骑就能建功。丁一苦笑着对他道:“公公果是气吞万里如虎。不过只怕皇帝在京师等得心焦。依着学生看,公公还是回京交了差事,若是前线战事不利,学生再请公公出京相助,如何?”
这宣旨太监疯癫之中倒也还有一丝清醒,听着丁一这话,却是说道:“如晋少爷说笑了,奴婢是仗着少爷的虎威以镇群小。哪里敢以为自家有什么本事?只望借着少爷这好风,混点声名罢了。少爷若让咱家回京师。奴婢便回京师去,只是以后若有这等好事,还请少爷记得……”
看着他总算没有全疯,丁一倒也就没有发作,送了他一些程仪,教肥球领了一个班的骑兵,把这宣旨太监送到陇川,跟他那些随从会合之后,回京师去跟景帝复命不提。
只不过肥球颇为想不通,回来之后禁不住就问丁一:“先生,何必教那狗太监一起同来木邦?那厮胆小如鼠,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要他来,还不如叫多个民夫有用呢!”他是显然对这中官有明显恶感,如果不是丁一专门叮嘱,指不准护送太监去陇川这一路还得作怪呢。
丁一听着笑了起来对他说道:“有七个工宣队已经下乡去了,还有五个工宣队,谭风也培训得差不多,你回来了就由你安排和组织,尽快把乡村一级的民兵队建立起来,土豪劣绅尽可能公审判决,让全村人都投票。如果看着事情办不下来的话,你就酌情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