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重启大明 > 第83部分

第83部分(1 / 2)

>碌娜耍呕嵯肭跋牒螅冒忱现熳约豪矗呀跻挛酪屡刍涣耍苯泳痛辰ィ氯萌俗阶∩绷送贰?br />

陈三、许牛心中一动抬起头来,却见得丁一也是一脸的笑意。

他们想得太复杂了。

为什么要潜入呢?这本来就是一个不需要潜入的事情!

只不过丁一自己压根就对这大明朝就没有代入感,他根本从内心深处就不认为自己是属于这个大明的一员,包括他花了心思去弄官身,或是胡山他们的升职、陈三他们的锦衣卫身份等等,也只不过是习惯性给自己选择的一层保护色,或者说,潜伏中比较方便的身份,以免因为身份的问题导致任务失败,必要关头随时都可以抛弃东西。

而陈三和许牛、胡山其实都是被丁一洗脑成功,不自觉中在模仿丁一这种立场。因为不断地给他们宣讲皇汉理论,不断地开展忆苦思甜,不断地讲述汉人的光辉岁月、亡国时期的惨况、民族的血仇……这也是为什么小公爷张懋会胳臂往外拐的一部原因,虽然他是含着金锁匙出世,锦衣玉食的小公爷,但天天听着强汉又如何,盛唐又如何,现在这个大明怎么样,张懋又不是没眼睛自己看,就算他瞎了,天天听着百多个从军户里出来的士兵忆苦思甜说起贫苦军户多惨啊,怎么能不觉得现在这个大明千疮百孔?

聪明的人,能听懂丁一的理论的人,都不知不觉之中有了一个乌托邦,他们下意识在内心深处剥离了大明,认为自己应该属于那个乌托邦的国度里的人民,而且那不是佛教说的来世和西天,而是通过努力和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终将到达的国度。

而木纳些如朱动这样的,就觉得先生说的都是对的,跟着先生去干就没错了。

这些东西,都是丁一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直到此时丁一方才觉得,自己似乎不是在建立军官团,而是在开农讲所。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可能去调节这一切,只能对胡山道:“换上飞鱼服。”

然后丁一也同样换上自己的八品官袍,跟在胡山身后,光明正大向御营走去。

“嗖嗖嗖嗖!”一排羽箭就射在他们身前。

“止步!否则格杀无论!”宿卫凶狠的喊叫声响了起来。

“厂公派我等勘察地形,前来复命。”胡山是有些无奈,跟着丁一官升得快,但似乎也很危险,上回去经历司已是差点回不来,不知道这一回闯御营又是什么下场,不过他还是按着丁一交代好的话,平静地作答。

有宿卫的小头目过来,查看两个的腰牌,对于锦衣户百户赐穿飞鱼服的胡山,倒还客气,盘问起丁一,却就是极为严厉了,并且话语中多有粗俗谩骂。丁一却也不动气,笑着对他道:“你和厂督说,本官名叫丁一。若他不见,该打该剐本官都认了。”

好玄他说得快,要不那宿卫头目连鞘的长刀已经准备砸将过来了,看着丁一的话,又看他表情不似作伪,那小头目也就收敛了一下,只是冷冷说道:“老子可没本事跟厂督说上话,你们在这等!哼!”他一个宿卫小头目,哪有资格见到王振?倒也是实话。

于是丁一两人也只好被持刀仗枪的宿卫包围其中,等待他们一层层报上去。

等到一个看服饰是奉御之类的黄门出得来认人,竟已是五更天的时节。

他倒是认得丁一的,远远见着便口称:“侄少爷!”这样丁一和胡山方才得以被引了入内去。

王振看来是刚刚睡醒,见着丁一却是满脸不快:“胡闹!如晋你又不是不知道,大明与瓦剌之间必有一战,带人去草原上散心本来就是极为不妥的,听着兵事起,便应马上入关回京师去才对,跑来这里凑什么热闹!”

丁一听着这长辈的责备,却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是能感觉到王振的关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觉得有些事还是得试试,和王振说了几句闲话之后,丁一便开口对胡山道:“门外守着。”

胡山领命出得去,丁一方才对王振说道:“世叔,也先撤出大同,不过是诱我……”

“这等浅显道理,为叔岂不知道?”王振不耐烦挥了挥手,对丁一道,“他要诱敌深入,咱家便将计就计……”说了一大通,似乎听上去调派军马什么的,井井有条,搞不好真能让也先吃个大亏,“……你赶紧回京!刀兵无眼啊!”

丁一只是翻着白眼,还将计就计?你玩权术就行,文官、勋贵都被你玩残,这军事真是负一百分的。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那些人,常年镇守边关的,他们兵力就比瓦剌少许多?边军战力会比现在这些军人差?

结果怎么样?野战,这个年代的明军,就是扛不了瓦剌人啊,为什么不能承认这个事实呢?但这么直接喷必定是不行的,丁一只好想了想对王振道:“但我军的粮草一直都供给不足,士卒……”

“咱家知道,姓曹的在搞鬼!”王振恨恨地骂道,他说的就是首辅曹鼐了,“这厮可恶得很,弄一些经年老吏在账目上做文章,迟迟不发粮来,不过咱家手下的儿郎们,也不是吃素的!”

丁一听着,却就记起后世历史翻案风大盛时有一种说法,就是土木堡之役,是所谓文官集团出卖了皇帝、勋贵。理由就是英宗亲征的大军缺粮,几个粮仓都出了问题,军粮运不上来,而在英宗被俘以后,北京保卫战马上就有粮了。

第二十章独立顾八方(三)

接着推断出粮草是于谦负责,所以于谦就是出卖了皇帝和勋贵的操盘手。

这个相当于说那些粮仓得一直运不出粮才合理了。

负责运输粮草的官员,眼看这粮食赶不上土木堡之战,皇帝也被俘了……

得,大伙就该把粮食扔了,不然再运的话,赶上北京保卫战,好,就是阴谋操盘手。

这种拍脑袋拍出来的逻辑就不要提了,光是说文官集团四字就好了。

面前这位大明当朝首辅,以及尚书王佐、邝埜,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等,都在这一役以身殉国,文官集团不包括侍郎、御史,也不包括两位尚书,连首辅也不在其中?这个所谓出卖了皇帝的文官集团,其实说的就是于谦吧?要不然这个文官集团数得上名号的还有谁?

于谦强大到可以害死权倾天下的王振,门生弟子比首辅和两个尚书加起来都更加庞大,并且出卖皇帝这种谋逆的事,大伙也愿意跟着他去做:跟着于谦,副都御史死就死了吧;跟着于谦,侍郎死就死吧;跟着于谦,尚书也让他死吧,一个不够,得死上二个才有诚意;至于首辅,也死吧有什么关系?咱们跟着于谦啊!皇帝?一并跳楼吐血价卖掉!

大伙图个啥?图可以跟着于谦嘛,谋逆怕啥?座师门生算啥?

于谦似乎很清廉噢……没关系,跟着于谦把皇帝、首辅、尚书等等出卖,可以加入文官集团……

按这逻辑,大明朝的所谓文官集团们,智商不知道有三十没有;然后被他们这些人出卖的皇帝首辅尚书等人,大约智商二十吧?

不如直接来一句:正统年间。大明满朝文武智商暴降,统统在三十以下!

或是说首辅、尚书、侍郎等等,为了成全于谦,他们决定了,不要命,活着干什么?王振权倾天下,为了成全于谦,不倾了,让于谦弄吧,王振的徒子徒孙们。就啥也不干,让于谦折腾吧……

何必这么麻烦?简单点,于谦习得蛊术,脑控文武百官包括王振及厂卫,不就得了?

丁一再一次失语。曹鼐搞鬼?看怕是那些“儿郎们”侵吞国有财产“不是吃素的”才对吧?反正丁一是不相信,如果那些王振的手下。真的尽忠职守。单凭文官集团敢把粮草拖到这份上。

但王振都这么讲了,丁一还能再说什么?

他也只好尽最后一点努力:“若果战事不利,撤军之时还是从来路走为好……”

谁知从来在他面前关怀亲切的王振,这回突然变了脸:“放肆!军国大事,安是汝可以插嘴?不须多言,回京去吧!”

丁一被他训斥得愣住了。完全没有想到他突然变脸。

而这时帐篷内那灯光之外的角落里,丁一感觉有人隐隐盯上了自己,并且不止一人。

丁一只好辞了出来,本来还想劝王振听听英国公张辅的意见。但此时看来,却是不适合开口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