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超级虫洞 > 第64部分

第64部分(1 / 2)

>再サ男母勾蟪迹?br />

蔡京本人却并不觉得奇怪,他出列道:“臣蔡京谢主隆恩。”

李浩又宣布道:“第三个相阁大臣为原太常少卿,李纲李卿家。”

若说蔡京出任相阁大臣,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可以解释的,毕竟蔡京本来就是宰相,门生故吏遍天下,是朝中根深蒂固的派系。

但这李纲怎么也被提拔为宰相?

殿中感到最愕然的,正是李纲本人,他也隐隐听同僚说过李浩控制皇宫,但除了殿前司夏跃造反的那一天外,平常上朝的赵佶却没什么两样。

自昨天看到太祖皇帝出现,赵佶要禅让帝位,这一幕他看是口瞪口呆,觉得这一切真不可思议,惊叹李浩的通天手段。但他隐隐觉得,这对天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怔了许久,直至他身边一位官员扯了扯他的官服,他才回过神来,连忙出列谢恩。

“臣李纲叩谢皇上隆恩。”

“第四个相阁大臣为原征北指挥使,刘中庭刘卿家。”

“臣刘中庭谢皇上隆恩。”

这第四位终于又是李浩嫡系人物了。

“其余诸位卿家维持原有的官职,基础奉禄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一成。”

大庆殿内的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能保持原来的官职就好。至于提一成奉禄算不了什么,官员们谁完全靠基础奉禄过日子啊,就算是清官,也有各种补贴和一些收入的。

但李浩提升奉禄,这是释放一种善意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表明暂时不会对官员们进行大更替和大清洗。

“退朝后,四位相阁大臣到紫宸殿议事。”李浩说着,向司礼太监使了个眼色。

司礼太监扯着喉咙叫道:“退朝!”

李浩下了龙椅,从侧门出了大庆殿。群臣一边议论着,一边退出大庆殿。

李浩出了大庆殿,没再坐上龙舆,而是步行而去。他问小梅和小兰道:“你们也跟着看了热闹,举着扇子很累了吧,先回去休息一下。”

“不累,就是有点闷,那太监读的那篇文总听不懂。”

“其实我也听不懂的。”那种深奥的文言文诏书,李浩还真的听不懂。反正就是词澡华丽,内容却空洞无物的文章。

李浩来到紫宸殿时,萧中直、刘中庭、蔡京、李纲四人早在等候了。

选定相阁人选时,李浩也是经过一翻考虑的。萧中直当然要进去,而他手下亲信中,就只有刘中庭可以试用一下。

像姜五郎、姜六郎、孙宏那些人,让他们带兵打仗还可以,让他们打理朝政?真的不是那块料。

至于蔡京,这时无论在朝廷中枢还是地方,他都还有巨大的影响力,他如果肯配合,推行政令会顺畅得多。

让他进相阁,就是试探一下,如果他不肯配合,那他对李浩来说,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李浩会任命新人取代他的位置。

蔡京是个奸臣,在宋史中都写进奸臣传里,但李浩不管他原来在宋徽宗手下是怎样的,只要在自己手中还有可用的价值,那用他一下又何妨?

蔡京一辈子在朝堂打滚,应该能明白自己的用意。如果他有消极怠工的倾向,第一时间就赶他出相阁,如果有更严重的事,就将他拿下。

至于李纲,是历史上的抗金名臣,后来曾经出任宰相。在满朝大臣都不熟的情形下,李浩自然而然想用一个较为“熟悉”的人。

历史上李纲这个时候被宋微宗罢了官,还要再迟些才调回汴京城出任太常少卿。但历史早已在蝴蝶效应下大乱,金兵已提早南下,他提早出任太常少卿也不奇怪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要带到北宋的技术

李浩进入紫宸殿,萧中直、蔡京、李纲、刘中庭再次参拜。

“平身,赐座。”李浩话音刚落,就有太监搬来櫈子,这四人谢恩坐下。

当上皇帝之后,这些繁文缛节是免不了。

李浩第一次近距和李纲见面,仔细打量了这一位名垂青史的名将良相。李纲看起来是四十岁上下,国字面孔,浓黑眉毛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唇上浓浓的胡子修理得很整齐。整个人既有儒雅的书生气质,举手投足带着沉稳和威严。

这一次金兵南下,在历史上就是他的带领汴京军民,守往守住京城,击退金兵。但他很快就被投降派排斥和诬陷,被贬离汴京。后来宋高宗继位初期,李纲曾经出任宰相,革新内政,但仅仅两个多月就被罢免。

他一生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大计,反对投降。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一连三个皇帝都是懦弱无能之辈,他的意见都不被接纳,只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

李纲的军事才能是相当杰出的,但李浩最需要的不是军事人才,而是内政人才。这人处理朝政的能力,才是李浩看重的。

李浩打算在登基头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推行什么变革,以平稳过度为主。这段时间的任务是稳定朝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低调选拔和培养大量合格的人才,为以后的改革做好准备。

自己时间很充裕,可以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王安石变法的教训在前,并不是说目的和举措是好的,就一定会有好的结局。执行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执行中变样了,一切努力都会白搭,甚至出现反效果。

李浩等这人坐下后,才道:“召集几位卿家过来,是想大体上确定一下分工。相阁的事情很多多,大事都要四位卿家一起讨论决定,四位卿家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先说一下简单的分工吧,涉及吏部和工部的事务,由萧中直萧卿家优先处理;涉及户部和礼部的事。由蔡京蔡卿家优先处理;涉及刑部的事,由李纲李卿家优先处理,涉及兵部的事,由刘中庭刘卿家优先处理。”

李浩说了一下自己的构想,四位相阁大臣每人可以自行提拔两个相阁少卿,作为自己助理,协助处理政务。

每一份送进相阁的公文。都要由相阁的录事按顺序编号,然后抄写一式五份,每位大臣送一份,还有一份送入皇宫。也就是说每一位大臣都能了解到呈进来的公文,如果觉得事态较大,可以提出商议解决。

只要任何一位相阁大臣提出商议,则该事项必须集体商议决定。集体商议一致通过,可由相阁发令执行,只要有一人反对。这事项就要提请李浩圣裁。

如果事情不大,属于哪位大臣优先处理的,就由哪位大臣作出处理。所有处理决定都要抄一份送到宫里,处理决定原稿在相阁形成公文存档。任何一位相阁大臣,都可以查阅档案,对有处理异议的,还可以提出集体商议。

每天傍晚四点。相阁大臣进宫汇报一下当天重要的政务。

李浩然后又确定了相阁的大体职权范围,由于他要修炼原力,不可能放太多时间在政事上,所以放权的幅度很大。四位相阁大臣感动不已,皇上对自己真够信任的了,却不知道李浩恨不得所有事情都让他们搞定。

只是刚刚登基,总要在这上面花些时间的,只要不影响原力的修炼就行,他还是能抽出一些时间的。

李浩和四位相阁大臣见完面后,返回到后宫里。这里又是一片喧闹。

内务府丁福正安排着赵佶迁出皇宫,殿前司李晋中派了大量禁军护送。

李浩将赵佶封为徽王,保留其庙号中的徽字。并准备在杭州建一座王宫,并置下大量的田地给他。在王宫建好之前,让其暂时移居皇家园林宜春苑。

赵佶和他所有的妃子今天就要完成搬迁,愿意跟随赵佶的太监和宫女。全部准予随行。原先贴身服饰赵佶和他妃子的,不管愿不愿意,都要跟随。另外按宫廷规矩,所有破了身的宫女,都不能留在后宫内。她们可选择跟随赵佶,或者由丁福派发一大笔钱送回家。

李浩见宫苑很乱,又转到睿思殿,开始例行的原力修炼,修炼完毕后开始计划一下接下来的要做的事。

基因药液第二次临床试验可以开始了,等完成三次药试之后,自己和莫诗筠,还有梅兰竹菊四女也要开始注射。然后回一趟主世界,给父母和妹妹也注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