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是他们说好要拼酒的日子,所以各自回家换了便装,就到湖心亭集合喝酒。三个人都到了,唯有明皓还没来,他要抱着孩子让自家娘子先吃饱了饭再来。
阿音送他出门的时候连连叮嘱:“明日咱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呢,你少喝些,别喝醉了。我又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你,那我还不得愁的哭啊。你想想我这一年自己在家里多不容易,好不容易和你在一处了,你一定要照顾我和孩子。”
明皓笑着点点头:“好,我记住了,放心吧。”
若是阿音不提醒,他或许真的会敞开了猛喝,但是自家小娘子提及了这一年的不易,明皓心疼,就舍不得让她为难,当天晚上真的没喝多少,被弟兄们狠狠地奚落了一顿。
没办法,面子和里子不能两全。要喝的痛快,就没法照顾妻儿;要是把妻儿放在首位,自然就要被人笑话。
明皓坚决的选择了后者。
不是他不要面子,也不是他不想把酒言欢。只是,每当他想到自己这一年不在家的日子,阿音独自一人在家里撑过清苦的岁月,挺着大肚子等着他回来,他心里就特别难受。那么娇气的娇小姐,这么多苦都吃了,他少喝几杯酒,被弟兄们打趣几句又算得了什么呢?
次日一早,二人便上了街,明皓带着她去了那家首饰坊,所有的金玉首饰任由她挑。阿音挑着能与昨日红宝石发簪相配的珠花、耳垂、手镯,凑齐了一套就不再买了。到成衣铺子里买了三套时下京中官夫人们常穿的衣裳,也跟明皓买了两套锦缎的长袍,又在古玩字画的店里挑了几样能作为贺礼的东西,就去藤艺店挑了一个宽大的藤编秋千椅。
一家三口满载而归,还有店小二抱着东西给送回来,如此惹眼自然更让那三个女人羡慕。不过,阿音并不在乎他们的眼光,回到自家小院里,就笑嘻嘻地瞧着明皓挽起袖子,亲自动手安装秋千椅。
“明皓,我今日买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用的,她们不舍得花钱,过几天肯定也要着急地去花,你信不信?”阿音神气地说道。
明皓心里自然是不信的,人家过惯了节俭的日子,自然不舍得买这么贵的东西。阿音花惯了不觉得什么,却偏要给自己找个理直气壮地理由,实在是让他想笑。不过,他说不过自家小娘子,也不会跟她争辩,就附和着点了点头,没往心里去。
谁知没过几日,阿音的话真的应验了。因为他们收到了丞相府的请帖,是相府太夫人的寿诞到了,请他们到相府赴宴。
这一下,那三个女人可就慌了,既没有合适的衣裳,也没有像样的首饰,还不知该送什么贺礼。实在没法子了,她们只能硬着头皮来找阿音帮忙。
此时,阿音正坐在秋千椅上悠哉地乘凉,义哥儿就躺在她身边,娘亲的秋千就是他的摇篮,二人刚好一起玩乐休息。
“弟妹呀,你咋那么聪明呢,提前都把东西准备好了,不像我们这般着急,你是不是提前听说他们家要过寿了呀?”褚大芬皱着眉头问道。
阿音浅浅一笑:“我跟人家丞相府也没有往来,不过是觉得咱们既然进了京,早晚是要参加各种红白喜事的,不如早点准备,省得到时候着急,既买不了好的,还容易出岔子。”
“是是,我们现在就像那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你快帮帮我们吧,毕竟咱们都是雷霆军的家眷,我们要是丢了脸,你脸上也不好看呀。”褚五妮再也不敢说阿音的不是了,此刻她才知道官家小姐果然是有见识的。
阿音也没有拿捏,就陪着他们上了一趟街,买了一些必须要用的东西。接下来的几天,她这小院再也不得清静,三个女人快要把她的门槛子踢破了,一会儿问发髻,一会儿问礼品,一会儿问规矩,把阿音忙的连午睡都睡不好了。
明皓疼媳妇,想让阿音多歇歇,她却只是说:“你早日把素琴找了来,我就可以歇了。”
事实证明,如果男人真心想给你办一件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寿宴的前一日,明皓带回来了一个女人,远远瞧见湖心亭里坐着的阿音,那人飞快地跑了过来,噗通一下跪在阿音脚边:“大小姐……”
只说了这三个字,素琴就泣不成声。
阿音欣喜地扶她起来,哭着笑道:“素琴,可算找到你了,你可好啊?”
素琴抬起头来,露出额上的一块疤:“大小姐,那日幸亏明将军把你救走了,我们被掳到山上之后就被分开关押起来。但凡年轻女子,他们……都不放过。我这额头的疤,就是撞在桌子角上留下的。他们见我刚烈,又骂的难听,怕我死在那晦气,就把我卖给了山下一个跛脚的男人。我本来以为就要这样了此残生,没想到,还能回到你身边,小姐……”
阿音吓得手抖成一团,孩子都要抱不住了,明皓赶忙接了过去,用温热的大掌包住了她颤抖的小手:“阿音别怕,我不会让他们掳走你的。”
阿音颤抖的眸子看向自家的丈夫,在他坚定的眼神中渐渐踏实下来,这才带着素琴回家。主仆二人细说经过,又是一场抱头大哭,哭的阿音眼都肿了,明皓心疼的不得了。
“素琴,别哭了,以后咱们就不会再经历这些了,暂且在这里将就一下,等搬进了侯府,咱们过的肯定是比以前更好的日子。”阿音和素琴相伴五六年了,情义非同一般。
素琴用干净的帕子帮阿音擦净了泪,也用袖子狠狠抹了一把脸:“是,大小姐,您是好命的,遇到明将军,以后还有享不尽的福呢。”
阿音觉得自己的心愿已然了却了第一桩,心里很是欢喜,当晚便主动献身伺候了明皓一回,美的男人如痴如醉。
寿诞这日,阿音神清气爽、欢欢喜喜,因着昨晚的雨露滋润,小脸儿更是娇嫩,换上好衣裳,戴上新首饰,抱上娃提上礼品,到相府去拜寿。
其他三个女人也都盛装打扮,可是怎么瞧也有点不伦不类。这回,谁也不敢说什么了,一致地推举阿音走在前面,她们跟在后头比着葫芦画瓢。
男宾的宴席在前院,女客在后宅,阿音带着他们三个临时搭建的寿棚,大大方方地给太夫人拜寿。
因皇家打下来天下的时间还不长,朝中官员的组成也颇为复杂,并非全是皇上的心腹,也有前朝重臣,不得不笼络的,比如这位邵丞相。于是,朝中便形成了以文官居多的旧臣一派,很是瞧不起以武将居多的新皇势力,总觉得这几个大老粗走了狗屎运,窃取了前朝江山,忝居高位。
今日便有那好事的文官夫人,已经打算好了要刁难他们一下,等着她们出丑。
☆、第59章 第 59 章
寿宴之上; 命妇贵女云集; 个个盛装打扮; 争奇斗艳,暗中较量。
寒暄过后,吏部尚书的夫人冯氏提议:“太夫人心善向佛,不如让年轻一辈的才女们为老寿星弹奏一曲《般若长寿咒》; 为寿宴助兴。”
众人一听都来了精神,前朝皇帝尚佛,在全国大兴寺庙,推崇佛法。先太后过寿时; 曾经由皇觉寺的九位高僧合奏此曲,据说甚为美妙,只可惜太后寿宴不是谁都能去的,大部分人无缘一观。若是此刻能大饱眼福,那还真是幸事。
果然; 邵府太夫人一听就笑了:“《般若长寿咒》可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 不知京中哪位才女有此本领啊?”
冯氏春风得意的一笑:“小女霄云一直醉心于琴棋书画; 组织闺中的小姐妹们成立了一个诗社,近日正在练习此曲,只是还不太熟练,若有疏漏之处; 还请太夫人莫怪。”
众人一听就明白了; 冯氏这是有意让自己的女儿出风头呢; 恐怕是因为相府长孙已到婚配之龄吧。
这种事; 林婉音一瞧就明白了,反正自己也没什么出风头的想法,不如就在角落里安静坐着吧。缩在她身后的三位夫人更不必说,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一不留神被人笑话了去。
可是没想到,你不惹人家,人家却故意找你难堪。这首曲子原是九个人合奏合唱,可是上场的只有八位,吏部尚书家的大小姐雷霄云坐在了主控音律的大磬前,却把副阶音律的引磬空了出来,其他几项乐器前反倒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