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想倒是多虑了,因为叶卡捷琳娜根本没想过吴畏可能会和自己争夺权力。
尼古拉二世出访欧洲的时候,只带了最小的儿子阿列克谢,其他子女都留在了圣彼得堡的冬宫里面。叶卡捷琳娜一直没办法接回她们。
现在南北双方战局此消彼长,亚历山大四世对自己这位年青的嫂子也没了当初的优越感,开始通过一些渠道谋求合解,甚至答应送归尼古拉二世的几个女儿。
毕竟这几个都是亚历山大四世的亲侄女,留在手里也没办法用来威胁叶卡捷琳娜这个继母,倒不如大方一点,也表达一下自己的善意。
而且叶卡捷琳娜也不是没脑子的妇女,正相反,她很聪明,也有足够的魄力和野心,不然也不会在北方起兵,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所以她很果断的否定了加冕女皇的建议,倒是对斯托雷平的第一个建议有些犹豫不定。
毫无疑问,吴畏是现在北方政府第一名将,斯威尔德洛夫斯克第二阶段战役中连战连捷,打得南方军队中很多战功赫赫的将领闻名丧胆,望风而逃。
而且最重要的是,吴畏其实是她情窦初开的时候,留下印像的第一个男人,当初在赤塔火车站,漫天爆炸的闪光当中,她被吴畏护在身下时,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他。
后来机缘巧合,她和吴畏在欧洲重逢,一个是俄国皇后,一个是共和国重将,本来以为从此天各一方。没想到风云变幻,尼古拉二世遇刺身亡,自己成了寡妇,眼看着返回俄国后要退居幕后,孀居一生。
又是吴畏挺身而出,帮助她在远东站稳脚跟,得以挥军南下,一争短长。
然后在斯威尔德洛夫斯克战役第一阶段后期,自己深陷重围的时候,又是吴畏横空出现,于毫无希望当中救出自己。然后更是挥军转战,奇谋迭出,击败了十几万南方军,为自己打下了一片基业。
叶卡捷琳娜虽然野心勃勃,毕竟还年青,也还愿意相信爱情,在她看来,吴畏为自己这个毫不相干的人,不惜以身犯险,身先士卒,除了喜欢自己之外,再也难有另外的解释。
虽然吴畏从来没有对自己表白过,但是她相信,这就是爱情啊!
所以当斯托雷平提出请她下嫁吴畏的时候,她差一点一口答应下来。
有了叶卡捷琳娜的默许。斯托雷平就更有把握了。吴畏虽然在共和国位高权重,毕竟也只是区区一个师长,只要娶了叶卡捷琳娜,在俄国立刻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以吴畏现在的职位,领导北方军队的武装力量也只毫无疑问,而且最有利的一点是,吴畏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娶谁都是娶,还有比年青貌美的寡妇皇后更合适的吗?
所以当他兴致勃勃的和吴畏提起,并且遭到决绝的时候,差一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愕然问道:“为什么?”
吴畏很严肃的对他说道:“东夷未灭,何以家为?”
第237章归来
吴畏重新回到共和国的时候,已经是一九零五年的夏末了,俄国北方政府海军最高统率高尔察克海军上将亲自搭乘波罗的海舰队的亚历山大三世号,护送吴畏一行返回。
在船上,两位将军对即将展开的合作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商谈,并且多次交换意见。
到达鄂霍兹克港后,高尔察克的舰队就不能再向前走了,吴畏将在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护送下直达旅顺港。
高尔察克对吴畏这位新近崛起的将领非常好奇,一路上想尽办法打听到了吴畏的过去。
对于这位现在虽然隶属海军,却明明在干陆军活的共和军中将,高尔察克还是很客气的,他知道吴畏深得叶卡捷琳娜信任,所以在交往中也没有抱太多的戒心。
他很直接了当的知道吴畏,他的海军负有遮断南方政府进入北冰洋的任务,所以不可能把全部的兵力都投放到远东地区来。
但是如果共和国政府同意了叶卡捷琳娜与吴畏达成的协议,那么他会将波罗地海舰队中的一部分战舰临时调拔到太平洋来,帮助共和国完成国防军海军应该担负的任务。
两人分别的时候,高尔察克问道:“这个协议如果执行的话,先流的是俄国海军的鲜血,你能保证后继协定的执行吗?”
吴畏沉吟了一下,说道:“我的士兵已经为俄国的内战流过血了。”
“那不同。”高尔察克说道:“我们都知道,无论从规模还是意义上,这都是不同的。”
吴畏点了点头,说道:“协议的执行,从来依靠的不是承诺。”
高尔察克叹了一口气,很认真的说道:“所以我才担心。”他说道:“俄中两国离得太近了。”
“可是这个世界更大。”吴畏说道:“足够我们两个国家来分的了。”
高尔察克看了他半晌,才说道:“你没有答应斯托雷平的建议,这很好。所以我才会同意你的计划。”他停了一下,又向吴畏说道:“如果你的国家不准备履行她的义务,我希望你记得自己的承诺。”
吴畏低下头没有说话。高尔察克指的是叶卡捷琳娜下嫁的事情。这个建议因为吴畏的拒绝,所以并没有公开,但是俄国北方政府的高层大多知道,反对的声音也有很多。
反对派最主要的理由是,现在叶卡捷琳娜加冕女沙皇的话,还可以说是继承了尼古拉二世的皇位,只要立尼古拉二世的儿子阿列克谢为皇储就可以了,这种事情在俄国的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几次,大家很容易接受。
但是如果叶卡捷琳娜嫁人,那么性质就变了。
北方政府的重臣们可以对叶卡捷琳娜有个情人的事情视而不见,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她给皇室引入一个外人,特别这个外人还是个外国人。
所以可以说,吴畏拒绝这件事后,让支持和反对这件事的两方面都松了一口气,至少在需要全力应付南方政府的情况下,他们不用互相开战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以高尔察克为首的元老派对吴畏的印像很好,这些人在私下里谈起吴畏的时候,并不反对自己的皇后殿下有这样一个年青而又实力强大的情人。
至少在高尔察克看来,如果能够花费一定的代价把吴畏这个优秀的将领留在俄国的话,那么还是很值得去做的。
吴畏在旅顺上岸后,并没有回陆一师,而是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
在总统府,他见到了叶知秋和顾雨,还有刚刚从二十八师调任总参副总参谋长的蓝晓田。
叶知秋很认真的听取了吴畏的汇报,又询问了一些细节之后,看着吴畏说道:“我记得告诉过你,不要卷进俄国的内战中去。”他揉着自己的额头,说道:“你就是这么服从我的命令的?”
吴畏面对叶知秋的指责,倒也没有惊慌,他摊手说道:“我们需要俄国南北两方之间的平衡,所以不能让俄国皇后出事。”
叶知秋沉吟了一下,又问道:“你当时就想到了可以反败为胜?”
吴畏有点尴尬的挠了挠头,“我又不是神仙。”
叶知秋一拍桌子,大吼道:“那你知不知道如果救援失败会怎么样?”
吴畏当然知道会怎么样,如果他没能救出叶卡捷琳娜,那么无论叶卡捷琳娜阵亡还是被俘,俄国北方政府都会崩溃。
大胜后的南方政府一定会拿着吴畏和他的警卫营作文章,很可能会与共和国再次开战,那个时候,日本人肯定会趁火打劫,以共和国此时的军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与两个军事强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其实当时吴畏的想法很简单,救不出叶卡捷琳娜,他多半也就战死了,所以在行动之前,他才要求警卫营的士兵志愿报名,担心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