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非你愿意出版我的作品。
续写韩寒的文章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但我不保证把它写完,如果反对太多的话。
另外,我在这本书里会更多的写故事,而关于典故会用得少一点。这个请喜欢韩寒的人,要有个心理准备。
第一章
雨翔离开了上海,他决定一个人到外边走走。
以前,他把一切都想得太险恶了。其实,在外边生存并没有他想得那么艰难。他在一家网吧里找到了网管的工作,钱虽然不够享受,但维持生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现在的家长都把孩子上网视为洪水猛兽,没想到孩子居然可以靠此混碗饭吃。这也是黑网吧、白网吧所做的仅有的一点好事。
生活问题解决之后,他就难免会想到女人。在他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Susan,而他心急如焚的父母却全然不在他心里。可见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永远没有女友可爱。但是Susan到底怎么样了呢?这是雨翔不敢想也不能想的问题。
于是,在网吧生意不忙的时候。他就会对着电脑抒发自己的感慨,当他发在网上的帖子得到回应时,他就很高兴。似乎这样是Susan在用另一种方式和他对话。但是时间长了,他就觉得老是思念Susan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他就写了一些别的东西,结果几个斑竹看了,觉得真的不错。因为网上哗众取宠的人,骂人的人多,真正写的好的人却很少。因为没有报酬,不管你点击率多高,只要一删就没有了。而因为各种原因删除的帖子却很多。
不久后,就有人要邀请雨翔做斑竹,雨翔答应了。反正他晚上睡不着,之所以失眠一是因为想念家乡,想念Susan。武汉和上海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虽然这里曾经有过东方芝加哥之称,但改革开放之后明显落伍了。雨翔到这里后,为了多赚些钱,他申请值夜班。结果,后来搞得失眠了,他担心网吧里的客人趁他睡着的时候,把内存条什么的偷走。所以,他一直不敢睡。这里的东西都很便宜,但雨翔赚得太少了,这一下子把物价便宜的所有好处都取消了。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当雨翔在上海的时候,他把要受的处分看得比天还重要,但现在这点小事反而不重要了。林雨翔以为自己能适应在外边的生活,但当起初生活危机一过去。
新的问题又来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故乡。也不知道自己回去后,到底能做些什么。
第二章
起初,林雨翔被虚荣所笼罩。
每天他在网上自得其乐,几乎忘记了世间的一切。可是不久后,斑竹内部就起了纷争。人们开始争权夺利,尽管争的东西很可笑只是网上网管的一点虚幻的权利。但这些人还是正得不亦乐乎,林雨翔自诩清流。清流自然不容易团结同志,因此他很快受到了打击被孤立了。
由于林雨翔太梗直,或者太特立独行。在网上留了真名,因此每次当“网敌”们用语言问候他的家人时,他总是异常心烦,责怪自己不该留什么真名,本来他在网上写的东西已经有了一些影响。甚至有书商想把他的东西攒起来为他出个集子,但这样一来,他觉得出名固然好。但要看出的是什么名,要是这样天天被骂,那还不如不出名。本来,他期待自己靠网上出名后,被书商看中,然后出书赚钱,等发财以后再衣锦还乡的,但现在这些都成了幻想。
相反,他每天被骂得狗血淋头。网上多是些自以为自己是海明威的高人,说起粗话来还以为是豪迈。林雨翔却觉得这些人是疯狗,他一气之下把以前置顶的帖子都删了。这些文字当初敲得很辛苦,但是删除起来却不费什么工夫。很快,网上就没有一丝痕迹。据说,雁过留痕,但帖子什么都留不下。所以帖子不如大雁。帖子是不能换钱的,而大雁的肉现在在黑市上卖高价,比不上也很自然。
和林雨翔住在一起的那几个小子也惹他生气,那些家伙欺负他是外地人,老把他的洗脸毛巾拿来洗脚,更有甚者拿他的毛巾擦皮鞋。但他废弃了几条毛巾和差点和那些家伙打一架之后,没人再拿他的毛巾擦脚了,改用他的毛巾擦桌子。于是,他每次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毛巾上的灰痕。
林雨翔这才明白出门万事难,不仅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要比这些家伙好许多,甚至钱荣、谢景洲这些原先看来并不可爱的同学和他们比起来,也俨然是天使了。
他本来准备给父亲打一个电话的,就是收到书商的电话后。但后来由于忙碌一直没打,后来知道出书不过是个美丽的肥皂泡,于是他的计划只有取消了。
雨翔不知道的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何等焦急,甚至快到崩溃的边缘。他知道的只是自己在武汉过得很郁闷……
第三章
武汉是一个大城市,不过也被人称为地摊城市。
不过华中也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名城,起码在经济和生活水平上,于是武汉就以特大城市自居起来。
林雨翔是上海人,上海人都是高傲的,虽然他的出身地是在一个小镇上。因此他瞧不起那些牛B烘烘的武汉朋友,在他眼里他们都是阿乡。正如武汉人认为湖北其他地方的人都是乡下人一样,独在异乡自然有很多话要说,可惜他身边的人都是粗人,没一个能和他谈得来的。
于是,他就搞起了文学。文艺这个东西是那些吃饱了饭的人在闲适的时候玩弄的小品,而文学却是人穷极无聊时用来发泄的东西。林雨翔作为一个打工仔自然穷了,所以爱好文学也在人的意想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