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彼岸烟华 > 第1部分

第1部分(1 / 2)

>

本书由www。87book。com提供下载

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邮箱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简介:莫名回到千年前的大唐,平凡却也幸福的她一夜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

以为是有缘的,却遭遇欺辱。

救她的,原来谋算多多。

爱她的,其实仇恨重重。

只是无论曲折,艰难,取舍,她都是叶裳容。

那个不会委屈、不会妥协,也不会后退的叶裳容。

楔子

仲春夜,风里带着湿冷的寒意。通济渠上漂着一艘孤零零的画舫。

画舫的舱室里灯火通明。

临近舱门的地方有张方桌,桌上四色小菜并杯壶等物。再过去一两步便是异常宽大的锦榻,榻前红纱低垂,却依然清晰可见榻上摆放着许多零散器具,绳索牛角一类也不知做什么用的。

管阳县丞刘启贤贴在桌边站着,神色间非常不耐,几次向舱门口张望又低下头。舱室里原属锦榻占地最大,但他却是十分厌恶的样子,目光只是偶然掠过那里也会立即皱眉转开。

刘启贤不时地看向舱门口,只是等了半晌也不见人来。他从怀里掏出一份帖子来。帖上行文用词都平常得很,落款是一个名叫“刘承业”的人。

刘启贤只看着那个名字,脸上神色异常复杂,似乎有些怀念又有些羞愧恐惧。他呆呆地看了好一会才长叹了口气,颓然在桌边坐了下来。

一时,舱门口传来脚步声。

刘启贤一惊,猛地站起来,却见来人是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人。他立时沉下脸,声音中满是不悦,“怎么是你?”

来人跨进舱室先行见礼,“县丞大人肯赏光,贾某人三生有幸。”他语调油滑,一双眼珠子不住地朝刘启贤身上打量,满是垂涎之色。

刘启贤当即不悦,“贾尚,你这是什么意思。”说着,将手里的帖子朝桌上“啪”地狠狠一扔。

他认定眼前的人为了诓骗他上画舫,假借了“刘承业”的名字。想想此人接近自己的用心,再想他竟然连这个名字都敢冒用,不仅说话间些微的不安之色尽去,隐怒的低喝中竟是带出素常的官威来了。

贾尚毫无惧色,陪着笑脸说:“刘大人公务辛苦,先请饮了这杯酒。我们再来谈谈这帖子,特别是……这具名之人的事。如何?”他一边说着,一边殷勤地斟酒递到刘启贤面前。那神情,笃定了他不会拒绝似的。

刘启贤本待喝令他将画舫靠岸,偏生对方最后一句戳中他的软肋,他再不愿也只能沉下气接过酒杯。刘启贤看了看杯子里的酒,料想这男人虽然满腹龌龊心思,也不至于敢在酒中做什么花样,于是仰头一口饮尽。

那男人见他喝了酒,一脸得色,“其实今天请大人来的,另有其人。”

话音才落,舱门口走进来一个男人。

站在舱门口的男人肤色偏白、剑眉挺鼻。只是原该是英气俊朗的面孔,却偏偏生了双凤眼。只一眼瞥过去便觉得有几分妖艳,偏生这男人竟穿了一身描金纹的暗红色深衣。深衣领口大开,露出细白的皮肤和锁骨。

此人才一出现,舱中气氛微变。

刘启贤怕脏了自己的眼睛似的,急忙转向另一边。贾尚眼神中垂涎之色更是露骨,几乎没流下口水。红衣男人勾了下唇角,露出一抹妖艳却也诡异的笑来。贾尚一瑟,躬身行礼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舱室。

红衣男人也不说话,走到桌边坐下。

半晌没有声音,刘启贤抬头见男人坐在桌边,而之前那人已经消失,不由皱眉道:“你是什么人,给我出去。”他压低了声音,倒好像怕人听见似的。

红衣男人低笑了一声,“刘大人好大的官架子。”男人的声音已是凉滑若丝,偏生说话时还拖长了语调,带上些许柔软和点点不经意。他不过是惯了如此说话并非刻意,听在别人耳里却让人心里一荡。

刘启贤听出其中的轻讽,不由冷下脸。他才一抬头看向对方,竟然如遭雷劈,脸色一下子刷白,“你,你……”他指着红衣男人的手指发颤,竟是连话也说不全了。

“原来你还认得我。”红衣男人抬眼看向刘启贤,“我的好‘弟弟’。”

刘启贤身子一晃,竟然瘫坐进椅子里。

“你这副假惺惺的样子做给谁看?”红衣男人表情阴沉下来,“做娘的恶毒,生出来的儿子果然也不是东西。”虽然他语调还是轻柔,其中的恨意和阴狠却更让人遍体生寒。

“不,不是……”刘启贤满脸愧疚,甚至连抬头直视红衣男人都做不到。他虚弱无力的反驳,也不知道在说“不是”什么。

“如今有两条路在你眼前。其一,就是你……”

“不,大哥,求求你……”

“扑通”,画舫边传来一声大响,在寂静的水面上远远传了开去。

可惜夜深人静,谁也没听到。

小二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零碎地方为了我顺眼和方便起见,就改掉了。

比如一日有三餐,枕头是软的,还有1两白银=1000文铜板之类的。

说明下,以上。  天宝十载,仲春。

风里还带着寒意,通济渠的岸边上却已是一片新绿,到底是三月了。

渠边码头繁忙依旧。抬货的脚夫、布衣的书生,甚至还有穿着官袍的小吏、戴着帏帽的胡姬,别处许是难得一见的景象,在这里却是稀松平常。

只因管阳城去往长安不过百余里地,就算逆风行船也不过大半日就能到。当是歇口气也好,赶个好时辰也罢,如今顺着通济渠入京师的船,十有八九都喜欢在这里停下来歇一歇。

不过人多,也不仅仅是因为便利。

通济渠在管阳城附近折向正东方向,水面陡然宽阔起来颇有几分像湖了。管阳城倚水而立,于是在景色和鱼虾水产上都占了便宜。从暮春到初秋,京城里很有些小姐公子们乐意赶早出门,午间到管阳尝个新鲜。鲤鱼最肥嫩的时候,水面上无数画舫争奇斗艳也算是管阳一景。

来往管阳的人多了,一应的东西自然也多。酒楼多客栈多,甚至连青楼也多。两文钱能来一大碗羊肉面的摊档肯定不少,这渡夜资勘比京城名妓的小倌当然也不止一个。

酒楼客栈一多,平日里生意难做也成了寻常事。哪里开了新铺子,哪家又关门大吉,这类传闻在管阳人眼里甚至连茶余饭后的谈资都算不上。

不过,如今倒是有家倚江楼渐渐有名起来。不见他家有什么特别菜式,最多也就是福源街来往方便。前些年一直半死不活的,也不知这老板做了什么,一年前生意突然就好了起来。

该说是有些特别,但在如今管阳人更乐意打听的,还是半月前本城的刘县丞酒醉后溺水身亡的消息。年前有人家死绝在通济渠里,连这样的消息也不过在城里热了不到月余就淡了下去。区区倚江楼而已,管阳人哪里会那么没有见识呢?

福源街上聚了成片的酒楼,年来颇有些起色的倚江楼就静静地站在街尾。墙是新刷的雪白,大门木柱上的红漆也算鲜亮,屋顶青瓦的沟缝里还有着些茸茸绿意,显见这酒楼也是有些年头了。

近午的时候倚江楼大门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少年。他看上去有十三四岁,个头倒不算矮,一身半旧的麻布衣衫洗得脱了色,毛糙的头发上包着同样的头巾,正是一副小二的打扮。

少年抬头看看天空,脸上挂着明朗的微笑。

其实仔细看来,这个小二皮肤黑里泛黄眉毛也杂乱浓密,双眼还左大右小。怎么也算不上好模样的他,偏一双眸子却是清澈透亮,加上笑容干净透明,倒真让人讨厌不起来。也怪不得老板愿意让他在门口招揽客人了。

一个粗壮的中年汉子停在倚江楼门口。小二看见他先是微怔,然后眼睛一亮,扬声招呼道:“武爷,您回来了?”他未语先笑,声音里透出十足的喜悦来。

站在酒楼门前的小二,又是近午的时辰,该就是招揽客人的举动。偏生这个小二的表情实在自然得过分,让人甚至想不到那上头去。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