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月英吃了以后,病情没有恶化,并有好转迹象,可是好转极慢,照这样下去,恐怕几百年都恢复不了以前的一半水平,刘璋努力想其他办法,张仲景等医馆医生费尽心力,可是还是没有头绪。
黄月英只把军师当成了武师,每天教授跟随自己的关银屏刀法,关银屏刀法突飞猛进,好厉害看到后羡慕不已,每次趁着刘璋去看黄月英,都向黄月英请教锤法,勤加苦练。
公元204年,黄月英为刘璋定下的内政之期,还差一到两年,虽然经历世族叛乱,西羌之战,南中之战。
但是因为商业兴盛,农业扩展,双季稻,旱稻,先进农具和耕作方法普及,以及用钱财从江东和北方购入大量粮食,荆益有望能够囤积足够军粮。
北方曹操再获北伐进展,趁着袁谭袁尚兄弟相争,攻破南皮,曹纯麾下虎豹骑击杀袁谭,袁家实力大损,袁熙袁尚在冀州一蹶不振,河北大势已定。
刘璋与黄玥萧芙蓉举行了婚礼,新年之际,荆益文武正在谋划新一年商业和农业的规划,想尽一切办法存储粮食,而西凉刘备与韩遂的战事到了尾声。
而这场尾声战争,直接打破了荆益的内政,刘璋不得不提前北伐。
刘备远征西凉,韩遂在西凉民心稳固,虽因杀马腾之举被军阀猜忌,但是实力依然庞大,刘备率领诸葛亮庞统等谋士,关张赵马陈等猛将,耗时一年,成功将韩遂逼入绝境。
韩遂八万大军一败再败,大量附庸军阀投降刘备,韩遂仅剩下旗本八骑本部三万余人,一路向西逃窜,到了海子湖岸。
刘备军两路夹击,左马超,右赵云,一齐向韩遂包抄,中军庞统率大军挺进,韩遂被逼入绝境,逃入海子湖岸边广袤的杨树林。
“韩遂逃入杨树林,意图与我军相持,韩遂虽败,但是其在西凉活动十余年,树大根深,凉州余党遍布,韩遂一日不死,我军一日不能安定,所以,我军必须尽快将韩遂枭首。”
庞统坐在主位,肃目看着堂下诸将,姜隐静静坐在侧首。
“军师,末将胡班,愿领军攻下杨树林,此役不胜,甘当军法。”
“末将马铁愿往。”
众将纷纷请命。
庞统压了压手道:“众位将军英勇,率军攻击,必破杨树林,但是大家看见没有,杨树林地势较高,呈俯冲之势,我军上去是仰攻,韩遂骑兵俯冲而下,我军必伤亡惨重。
如今韩遂已经是丧家之犬,不值得我们动用这么多兵力,英勇的将士要留在与曹操刘璋的较量上。”
“军师一定想到什么妙计了。”
“那是自然,大家看。”庞统让士兵展开地图,“杨树林靠着海子湖,西边是海,北边是赵云将军,南边是马超将军,东边是我们主力军,韩遂插翅难飞。
但是在靠着海子湖的狭窄地带,有一片芦苇荡,直通杨树林,如果我们从这个地方攻入杨树林,韩遂必然不料,必可一举将韩遂军一网打尽。”
“末将请命。”
“末将愿攻芦苇荡。”
庞统笑道:“此举事关重大,也是攻灭韩遂最后一战,本军师当亲自指挥奇袭。”
庞统与姜隐率着刘备士兵,摸入芦苇荡,姜隐小声对庞统道:“先生,韩遂真料不到我们从芦苇荡杀入吗?”
“难说。”庞统道:“韩遂号称西凉之狐,按道理应该会在芦苇荡设置火兵,可是他这只狐狸,才能大多用在了勾心斗角上,战术上还远远称不上狐狸,说不定真没守这里。
不管如何,如果我们进入芦苇荡,韩遂不点火,我们自己点。”
“这是不是太冒险?”
“韩遂在西凉很有影响力,不亚于马超,逃出芦苇荡,只能投奔西羌,对蜀候北征,会有很大帮助,冒点险,值得。”
刘备军深入芦苇荡,突然无数火箭向刘备军倾泻而来,接着喊杀声大起,芦苇荡燃起熊熊大火,庞统终于松了口气,韩遂还算有点脑子,没让自己冒险。
大火四起,庞统与姜隐不顾大军,往海子湖边逃去,刘备军在火中大乱,大量西凉铁骑从芦苇荡冲出,一举冲垮刘备军,刘备军急忙向后逃窜,韩遂军紧追不舍,跟着溃败的刘备军,冲向芦苇荡外的防线。
“先生,西凉军过去了。”庞统和姜隐趴在海子湖岸边的泥浆里,姜隐小声对庞统道。
“外面只有一万不到的拦截兵,有了这些溃兵,如果韩遂还冲不出去,那也怨不得人了。”
庞统抓起一把芦苇草点燃,交给姜隐,“来,烧我。”
“啊?”姜隐愣愣地看着庞统。
“叫你烧就烧,反正已经长的够难看了,再烧难看点也没事,只要不烧死就行,快点。”
姜隐终于明白庞统的意思,点燃了庞统的衣服和头发,大火腾在庞统身上燃起来,庞统疼的哇哇大叫,实在受不了了,一下子跳入湖水中,等姜隐把他拖上来,庞统已经晕了过去。
第453章北伐雍凉
庞统抓起一把芦苇草点燃,交给姜隐,“来,烧我。”
“啊?”姜隐愣愣地看着庞统。
“叫你烧就烧,反正已经长的够难看了,再烧难看点也没事,只要不烧死就行,快点。”
姜隐终于明白庞统的意思,点燃了庞统的衣服和头发,大火腾在庞统身上燃起来,庞统疼的哇哇大叫,实在受不了了,一下子跳入湖水中,等姜隐把他拖上来,庞统已经晕了过去。
………………………………………………………………………………………………………
转眼刘康已经快三岁了,刘循九岁。
“叫哥哥。”刘循捏着弟弟的脸逗刘康。
刘康似乎很生气,扯开刘循的手,到一边一个人玩去了,刘循显得有些尴尬,看了刘璋一眼,刘璋摸摸刘循的头。
经过周不疑的教导,刘循不再像以前那样古板,除了写诗作文,其他许多方面都很擅长,对治国理政,也有自己的见解,只是还是太过仁慈。
甚至随着渐渐长大,刘循有时候开始质疑刘璋的一些做法,这让刘璋有些头疼,而周不疑似乎没有扭正刘循的意思。
相比刘循,刘康虽小,可更让刘璋费心,主要是一路病坷,三天一小病,十天一大病,要是小户人家,光他吃药就得吃个倾家荡产。
刘康吃药比吃饭还多,身板小的可怜,刘循就够文弱了,刘璋没想到这个儿子更文弱,不但黄玥每次看到刘康心疼,刘璋也看着焦虑。
可是刘康似乎性情并不弱。除了黄玥和侍女荷花,其他任何人都很难近他的身,一般人接近他,轻则自己爬开,重则胡乱抓咬,刘璋就不明白,这小家伙心里在想什么。
而从刘康两岁,刘璋就再也没听到过他的哭声。
除了柔弱的身板,刘康果然是自己亲生儿子。更像自己一些。
黄月英刚教完关银屏用刀,大汗淋漓都走回来喝了口茶,就要再去,刘璋叫住她:“月英,该吃药了。”
“哦。”黄月英答应一声。仿佛很不高兴。
刘璋端着一碗药,黄月英苦着脸道:“这么苦的药,我又没病,还每天都吃,这次说什么也要主公喂我,我才吃。”
“不行,自己喝。”
刘璋把药碗递到黄月英手上。黄月英抬起眼皮瞥了刘璋一眼,拿起汤匙奋力在药碗里一戳,仿佛和那药有仇般,狠狠地送入口中。
“坐下吧。瞧你这一头汗,你只要指导一下就好了,不用自己跟着舞刀弄锤。”刘璋一边用袖子给黄月英擦汗,一边说着。
黄月英将脑袋前倾一点。让刘璋更方便一些,嘴里道:“那样岂不是不尽职尽责了。我才不要。”
刘璋摇摇头,就在这时,一名士兵紧急来报。
“报告主公,东青衣王煦有重要公文呈上,请主公立即批示答复。”
“哦?”刘璋神色一拧,急忙扯过信纸看了起来,越看越皱眉。
“主公,刘备与韩遂大战一年,韩遂兵败海子湖,率领三万残兵败将投于西羌,属下擅自做主,将其收留,并请主公立即起大军杀入西凉,与刘备决战。